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孔子思想

2018-08-06阎长贵

世纪 2018年4期
关键词:论语孔子思想

阎长贵

孔子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又开创了后来发展的新局面。长期以来,或者说从新中国建立以来,我们受“左”的用阶级观点分析一切的思想和方法的影响,很多人,或者说主流观点,把孔子定性为没落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家,因而把他的很多优秀思想都否定了,甚至把整个孔子都否定了。上世纪60年代有著名学者严格区分《论语》中的“人”和“民”,認为它们代表不同阶级,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对抗性矛盾。客观地说,这不符合《论语》的实际。到“文革”中“批林批孔”“评法批儒”更是谬误多多,说什么“孔学名高实秕糠”。“批判孔子”“打倒孔老二”,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年代最时髦、十分流行的口号。

实际上,孔子不仅是中国伟人,也是世界伟人。记录其语录的《论语》被列为《影响世界历史的100部名著》之一。孔子是中国文化的符号和象征。现在世界上开办了几百所孔子学院就是证明。中国为什么在世界许多国家开办孔子学院,所在国家也同意开,一方面说明当今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同时也说明孔子在世界上的影响。开办孔子学院,一方面加强同所在国的关系和联系,便于所在国家的人学习中文,使之进一步了解中国;在了解中国方面也包括了解孔子。孔子思想中确有许多有世界意义的东西。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相传其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同时,孔子也是伟大的思想家(或者确切些说首先是伟大的思想家)。在此,我从三个方面谈谈他具有的有世界意义的思想。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论语·卫灵公》),已被世界公认为是基本的道德原则。

19世纪德国大哲学家费尔巴哈(公元1804—1872)在他的伦理学著作《幸福论》中指出:“中国的圣人孔夫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许多由人们思考出来的道德原理和训诫中,这个素朴的通俗的原理是最好的、最真实的,同时也是最明显而且最有说服力的,因为这个原理诉诸人心,因为它使自己对于幸福的追求服从良心的指示……是健全的、纯朴的、正直的、诚实的道德,是渗透到血和肉中的人的道德,而不是幻想的、伪善的、道貌岸然的道德。”还说:“一般地,道德与律例基于极其简单的基本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578、803页)

费尔巴哈把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称赞得这样伟大和崇高,在中国人的著作中——由于我读书少和孤陋寡闻——仿佛还没看到过。有人说,这是费尔巴哈把孔子思想资产阶级化了,而否认费尔巴哈的观点。我认为,这是我们长期奉行“阶级斗争”的观点和“阶级分析”做法的结果和表现,认为阶级社会里只有阶级性,而否认人类有某种共同和共通的东西。事实上,人类是有某种共同和共通的东西的。中国著名学者资中筠先生指出:“不能不承认人类共同的善恶是非,因为古今中外,大凡人类历史在前进时,一定有一个共同的伦理道德。”(2013年6月在加拿大谈“中国梦”)我赞同资先生的观点,认为她说的是对的。

马克思在创建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说过:“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自己,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1956年版,第36页)显然,马克思所说的和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相近或相同的意思,具有同等价值。

1989年,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干事泰雷博士在孔子诞辰2540年纪念会上讲:“如果思索一下孔子的思想对当今世界的意义,人们很快就会发现,人类社会的基本需要在过去2500多年里,其变化之小是令人惊奇的。不管我们取得进步也好,或者缺少进步也好,当今一个昌盛、成功的社会,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立足于孔子所确立和阐述的许多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是超越国界和超越时代的,它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属于过去并照耀着今天和未来。”这里所说孔子的许多价值观念,其中就包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参见《将孔子还原为孔夫子》,《光明日报》2013年10月6日)

和而不同

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论语·子路》),也非常值得注意。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和同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可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周代史伯提出:“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肢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先王聘后于异姓……择臣取谏工,而讲以多物,务和同也。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国语·郑语》)

晏婴在《晏子春秋》中不止一次地谈到“和”与“同”的区别。他指出:“‘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见《晏子春秋·外篇第七》)晏婴所说的臣和君的关系,左丘明明确为“献可替否” (参见《左传·昭公二十年》)。

孔子进而概括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他说:“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十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参见《论语·子路》、《孟子·滕文公上》)

史伯、晏婴、孔子构成了“和同观”的三个重要的历史环节,也是“和同观”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即:既继承又发展的三个阶段。

我国领导人经常谈到“和而不同”的思想。如总书记和国家主席习近平讲:“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国的基因”,“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转引自人民日报2014年5月20日第4版《“和”文化是中国人的血脉》,黑体为笔者加,下同)习近平经常谈到“和而不同”,十九大的报告他把“和而不同”纳入其中,在2018年4月10日博鳌论坛大会上又说“面向未来,我们兼容并蓄、和而不同”。十分明显,习近平把“和而不同”作为制定方针政策的一个重要思想和原则。这也是继承和弘扬古人所说的否认和反对和而不同“是乱天下”的道理。

前总理温家宝2003年在哈佛大学发表《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中,指出:中华民族历来酷爱和平。“和而不同”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偉大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侓,不同而又不彼此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用“和而不同”的观点观察、处理问题,不仅有利于我们善待友邦,也有利于国际社会化解矛盾。(参见2003年12月12日《人民日报》,黑体为笔者加)

前副总理钱其琛说:“和而不同”是古代哲学的一个亮点。千百年来,它被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所继承发扬光大。它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思想的哲学基础(参见2004年9月20日《报刊文摘》,黑体为笔者所加)。

中庸之道

孔子竭力提倡“中庸之道”。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他还举例说:尧告诉舜“上天的使命已落到你身上了,要好好地把握中庸之道(允执厥中),解决老百姓的贫穷和困难,否则,你的地位就要完结了。”(参见《论语·尧曰》)又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中庸·第六章》),孔子嫡孙子思在他所著《中庸》中几乎是开宗明义地提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历史事实表明孔子非常强调“中”“中庸”,反对“过犹不及”,即反对极端思想。“中”“中庸”作为道德是非常正确的。故宫中和殿正上方悬挂着“允执厥中”四个金黄大字,这表明古代皇帝也非常重视中庸思想。在过去很长的时期,我们“以阶级斗争为纲”,奉行“斗争哲学”,所谓“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我们有八亿人口,不斗行吗?”认定矛盾只有通过“斗争”才能解决,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接连不断地酿成一个又一个灾难。教训沉痛。我们应该坚决彻底地抛弃片面的“斗争哲学”,而大力提倡和实践中庸之道,从而让人们切实地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的“度”,“允执厥中”,注意恰当和适宜,方能有望做到诸事顺利和完满。

古代中国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不消说,《论语》在现代中国治国理政也是重要的参考书。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曲阜孔府考察。在参观孔子研究院时,他饶有兴趣地翻看桌上摆放的展示研究院研究成果的书籍和刊物,看到院长杨朝明主编的《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两本书时,他拿起来翻阅,说:“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他还说: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一定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因势利导,深化研究,使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挥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论语孔子思想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点点读《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