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大连池风景区区域经济特点及存在问题

2018-08-06董恩兵陆迪南

智富时代 2018年6期
关键词:区域经济问题

董恩兵 陆迪南

【摘 要】五大连池风景区独特地理特点,蕴藏了经济发展潜力。一是发展矿泉水加工产业潜力巨大、二是发展旅游产业潜力巨大、三是发展疗养产业潜力巨大、四是发展生态矿泉农业潜力巨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关键词】五大连池风景区;区域经济;问题

一、五大连池风景区自然条件概况

五大连池风景区位于我省中北部,行政区划位于黑河市所辖。总面积近1万平方公里,其中自然保护区面积为1060平方公里。本区距哈尔滨市384公里,北距对俄罗斯开放边境口岸城市黑河市238公里,有黑河地铁及202国道通过,交通便利。

本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平均最低、最高气温为-24度—21度,平均降雨量为514.3MM,无霜期为121天。

本区位于小兴安岭山地与松嫩平原接壤的丘陵地区,海拔高度248-600M。区内分布有典型的火山地质地貌,按成因形态可分为火山锥、熔岩台地及与火山活动有关的地质遗迹,新老十二座火山、熔岩台地、喷气锥、熔岩洞穴,以及矿泉水、堰塞湖、温泊、火山矿泥、残山、残丘、河流等有珍贵价值的地质遗迹分布其中。

本区水系较为发育。主要河流有石龙河、张通世沟、药泉河等;由火山熔岩流堵塞河道形成的堰塞湖泊有:头池、二池、三池、四池、五池、药泉湖、月牙湖、南月牙湖等;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

本区土地资源由火山熔岩、地表水体、耕地、林地、草地、居民用地、道路等构成。

本区森林资源较为丰富,森林覆盖率为25.7%。区内还有较为丰富的野生动植物、水产及矿产资源。

二、区域内经济特点及发展潜力

五大连池地区经济与省内其他地方相比,经济总量偏小,三次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一产偏重,二产偏弱,三产种类不全。经济发展能力较弱,投入产出比偏低,一般性财政收入不足。同时区内经济形式复杂,森工、农场、军队等各种经济形式的介入,也制约了本区的经济的发展。但本区的独特地理特点,也蕴藏了经济发展潜力。

就其自然保护区来讲,首先,五大连池保护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可以概括为“三个世界之最”:一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的火山地质地貌,地学意义重大。五大连池火山群是由远古、中期和新期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地质地貌保存完好,是世界上少见的类型齐全的火山地质地貌景观,专家概括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典型性和美学性。五大连池火山是中国首屈一指的火山,也是世界著名火山。二是世界上最优质的矿泉水资源。五大连池矿泉水是世界著名三大冷泉之一,有铁硅质、镁钙型重碳酸低温冷矿泉水,天然含汽,可饮可浴,健身治病;有偏硅酸、氡等类型矿泉水。有“药泉”、“圣水”之誉。1986年五大连池矿泉水就进入中南海紫光阁。三是世界上最具医疗价值的疗养资源。五大连池具有纯净的天然氧吧、独特的火山全磁环境、特效的药性洗泉、灵验的药用矿化磁化离子水、神奇的太阳能理疗场等,已成为闻名的疗养胜地。

其次,五大连池保护区具有极高的开发潜力,可以概括为“四个潜力巨大”:一是发展矿泉水加工产业潜力巨大。五大连池矿泉水年自涌量达2000万吨,现年加工量万吨左右,如年加工达到100万吨,可实现产值100亿元,利税30亿元。二是发展旅游产业潜力巨大。五大连池可供开发景区20余处,景点400多个。目前仅开发7大观光区、八大奇观,130个景点,年接待游客40多万人次。如经进一步开发后年接待游客达到100万人次,可实现旅游收入4亿元以上。三是发展疗养产业潜力巨大。目前,五大连池疗养产业尚处于低档次、小规模水平,年均接待疗养人员2.5万人次,若伴随旅游人流扩大,改进疗养方式,增加疗养天数,年均接待疗养人员25万人次,年收入将达1.5亿元左右。四是发展生态矿泉农业潜力巨大。五大连池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如果依托五大连池特有的地理、水源、气候等先天优势,配合疗养中的“食疗”需求,开发独具特色的绿色食品和矿化产品,农业效益将会成番论倍增长。五大连池的资源优势和开发潜力一旦得以释放,将会成为我省继煤、木、粮、油后第五大资源开发地和新的经济增长区,非常有希望像黄山、张家界、九寨沟等著名景区一样,对区域经济和全省经济發展起到比较大的牵动作用。

三、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由于体制原因,本区域分属两个地方政府管理,即五大连池风景自然保护区管委会及五大连池市,同时区内还分布着森工、农场等中省直及部队等其他行政机构。各行政机构从本部门利益出发,来谋划经济发展,是必造成区内资源不能共享,经济总体布局和产业结构都不尽合理,存在着资源重复开发与浪费、重复建设、产业趋同及不利于五大连池地质遗迹保护开发等各种问题。例如:区内有不同体制、来自不同地区的从事矿泉开发企业就有十多家,规模、工艺、资金投入、产品质量不尽相同,品牌、营销、价格各自为战,致使五大连池矿泉水产业严重内耗,阻碍了矿泉经济的发展。

二是区域内主导产业不够壮大。目前本区域内达成共识的主导产业是以开发独特火山地质遗迹的旅游业和矿泉水加工业,随着近些年的建设,两产业的开发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是整个区域的旅游业收入占GDP的比例还很小,还不足以拉动本区域的经济增长。虽然景区旅游业收入占到景区GDP的30%左右,但受景区的规模、基础设施条件、季节以及旅游线路、品种单一的限制,景区的旅游业还没有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对整个五大连池地区旅游业的带动作用没有完全体现。五大连池矿泉水年自涌量达2000万吨,但现年加工量只有万吨左右,开发程度低,产业规模不够,同时存在布局分散、资源浪费、产业内耗等不利因素,制约了矿泉水产业的发展。

三是区域内经济总量偏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2016年区内地方总产值不足27亿元,加上森工、农场、部队等部门的产值,也就实现总产值30亿元左右。这就决定着本区域经济自身发展能力不足,还需要外力来促进产业布局及结构调整。在国家投资有限的情况下,当前本区内缺少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的注入。

上述三个问题是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其根本问题是区域内资源不能共享,产业合作不够,经济不能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区域经济问题
实践探索商务英语专业有效服务区域经济能力的提升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