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群鲨的宴席

2018-08-06劳伦特·巴列斯塔

华夏地理 2018年5期
关键词:环礁卡拉瓦雄鱼

劳伦特?·巴列斯塔

夜里,黑尾真鲨在法卡拉瓦环礁(属于土阿莫土群岛)的南端海峡成群出动猎食。劳伦特·巴列斯塔的团队在不携带保护笼和武器的情况下长时间潜水,数到了700条鲨鱼。

鲨鱼的主要猎物——至少是夏至时节的主要猎物——是聚集到这条海峡产卵的1.7万条清水石斑鱼。潮水会把它们的受精卵撒向远海。

珊瑚环礁围成了潟湖,来自太平洋(画面最左端)的潮水通过百米宽的海峡涌了进来。和其他环礁一样,法卡拉瓦围绕着一个火山岛形成,后来岛被海水淹没。风暴卷来的珊瑚残渣对环礁起到了一些垫高作用,使之保持在海平面以上。

夜里,黑尾真鲨在法卡拉瓦环礁(属于土阿莫土群岛)的南端海峡成群出动猎食。劳伦特·巴列斯塔的团队在不携带保护笼和武器的情况下长时间潜水,数到了700条鲨鱼。

鲨鱼的主要猎物——至少是夏至时节的主要猎物——是聚集到这条海峡产卵的1.7万条清水石斑鱼。潮水会把它们的受精卵撒向远海。

珊瑚环礁围成了潟湖,来自太平洋(画面最左端)的潮水通过百米宽的海峡涌了进来。和其他环礁一样,法卡拉瓦围绕着一个火山岛形成,后来岛被海水淹没。风暴卷来的珊瑚残渣对环礁起到了一些垫高作用,使之保持在海平面以上。

法卡拉瓦环礁是法属波利尼西亚境内一片跨度60公里的长方形珊瑚区,南端有一条细窄的海峡穿礁而过。每年6月,成千上万的清水石斑鱼到这条海峡中会聚,挤在一片两三个橄榄球场大的区域产卵。每过六个小时,潮水带来的激流就会从这个漏斗形地势涌过,周而复始地把潟湖注满又排空。约半米长的肥嘟嘟的石斑鱼并非唯一来客:数以百计的黑尾真鲨也会到来,为的正是伏击它们。雌性石斑鱼和其他珊瑚礁鱼类一样,最多在产卵场逗留数天;雄性却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要在这凶险之地转悠数周之久——直到整个鱼群终于一次性完成产卵,把云雾般的鱼卵和精液释放到水里。当地人告诉我们,这场狂欢都在月圆之夜发生。

我和我的团队已花了四年努力记录、理解这桩迷人而神秘的盛事。在总计21周的时间里,我们夜以继日地在这条35米深的海峡中潜水,累积了约3000小时的工作量。在头一年也就是2014年,我们通过精确计数得知海峡中大致有1.7万条石斑鱼、700条黑尾真鲨。那年我完成了一次24小时无间断潜水。我们并不是为了创造纪录,而是为了像生物学家在陆地上观察动物一样,长时间持续观察鱼类。

第一天夜幕降临时,我看着虾蟹和软体动物从礁石深处爬出来,又在我的灯光照射下缩回头去。我看着清水石斑鱼使出伪装本领把身体颜色变深,回到缝隙中入睡。我看着鲨鱼突然活跃起来,就好像一直等着这一刻。白天它们只是悠哉地游弋——清醒状态下的石斑鱼动作迅疾,追也是白追。到了夜间,鲨鱼便结成数百条的大群贴着海床蜂拥。海水激荡,像通了电一样,我才意识到之前低估了它们的速度。它们的躁动令我不安:在24小时的连续潜水中要呼吸一种特殊的混合气体,而在这种呼吸状态下我是不能随时上浮到安全水域去的。

在后来的岁月里,我已克服了自己的恐惧,而代之以激动。我们在法卡拉瓦发现了一个现象:鲨鱼有成群猎食的习性,这方面有点像狼,只是合作性没那么强。

单靠一条鲨鱼,只怕连打瞌睡的石斑鱼都抓不到,但结群之后就比较有机会把它们从藏身之处轰出来并加以包围,然后密集撕咬。对于作为实时目击者的我们,这场袭击就像在面前炸开的大型暴乱,只是在事后——全靠亚尼克·让蒂操纵的一架每秒捕捉千帧画面的特殊相机,我们才得以在慢动作视频中欣赏鲨群攻击的高效和精准。

对鲨鱼来说,人类只是碍事的家伙,不是猎杀目标。我们在夜间潜水时,它们不断地被吸引过来,有时撞来的力度足以给我们留下瘀伤。我们能设法使有的过于兴奋的鯊鱼平静下来,比如抓住尾巴把它翻个肚皮朝天,有类似催眠的作用。与它们亲密接触以来,只有一次遭遇曾让我担心被咬——我的一条大腿后侧突然传来刺痛,用手一摸,潜水服已被撕开口子。我看到了伤处渗出的血雾(后来回去缝了四针)。幸运的是,划伤我皮肤的不是鲨鱼本尊,而是一条大刺尾鱼身上如手术刀般锋利的硬棘——身旁那条鲨鱼正咬着它猛烈甩动。

