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变策略
2018-08-06王玉芳
王玉芳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由于数学的逻辑性比较强,部分学生学习很吃力,跟不上全班同学的进度,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成绩较差,我们称之为学困生。由于受不同因素影响,小学数学学困生已成为学校的一个弱势群体。教育工作者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制定相应的转化措施,对症下药,逐步转化,让其自信、自立,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
一、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一)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
部分学生认为学数学无用,认为读书无用,无心学习,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读书是迫于老师和家长的压力和要求。因此,他们缺乏上进心,上课不愿听讲,甚至违反纪律,做其他与课堂无关的事情,作业照抄,应付老师。
(二)学校教育失误。
在社会上只用分数、升学率评价教学质量的压力下,有些学校厌弃学困生,甚至采取推出校门的错误做法。有的教师认为对能力差的学生花再大的气力也是白费,因此放弃了对他们的转化工作,造成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三)学习方法差,学习效率低。
学困生没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满足于“喂一口吃一口”的学习方法。知识掌握只重视结论,生搬硬套,思维定势强,有疑问也不及时弄清楚,学习时抓不住重点,成绩自然不好,学习效率低下;认识水平低,思维不力;思考问题表面化,反应慢,表达力差;遇到实际问题时,不知所措,分析综合能力差,概括力和想象力不够,自然不能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而且他们依赖心理强,上课依赖老师,作业依赖同学,把学习的希望寄托在老师和同学的讲解上。依赖心理的存在,导致对知识的理解不深刻,解题时習惯于一步一步地模仿硬套,因而数学学习时表现为程式化、模式化,缺乏创新和变通能力,大大影响了学习效果。
二、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一)消除自卑心理,树立学习自信心
自卑心理是导致大部分小学生“学困”的一个主要原因。特别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年龄的增长,因数学成绩差,他们渐渐产生了自卑心理,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不好,以至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针对这种状况,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学困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克服他们的心理障碍,消除他们的自卑感,这样才有助于他们提高学习成绩。首先,教师应该转变观念,相信、尊重每一位学困生。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学困生的实际出发,承认差异、分别对待、因材施教。比如,同一学习内容,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为学困生制定的目标应该是让他们“跳一跳能够摘得到桃子”,布置作业也为他们“量身定做”;其次,教师应该让学困生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如在教学中提一些简单的问题,给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当他们回答正确或有进步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从而消除学困生的自卑、焦虑,使其树立信心,进而发掘他们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内驱力。
(二)分层教学,培养兴趣
学生的成绩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和成绩,采用分层教学法。即在提问、作业、考试等方面分别对待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对学困生的要求要低一些。如在提问学困生时,难度应小一些,凡是答对的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如果答不出或答错了,教师就应给予提示。即使学生最终答不出来,也不要批评,要鼓励他们下次答好,千万不能横加指责。在布置作业和考试时,教师更应该兼顾学困生,注意简单题和难题的搭配,甚至对学困生知识的薄弱点进行辅导。让学困生通过努力提高成绩,这样会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从而达到转化的目的。
(三)让学生“乐学”“善学”,永不掉队
在教学实践中,我认真回顾、分析和思考,从教育的需求和人的发展角度出发,通过尝试找到了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的切入点:即首先要改变以往数学教学中存在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满堂灌”的现象。因为这样的结果,往往是教者乏味,学者无趣,特别是难以消除因学生失去了探索与体验的兴趣而造成的数学教学费时多、收获甚微的弊端。于是,在数学教学中我尝试创建一种能调动学生内部学习动因的学习法,让学生主动步入。“乐学”“善学”的轨道,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大前提下,积极创设和谐、宽松、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体现正确的人才观和学生观,并高度尊重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爱好和创新精神,牢固树立“每个学生都有可能成为高素质的人才,教师的责任就是把这种可能变成现实”的观念,用教师的慧眼、聪耳、匠心关爱、帮助学生,不让一个人掉队。有句话说得好: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记不住,只有动手做才能学得会。长久以来,我们的教育往往只重视知识的传承,而忽略了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以致许多学生虽能够应对各种各样的考试,却在遇到实际问题时显得束手无策。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必须创设一种学习情境,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知、感悟和体验,进而上升至智慧,逐渐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方法和能力。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总是想方设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掌握知识。
(四)加强家校联系,优化学生学习环境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我们这里地处农村,不少学生家长学习意识淡薄,有的整日忙着赚钱,对孩子的学习不重视,缺乏必要的管教,使孩子失去学习及努力的目标。要使学困生有较快的进步,除了教师的关爱、帮助外,还需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气氛。于是,我利用不同的方式与学生家长沟通,或打电话,或书信联系,或直接见面,直言其孩子存在的问题,让家长明确孩子的学习对其将来的重要,要求家长给孩子以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在家里多督促孩子学习。实践证明,家校联手对于学困生的转化具有显著的效果。
总之,要做好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需要教师深入剖析他们的成因,矢志不渝地充满爱心,坚持不懈地为他们创造表现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尝到学习成功的乐趣,使他在努力学习的过程中,端正学习态度,不断培养自信,锻炼意志,发展能力,坚定不移地迈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