番茄褪绿病毒在湖南省首次发生
2018-08-07王雪忠张战泓郑立敏唐鑫史晓斌刘
王雪忠张战泓郑立敏唐 鑫史晓斌刘 勇*
(1湖南大学研究生院隆平分院,湖南长沙 410125;2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湖南长沙 410125;3湖南省蔬菜研究所,湖南长沙 410125)
番 茄 褪 绿 病 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ToCV)属于长线形病毒科(Closteroviridae)毛形病毒属(Crinivirus),于1998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州首次发现(Wisler et al.,1998)。截至目前,ToCV已在我国台湾、北京、山东、天津、河北和河南等地发生流行,对各地番茄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Tsai et al.,2004;Zhao et al.,2013;刘永光 等,2014;周涛 等,2014;胡京昂 等,2015;孙国珍 等,2015)。ToCV侵染的典型症状是植株下部叶片先观察到叶脉间黄化褪绿。发病初期叶片除叶脉仍保持绿色外,脉间变黄,叶片变厚;发病中期,整个叶片由边缘向内开始出现坏死斑;发病后期,整个植株死亡,果实受到严重影响(赵黎明,2015)。早期感染ToCV的番茄产量损失可达到75%,甚至绝产;中后期感染ToCV仍会对番茄造成10%~40%的产量损失(刘永光 等,2014)。该病毒的寄主主要有茄科(Solanaceae)和夹竹桃科(Apocynaceae)等 6个 科 植 物(Wintermantel & Wisler,2006;Landeo-Ríos et al.,2015),其中对番茄造成的产量损失最为显著。ToCV只能通过韧皮部侵染的方式侵染植物,由媒介昆虫以半持久的方式传播,其媒介昆虫包括烟粉虱(Bemisia tabaci)、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银叶粉虱(B.argentifolii)和纹翅粉虱(T. abutilonea),其中以烟粉虱的传播能力最为高效(Wintermantel & Wisler,2006)。目前国内外暂未获得ToCV的抗性番茄品种(Orfanidou et al.,2016),又因媒介昆虫反复发生,杂草清理具有难度,导致ToCV防治存在困难。
2016年7月对湖南省蔬菜研究所基地进行病害调查发现,番茄、茄子、辣椒和马铃薯的叶片出现褪绿黄化、叶脉仍然保持绿色等疑似ToCV感染的症状,同时在病叶上发现了大量的烟粉虱。故分别采集症状明显的番茄、茄子、辣椒和马铃薯叶片样品,利用ToCV特异性引物进行分子鉴定,并检测发病植株上烟粉虱携带ToCV的带毒率以及烟粉虱的生物类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本采集
在湖南省蔬菜研究所基地采集疑似感染ToCV的番茄、茄子、辣椒和马铃薯植株叶片各20份,以健康番茄、茄子、辣椒和马铃薯叶片作为阴性对照;以实验室ToCV侵染性克隆接种的感病叶片作为阳性对照。采集基地内发病番茄、茄子、辣椒和马铃薯植株上的烟粉虱,每种植株采集约100头烟粉虱成虫。将样品置于液氮中速冻,-80 ℃保存备用。
1.2 试验试剂
TRIzol、氯仿、无水乙醇、ddH2O、RNase-free H2O、限制性核酸内切酶(Ase I 酶)、树脂溶液(10 mg·mL-1)。
1.3 植物总RNA的提取
样品总RNA的提取采用北京华越洋生物公司多酚多糖植物RNA提取试剂盒,步骤依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4 烟粉虱总RNA的提取
