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北京发展教育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2018-08-06本刊编辑部
本刊编辑部
编者按:在2017年QS亚洲大学排行榜中,北京工业大学位居亚洲第107位、国内高校第26名,8个学科进入QS全球排名前400。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3个学科进入ESI国际排名前1%行列。作为北京市属重点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在“双一流”建设进程中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校长柳贡慧在接受采访谈到学校发展时提出,在“双一流”建设中,学校要立足北京,服务首都;立足于首都“四个中心”建设;立足于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在此背景下做好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工作。
一、理工科院校服务于行业需求,需培植人文气息
《世界教育信息》:尊敬的柳校长,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本刊的专访。您在多所理工科院校担任过校长,您认为理工科院校有何特点?
柳贡慧:我在多所大学工作过,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联合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现在又在北京工业大学工作。除了北京联合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的大学之外,其他几所都是理工科大学。相比之下,我觉得理工科学校的人才培养特点和社会服务特点还是通过其学科和专业属性体现的。
顾名思义,理工科院校的学科专业主体肯定都是理科或者工科。尤其是传统的工科院校都具有行业特点,都是服务于国家的某一行业的。石油大学服务于石油行业,信息科技大学过去服务于机械制造和信息领域。而北京工业大学虽然是一所地方所属的高等学校,但是由于它建立的初衷是为北京建设现代化工业城市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因此学科设置也都是以工科为主。从这个角度来看,理工科学校学科相对比较单一,学校的人文气息也不是特别浓。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我觉得传统意义上的工科院校和传统意义上的综合大学,它们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了,都会衍化为多科性质大学,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相互融合就会体现出新的一些特点,也就是学校不单纯是以工科为主,而是一种多学科交叉融合,体现出更多的人文气息和社会需求。
二、理工科校长多为工科校长,讲规则、讲计划但发散思维相对较少
《世界教育信息》:您认为应该具备何种素质,才能胜任理工科学校的校长?请谈一下您的治校理念。
柳贡慧:我们都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或者都是我们党和政府来举办的大学,作为学校的校长,不管他本身是理科还是工科出身,首先都应该向着社会主义政治家和教育家的方向去努力,要努力成为这样的一个人。这个标准很高。
大部分理工科院校的校长或者校领导的“出身”都是和学校的学科属性相近的,也就是大部分都是工科出身的。工科出身的人有一个特点,就是相对比较严谨,逻辑性、条理性比较强,但也可能抽象思维略微差一点。因此在治理学校上,会有典型的工科人的特色。
实际上我也是工科出身,而且多年的工程训练,无论是自己的思维还是行为方式,也都有这种学科的深深的烙印。比如讲规则、讲计划、做事情一板一眼,但是发散性思维相对少一点。
治校理念这个词我觉得比较大,但是我有一个朴素的思想,就是学校要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学校要为员工创造幸福的生活,学校要为社会奉献出色的服务。也就是我们要通过办学、通过育人来实践大学的使命。这就是我的基本想法。
三、北京工业大学要立足北京,服务国家战略,打造“双一流”高校
《世界教育信息》:2017年初,北京工业大学正式提出要建成“双一流”大学。2015年,北京工业大学的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学科进入ESI国际排名前1%;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系统、机械工程、数学入选全球大学学科排行前400名,入选学科数量在北京地区大学中排名并列第8位。2016年,学校首次跻身QS世界大学排名“亚洲大学100强”行列,位居大陆高校第26位。您是怎么看待国家“双一流”政策的?今后学校会在哪些学科上发力?
柳贡慧:北京工业大学近些年来在一些全球大学排行和学科排行的表现还不错。这都和工大人多年的努力分不开,是我们全校师生员工奋斗的结果。
但是对大学排行榜也要有一個客观理性的看待。因为任何大学排行榜的指标体系、权重都有所不同,单纯从一个大学排行榜,不能反映出一个学校整体变化发展的情况。但它会从某一个角度、方面,说明一个学校办学的实力和社会影响。
我们学校在2017年9月份有幸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中的“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我认为党和国家提出建设“双一流”的战略是非常及时也是非常正确的。党的十八大之后,我们国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之后,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两个百年“中国梦”也即将实现。到2050年本世纪中叶,我们国家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强国。任何一个强国,都有强大的教育、优质的教育;换句话说,只有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才能支撑一个强国发展的需求。因此,提出建设“双一流”高校,是国家建设发展的需求,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支撑国家战略的必然使命。因此,党和政府提出“双一流”建设是非常及时的,也是非常必要的,是人民对于教育需求的必要,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需要,也是我们实现两个百年“中国梦”的需要。
至于我个人如何看待国家“双一流”政策,我觉得现在在“双一流”建设中提出五大任务,国家政府有关部门和地方机构都提出了相应的支持措施,都非常有力、非常及时。作为一所大学,我们“双一流”建设的核心任务还是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高水平、高质量的人才,满足国家各方面的需要。
我们要办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任何一所高校,无论是否进入了“双一流”行列,都要按照三个逻辑来建设发展。第一个逻辑就是政治逻辑。也就是说我们中国的大学,尤其是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它和西方的世界一流大学有什么差别?差别的根本之处就在于我们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这是政治上的要求。第二个逻辑就是一流大学的学术逻辑、学术标准,这个是世界公认的。因此,我们在高水平的学科建设上、高水平的科研建设上、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上,还要用世界最高的标准来要求。第三个是社会逻辑,任何一所大学都不能脱离社会发展,它必须为社会建设发展服务。我们现在进入“双一流”建设行列的高校有一部分是央属高校,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地方高校。无论是央属高校和地方高校,都要考虑它的社会属性。比如说,北京工业大学也在“双一流”建设的行列,与其他央属高校相比,除了在政治逻辑和学术逻辑大家都一样之外,我们还要立足于学校所在的这个区域,要提升对这个区域的贡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