黑尾真鲨在石斑鱼齐聚法卡拉瓦的几星期里,会趁机成百上千条地吞噬它们,咬伤的就更多。我通宵潜水后的第二天早晨,当石斑鱼群开始扰动的时候,我用相机拍下了一组“幸存者群像”。负伤情况可谓惨烈:鳍被撕裂,鳃盖被扯掉。但即便在这样的倒霉状态下,石斑鱼的干劲也似乎没受打击。雄鱼动辄互相挑衅,迎面交锋,歇斯底里地争夺权位,同时又都做了自身繁殖本能的奴隶。

鲨鱼有成群猎食的习性,这方面有点像狼,只是合作性没那么强。它们会围起一群鱼,再上前密集撕咬。

白天,鲨鱼逆着冲入海峡的潮水平静地游弋,一到夜间石斑鱼在海床上休息、变得易于捕猎时,它们就立刻凶相毕露。

在去年的最近一次考察中,我们终于强烈感受了这一切纷争的意义。石斑鱼产卵那天,整个生态系统都因之改变:形似沙丁鱼的鳞鳍梅鲷数以万计地涌来,已预感到有什么大事要发生。雌石斑鱼拖着因蓄满卵而鼓胀的腹部,打开保护色,在海床之上或贴近海床的地方休息。体色灰白的雄鱼在上方水域观望。每过一阵就会有条雄鱼游下去,到一名雌性面前巡游作态,还咬它肚子,估计是在诱导排卵。

两条鲨鱼在撕扯猎物,嘴边落下石斑鱼的碎肉。它们会合作捕猎,一起把石斑从礁石间的藏身之地赶出来,施行包围战术——但得手后就会各自争抢战利品。

有些鱼可以虎口逃生:这条石斑在一次鲨鱼袭击中活下来了,但身侧被咬开个大口子。巴列斯塔团队在法卡拉瓦看到过许多次像这种坚韧求生的场面。

石斑鱼一年中大部分时间独来独往,但在法卡拉瓦表现出密集的社会行为——其实就是雄性打架争夺雌性,一直打到几周后雌鱼集体产卵的那一天。分别是:两条雄鱼对峙;

另两条雄鱼互相在脸上乱咬;

逃过鲨鱼猎杀的战士顶着断了半截的上颚继续奋战;

得胜的雄鱼守在雌鱼身旁,后者鼓胀的腹部说明它很快就会产卵。

雄鱼打来打去争夺权位,同时又都做了自身繁殖本能的奴隶。

在这决定性的时刻,雌鱼离开海床猛然上冲,身后拖着一道鱼卵的云雾。守在旁边的雄鱼可以优先给卵授精,其他雄性也一拥而上。这对配偶的欢会一秒钟就结束了,法卡拉瓦所有石斑鱼的群交也只用了不到一小时。

到了夜间,鲨鱼便结成数百条的大群贴着海床蜂拥,把海水激荡得像通了电一样。

一条黑尾真鲨刚刚吞噬的短吻鼻鱼还留在嘴里。石斑对鲨鱼来说个头太大,通常无法一口吞掉,但在法卡拉瓦还是会数以百计地被它们捕食。然而此地对于石斑仍是一个理想的繁育场:海峡中的潮水急流会把它们的后代远远散播出去。

高潮突然间就来了,群情沸腾。石斑鱼以十几条为一群,从我们周围迅疾地向上方游去,如同簇簇焰火,每個群里面都是许多雄性追着唯一的雌性。个体的性行为持续不到一秒,我们几乎无从得见,更别说了解内情了。鳞鳍梅鲷阻挡了我们的视线,只顾冲上前吞咽一团团石斑鱼精、卵的云雾。剩下的性细胞被强有力的潮水随机混在一起并带到广阔大海里去。

整个无政府主义式的奇观不到一小时就结束了,剩下我们在纳闷:这有什么用啊?对一条雄性石斑来说,四个星期来跟别的雄性掐架,每夜还冒着被鲨鱼撕碎的风险,到头来也分不到自己的姑娘,谁知道让它的卵受精的是不是你啊?看起来完全是浪费力气——大自然一般是憎恶这种行为的。

让蒂再次在正确的时间守在了正确的方位。他的相机捕捉到了一对石斑鱼配偶的“单秒亲热”过程。在慢动作回放下,每个环节都变得清晰了:赢得雌性身边最亲近位置的雄性开始与之交媾,把身体尽可能长久地贴向对方。其他雄性已经围拢来,没什么独占权可言。胜出的雄性经过四星期苦战得来的奖励,就只是排队占先这点甜头。

当地人没骗我:这一切都发生在月圆之夜、黎明之前。我那一年石斑产卵期之前进行的24小时潜水中,好整以暇地欣赏了深海黎明,看着幽暗的蓝光从上面逐渐过滤下来,照到墨水般的深海,而我就在那里和睡眼惺忪的石斑们蹲守。那一刻,我听到鲸的鸣唱,让我想起教堂钟声。我不知道鲸是在为谁而唱。但我知道,我们今年6月一定会再回法卡拉瓦。

猜你喜欢

环礁卡拉瓦雄鱼
半滑舌鳎基因编辑快速生长雄鱼通过现场验收
明暗交织的卡拉瓦乔
斗鱼为什么喜欢争斗
卡拉瓦乔巨作 遗失百年后估价1亿欧元上拍,真伪存疑
虹鳟伪雄鱼与正常二倍体群体血清类固醇激素含量的季节变化
巴洛克之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大洋洲的朗伊罗阿环礁
印焦虑马尔代夫向沙特卖礁
卡拉瓦乔:明暗、戏剧与永恒回响
圣约瑟夫环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