烟粉虱RNA的提取采用TRIzol 法并稍作修改。研磨棒充分研磨虫体后加入1 mL TRIzol振荡15 s,室温放置4 min;加入200 μL氯仿,漩涡振荡30 s,室温放置3 min;4 ℃下12 000 r·min-1离心 15 min;移取上清液 500 μL 至新的RNase free离心管中,加入等体积异丙醇,轻轻颠倒混匀,-20 ℃放置30 min;4 ℃下12 000 r·min-1离心10 min;弃上清液,用现配的75%乙醇洗涤沉淀,8 000 r·min-1离心3 min;重复洗涤1次;弃上清液,8 000 r·min-1离心30 s,小心吸出上清液;室温晾干3 min,取30 μL RNase-free H2O溶 解, 测 定OD260/OD280值, 检测RNA的含量和纯度,-80 ℃保存备用。试验重复3次。
1.5 cDNA的合成
以提取的总RNA为模板,反转录反应的体系步骤参照Vazyme生物公司Hiscript Ⅱ 1st Strand cDNA Synthesis Kit产品说明书进行:在RNase free离心管中分别加入1 μL RNase-free H2O,4 μL Radom hexamers,3 μL 总 RNA;65 ℃加热 5 min,迅速置于冰上骤冷,并在冰上静置2 min;向上一步混合液中加入10 μL 2×RT Mix,2 μL HiscriptⅡ Enzyme Mix;混匀后按照25 ℃ 5 min,50 ℃ 15 min,85 ℃ 5 min合成cDNA,-20 ℃保存备用。
1.6 RT-PCR和电泳检测
ToCV的检测采用ToCV特异性引物ToCV-3(表1)进行PCR扩增。PCR扩增体系为:ddH2O 7 μL,2×Taq Master Mix(Dye Plus)10 μL,ToCV-3R 1 μL(10 μmol·L-1),ToCV-3F 1 μL(10 μmol·L-1),cDNA模板1 μL。PCR程序为:95℃ 5 min;95 ℃ 30 s,56 ℃ 30 s,72 ℃ 1 min,35个循环;72 ℃延伸10 min,4 ℃保存。PCR产物经1%琼脂糖凝胶进行电泳检测,在凝胶成像系统上观察并记录结果,产物纯化回收后送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测序分析。
表1 引物信息
1.7 烟粉虱带毒率的检测
从每种植株上采集的烟粉虱中随机选取8头,采用ToCV特异性引物ToCV-3(表1)进行ToCV检测,每种植株3次重复,统计烟粉虱的带毒率。
烟粉虱带毒率 = 携带ToCV的烟粉虱数目/ 检测烟粉虱数目×100%
1.8 烟粉虱生物类型的鉴定
烟粉虱总DNA的提取:取3 μL蛋白酶K于封口膜上,将每只烟粉虱置于其中研磨成匀浆后移至PCR管中,加入20 μL 10 mg·mL-1的树脂溶液混匀,然后置于37 ℃孵育1 h,96 ℃ 10 min。
PCR扩增体系为20 μL:2×Taq Master Mix 10 μL,上、下游引物 WT(表 1)各 1 μL(10 μmol·L-1),模板 1 μL,ddH2O 7 μL。PCR 程序:95 ℃预变性 5 min;95 ℃ 15 s,53 ℃ 45 s,72 ℃ 1 min,35个循环;72 ℃ 10 min,PCR产物取5 μL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酶切体系:加入Ase I 0.5 μL,3.1×buffer 2 μL,ddH2O 7.5 μL,与10 μL扩增产物混匀后置于37 ℃ 3~4 h,酶切后取5 μL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从每种植株上采集的烟粉虱中随机选取20头进行检测,试验重复3次。
2 结果与分析
2.1 茄科蔬菜田间感染ToCV的症状
与健康植株相比,田间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病株的叶片表现出底部叶片黄化,叶脉浓绿而脉间褪绿黄化,叶片变脆且易折。感病严重的植株整株褪绿黄化、果实不能正常膨大,颜色偏白;叶片脉间褪绿黄化,变厚、变脆且易折(图 1)。
2.2 茄科蔬菜ToCV的发生率
对4种茄科蔬菜上疑似感染ToCV的样品进行RT-PCR检测,扩增出条带大小为449 bp的特异性条带,与目标条带一致(图2)。对目标条带纯化回收测序后在NCBI上进行比对,结果显示与北京番茄ToCV分离物(KC887999.1)部分序列相似度达到99.0%,表明所扩增到的基因片段属于ToCV的基因序列,确认此次采集的样品被ToCV感染。检出率结果显示,番茄样品的ToCV感染率为100%,茄子、辣椒和马铃薯样品的感染率分别为80%、85% 和70%(图2)。
