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饭桌上的现代中国

2018-08-06

华夏地理 2018年4期
关键词:粟米饮食结构饭桌

我们可以从一张饭桌上的饭食来推演中国人的饮食观念改变。一个古代北方人的饭桌上,主食是“粟”,即“小米”,而不是今天常见的面食。《盐铁论》提及:“十五斗粟,当丁男半月之食物。”也就是说,粟米曾经长期作为中国北方地区的主要口粮。在北方平原的旱地,粟的产量远超过小麦,而且营养价值更高,虽然它的口感粗糙,但在古代中国,味道并不是人们主要考虑的因素。

中国淮河以南的地区,汉代以来就有“饭稻羹鱼”的说法,以水稻作物出产的大米为主要粮食。到了唐代,北方人的饭桌上也开始出现大米,因为这时唐王朝的粮食供应主产区逐渐转移到了江南。这一趋势维持到北宋,北方人的饭桌上,小麦代替粟米成为主要口粮。究其原因,正是由于宋代引进了越南的优质稻种,从而进一步扩大了水稻的种植,使得南方土地的开发日渐成熟。而大米产量的提升,又使得北方居民攝入营养的方式摆脱了依靠粟米的单一局面,有余力去追求口感更好的食品。人们在当地大规模改种小麦,从而改变了中国饭桌上已经延续了数千年的饮食结构。

这种故事还在不断发生。今天中国人的饭桌更为复杂,普通人的饮食从追求以主食、果蔬为主的温饱感,转变为讲究饭、肉、蛋、奶多种均衡营养搭配的小康感。这种转变的背后,既折射出中国农业的进步,也折射出更多值得深思的忧虑:以中国人口之多,饮食结构变化之大,拥有耕地面积仅占世界8%的中国农业,能否真正满足14亿人日益增长的胃口?

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库试管苗库,张金梅博士在查看库中试管苗的情况。该库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方式,对菊芋、山药等无性繁殖作物种质资源开展抢救性保存。

本期杂志中,国家地理作者特蕾西·麦克米伦和摄影师乔治·斯坦梅茨来到中国,探究这一问题的解决之道。 他们为我们展现出这样一幅图景:在中国,小农生产的旧有模式与工业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同时并存,互相竞争。转变的趋势是必然的,农业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传统的行业,它在中国的矛盾和忧虑,是农业的生产方式需要向现代制造业的哪一个方向转型:是大型的规模化生产,还是依赖于手工操作的精益化生产?而其中隐藏更深的矛盾,则反映在当代中国人的心里:我们是应当选择追逐现代城市生活的欲求,还是坚守传统的生活方式?

我们的记者还追踪了另一个话题:究竟是什么在背后支持这一种转变的趋势。我们探访了钻研新稻种和绿色农业防治的科学家、为公众提供科学膳食指南的营养师,以及为了追求更好的中国饭而亲自动手耕作的城市居民——我们从他们身上发现,一碗更好的中国饭,从理念的提出,到生活方式的实践,都要通过更先进的科技和认知来实现。

今天中国人的饭桌,从某种意义上已经不再是纯粹耕作的结果呈现。它更像一个精细调整过的手工艺品,展现着的是中国现代农业和制造业的转型结晶。

猜你喜欢

粟米饮食结构饭桌
城市蒙古族饮食结构变迁现状及原因——以通辽市为例
调整饮食结构,促进心理健康
饭桌上的故事
19岁的夏天和10本日记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山西居民的饮食结构与营养分析
打赢饭桌上的“战争”
奶奶家的饭桌
中俄饮食结构差异在汉俄熟语中的体现
写给粟米的日记
我们都有过的1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