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两化融合”理念的汽车发动机实训基地建设探索与实践

2018-08-07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两化融合工位精益

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许 平

为满足“中国制造2025”战略发展需要,职业院校应在教学内容、培养环境、培训方式等方面适应企业的发展趋势,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尤其要提升实训教学质量。

目前,职业院校教学实训基地建设普遍存在重硬件建设,轻管理的问题,这与现代企业现场管理要求存在很大差距。而专门针对实训教学的管理,特别是实训教学的信息化、精细化管理方面还基本空白。因此,我校勇于创新,在汽车专业率先进行基于信息化、精益化“两化融合”理念的汽车发动机实训基地的建设与探索,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解决了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1)解决了实训课学生动手机会少的问题。装配线上有20个工位(图1),线外有30个工位(图2),每个工位安排2名学生,就可同时容纳2个班进行实训教学。

(2)解决了实训效率低下的问题,强化了教学的过程管理手段。

(3)解决了实训基地管理落后,信息化、精益化要素缺失,与现代企业生产实际严重脱离的问题。学生在实训基地能真实感受信息化、精益化的“情境体验”式实训学习,不仅能学到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能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同时真实体验和感受到现代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方法和手段,为学生未来的择业和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图1 装配线上工位

(4)解决了学生操作不规范的问题。每道工序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工艺流程和技术要求进行,经过反复练习,强化了学生的操作,保证了操作的规范性。

1 建设思路与措施

以发动机装配技术技能为中心,模拟真实情境的发动机装配实训,融入岗位“人机料法环测”等要素,提供发动机结构认知、发动机装配、标准化操作、质量检验等实训内容(图3),打造专业技能与岗位素养相结合的综合实训平台,支持面向企业的在职人才培训,充分体现专业建设与产业链相结合的特点,面向产业最佳实践和未来发展趋势,体现创新性和先进性,打造汽车示范专业。

以企业“两化融合”为目标,融入发动机装配车间数字现场的制造执行系统,提高实训基地信息化应用实训水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发动机装配实训车间”内配备的“暗灯管理系统”“课堂管理系统”“工位文档管理系统”等辅助教学,进行课堂质量管控。

1.1 工位文档管理系统(图4)

《发动机装配实训》教学过程中,学生课前、课中、课后遇到装配工作任务的工艺参数不明确时,都可以利用“工位文档管理系统”进行相应的工艺卡片查询,工艺卡片上对每一步的装配参数都进行了标识。由此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岗位纪律。

1.2 暗灯管理系统(图5)

在工厂的实际生产中,通常生产线的规模是比较大的,工位数量众多,占地面积大,在生产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工位会遇到物料、设备、工具等方面的问题,造成工作停滞,进而影响到流水线上其他工位的正常工作,而长时间的工作停滞会给整个生产带来巨大损失。所以大多数流水线车间会配备一套信息系统,这套系统可以对遇到问题的工位第一时间进行播报,将信息迅速反应到后勤工作人员处,进而提高工作人员的处理效率。而我校“发动机装配实训车间”中配备的“暗灯管理系统”就是这样一套系统。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也会经常遇到问题需要老师的协助。而学生利用“暗灯管理系统”就可将求助变成信号,在车间看板上提示并伴有提示音,教师就可在第一时间根据声音信息和看板上的信息到达相应的工位为学生提供帮助。这套系统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解决了课堂上的实际困难。避免因实训车间面积大、学生多,在学生需要教师协助时,教师应接不暇的现象。

图2 线外工位

图3 发动机装配实训区工艺流程规划

1.3 课堂管理系统(图6)

图4 工位文档管理系统

图5 暗灯管理系统

而在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方面,传统课堂一般采用教师课后评分的评价方式,不够具体,也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课堂的真实表现。而在“发动机装配实训车间”开展实训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无线终端登录“课堂管理系统”,在手机端就可立即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评分记录,而该系统会立即将老师的评价呈现在管理看板上,并进行播报;此外,在课后,教师同样可以利用该系统进行统计并导出学生的课堂表现成绩。这套系统不仅有效地解决了课堂评价不够具体等问题,还能及时将课堂评价进行实时播报,起到提高课堂质量和改善学习效果的作用。

图6 课堂管理系统

这一系列信息化系统在教学中的成功运用,不仅解决了课堂中的各种实际问题,还充分展示了信息化教学的优势,为其他课程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升级,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推动了现代信息技术平台的建设,促进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下一步,我们打算对这套系统进行延伸,与学校的教学管理控制系统对接,为学校层面上的决策、质量监控提供实时教学情况和相关数据。

2 实践成果及应用

基于信息化、精益化的“两化融合”理念的汽车发动机实训基地,是按企业“两化融合”及教学循环使用要求开发建设的。实训基地投入运行2年来,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1)相应教材及论文。依据“两化融合”理念,开发了相应的课程标准和校本教程,并在实际运用中进行修订。目前,已编著2本配套教材,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发行;编制了全套工艺卡及发动机拆解工艺注意事项;编制了“两化融合”理念建设实训基地的技术文件;建成了1条“两化融合”的发动机装配实训流水线;发表相关论文2篇。

(2)实训过程基本还原真实工作场景。以专业链和产业链结合为主线,创新专业结构和教学模式,实现信息化、精益化的融合;努力实现信息化系统贯彻从实训作业计划下达,到产品下线全过程的实训信息管理模块,满足精益化生产的需要,为打造全国领先的汽车专业实训基地做出了有效的探究与实践。

(3)建成了“两化融合”的实训平台,有利于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的培育。本项目以现代企业“两化融合”为目标,以发动机装配工位技术技能为中心,植入岗位“人机料法环测”等要素,提供发动机结构认知、标准化操作、质量检验、SOS技术学习等内容,实现专业技能与岗位素养相结合。

(4)促进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综合实训。本项目的探索与实践,适应了汽车行业正在进行的信息化、精细化升级换代,汽车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正在从单纯的技术技能向技术技能与职业素养并举转变。打造真实情境的发动机装配实训车间,支持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综合实训,支持面向企业的在职人才培训。

(5)促进了师资队伍建设,教师综合能力提高。通过引入企业培训和培训师团队,对30多名汽车专业的专业课老师进行培训。经过培训,教师已能熟练掌握平台运用知识、技能,熟练带领指导学生进行实际训练,保证了学生相关专业技能、岗位技能、职业素养的有效养成。

(6)促进了教学模式改革,提升教学效率。通过引入企业生产要素,尤其是“两化融合”的实训环境,使学生获得了在企业车间工作的新鲜感;而且单人单机或两人一机(岗位)操作,一方面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提高了实训的效率和效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变,学生的课堂满意率大幅提升。

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关键和最高目标是为学生提供信息化、精益化融合的实训学习平台,充分强化学生的“质量意识”“工艺纪律”及“过程管理”,以适应汽车制造业向“两化融合”转型的趋势;设置充足的汽车装配实习实训工位,实现专业建设与产业链结合,体现创新性和先进性,填补学校过去在汽车制造实训方面的教学空缺,为柳州乃至广西在培养优秀的汽车制造人才方面起到良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猜你喜欢

两化融合工位精益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探究基于精益建造理念的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模式
基于TIA系统快速换批生产方法的应用
精益管理工具在手术室耗材管理中的应用
基于R-D SSD模型航空发动机安装工位检测算法
浅析汽车涂装车间工位室体送排风节能减排设计
工位大调整
掌握核心技术 赢在精益制造
基于信息化的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研究
基于两化深度融合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