2.3 烟粉虱体内ToCV的带毒率检测
收集病叶上的烟粉虱,并进行ToCV的RTPCR检测,PCR扩增得到条带大小为446 bp的特异性条带,与目标片段大小一致(图3)。从采集的烟粉虱中,每种植株随机选取8头进行ToCV带毒率检测(表2),番茄上烟粉虱ToCV的平均感染率最高,为87.5%,其次为茄子和马铃薯,辣椒上烟粉虱ToCV的平均感染率最低。
图1 4种茄科作物感染ToCV的症状
图2 4种茄科蔬菜ToCV PCR检测结果
2.4 烟粉虱生物类型鉴定
图3 烟粉虱体内ToCV PCR检测结果
表2 4种茄科蔬菜上烟粉虱带毒率统计
图4 烟粉虱生物类型鉴定结果
对4种茄科蔬菜上采集的烟粉虱进行生物种群鉴定,提取单头烟粉虱总DNA并进行PCR扩增,产物经Ase I消化酶切电泳(图4),结果显示该基地烟粉虱均为MED烟粉虱(Q烟粉虱)。
3 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采集了湖南省蔬菜研究所基地4种茄科蔬菜植株叶片,利用RT-PCR方法检测疑似发病植株叶片感染ToCV的情况,经序列分析比对,确认了ToCV已经侵染湖南省的茄科作物,证实该病毒已经在湖南省发生。近年来,ToCV对我国以番茄为主的蔬菜产量和品质造成了重大损失,目前针对ToCV的研究工作主要在其分布、田间诊断和优化检测技术、致病机理、病虫互作等方面展开。
2004年Tsai等(2004)在我国台湾首次发现ToCV,随后Zhao等(2013)报道了ToCV在北京的发生,刘永光等(2014)发现ToCV在山东暴发,目前ToCV已在天津(高利利 等,2015)、河北(孙国珍 等,2015)、河南(胡京昂 等,2015)、山西、陕西、浙江、内蒙古(郑慧新 等,2016)、吉林、辽宁(王翠琳 等,2017)、广东(汤亚飞 等,2017)、海南(Tang et al.,2017)、云南(刘微 等,2018)等地相继被发现。近年来国际贸易的频繁交流,工厂化苗木调运可能使感染ToCV的植株进入我国,加之烟粉虱在我国扩散流行,这些原因使得ToCV在我国自沿海向内陆迅速蔓延。湖南省周边省市中目前只有广东省已经报道了ToCV的发生,由于湖南省蔬菜种植种类众多,苗木调运繁杂,这些原因都使得调查ToCV病毒最初来源的工作巨大且复杂,因此需要进一步分离纯化和鉴定分离物的病毒株系,对比确认其株系来源,从而精准地对ToCV进行防控,同时应通过加强对烟粉虱的检疫检验,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烟粉虱的传播。
在我国ToCV主要依靠烟粉虱进行传播。2003年首次在云南省一品红(Euphorbia pulcherrima)上发现MED烟粉虱以来(Chu et al.,2006),MED烟粉虱现已遍布全国。目前的研究显示,与其他烟粉虱相比,MED烟粉虱具有分布广泛、扩散能力强、繁殖率高、抗药性强且广的特点。同时,在我国的大多数农业系统中,MED烟粉虱已经快速取代 MEAM1烟 粉 虱(Chu et al.,2010;Xi,2010;Xin et al.,2016)。已有研究表明,MED烟粉虱比MEAM1烟粉虱传播ToCV的能力更强(Shi et al.,2017)。因此,应正确识别烟粉虱的生物类型,从而采取正确措施对烟粉虱进行防治,以达到治虫防病的目的。本试验中烟粉虱ToCV的带毒率较高,但由于本试验采集的样本数量较少,后期应扩大烟粉虱采集数量,加强对烟粉虱携带ToCV的监测。
目前ToCV的防治仍以预防为主,可以通过选用无病虫害的幼苗、培育ToCV抗性新品种、田间设置防虫网、悬挂粘虫板、合理换茬,达到早预防、早控制的效果。目前ToCV的发生和流行情况日趋严重,本试验首次报道ToCV在湖南省的发生,表明ToCV有从沿海向内陆扩散的趋势,因此必须提高警惕防止ToCV的进一步蔓延,同时要加强对烟粉虱-ToCV-植物互作的研究,为ToCV的防治和治理奠定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