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民俗看文化自信
2018-08-06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的理性认识,意味着在新的历史机遇中我们需要更加清楚地认知我们的文化对人民幸福、社会进步、国家富强的重要价值。本刊已连续在“世纪论坛”栏目刊登十多位专家学者笔谈“文化自信”的文章,旨在通过各文化领域名家的真知灼见深入探讨文化自信对于指导和促进文化繁荣的深远意义,进而既显示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觉,又彰显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之路上的文化自强。
忌讳数字“四”的风习由来
今天谈文化自信,一方面是从中国目前所处的国际地位和未来发展的愿景出发,另一方面,国内虽然经济发展,其实很多人还不太自信,经常会“恶心”中国人,“恶心”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加以吹捧,全盘接受。有些现象大家是知道的,而有些已经悄悄融入一部分民众的行为之中。
比如说西洋基督教文化传进中国,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很多年轻人参与,这个不奇怪,大家知道这是西方基督教的,但是来自日本的东洋文化有它的隐蔽性。我举个最典型的例子,北京市公安局车管局在2011年公开宣布,根据车主需要取消带有数字“4”的车牌号,免得大家挑挑拣拣。当年,我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写了一个提案,对北京市公安局“轰了一炮”,建议公安部要求各地不要跟风,重视和研究本地的文化传统。
“4”和“死”,在日语发音中是相同的。日本人忌讳“4”,他们没有4号病房,没有4号病床。随着东洋日本文化的传入和影响,“哈日族”们首先通过港台媒介传入大陆,先在南方,然后到长江沿岸,然后再到北方,也就一二十年由南向北传传播,几乎已覆盖全国,并被一般群众误认为这是中华文化的传统。
其实,数字“4”在中国文化中是吉祥数,在民俗生活中有“事事如意”的谐音理解。我们的古钱币上带年号的铭文也大多铸为四字,如“乾元重宝”“康熙元宝”之类。我们的成语多为四个字。我们归纳时间以“四时”(春夏秋冬)表年岁,我们归纳空间以“四方”(东西南北)表完整。过年吃的汤圆有“四喜汤圆”,文人用的笔墨叫“文房四宝”。我们罗列事物,往往习惯以“4”来概括,比如“四大传说”“四大名著”“四大悲剧”“四大美女”等。“4”在中国象征着吉祥和完美。
政府主管部门不能因照顾部分群众的脆弱心理而丢弃中华文化的传统,在客观上去迎合外来的东西。在车牌号中取消“4”这种看似人性、实则媚俗的做法,却会在更大程度上伤害国人的心理,有损于我们民族文化的维护。当时我担心北京这样做了,全国各地效仿怎么得了。后来,人大提案委员会有同志给我打电话表示,这个提案内容已向公安部门反映。好在这件事没延伸到其他地方。
“除夕夜撞钟”并非中国民俗
还有一个现象,到现在还存在着。每年12月31日,现在还发展到大年的除夕,不少寺庙搞撞钟活动,说是除夕撞钟108下,能驱除108个烦恼。每到这个时候,一些不懂文化传统的群众就到庙里抢着去敲头钟,烧头香或听钟声,有的机构的领导也被请去参加。
其实,所谓的“除夕撞钟”是从日本传来的宗教民俗,传到我国的时间也只有三十几年,是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由苏州寒山寺首先引进的。日本明治维新后,取消了中国的夏历,采用罗马历,把1月1日作为新年,但是过年的方式仍沿袭旧历年的风俗,日本人在12月31日“除夕”,会吃荞面条、一家人围着电视看“红白歌合战”的表演,并到寺庙听钟声。
佛教经中土传到日本后,稍稍有点改造,就是在除夕之夜听钟声,到寺庙去撞钟。而中国恰恰相反,在古代除夕之夜绝对不能到寺庙去。为什么呢?佛教传入中国是在东汉时期,当时它传来找到了很好的切入点,就是丧葬习俗。汉朝人事死如事生,隆丧厚葬,对死亡的习俗特别重视,因此佛教选择丧葬习俗作为楔入的机缘。于是最初的佛教图像出现在随葬品上,如摇钱树、魂瓶之上。佛教与道教逐渐形成了自然分工,约定俗成,道教管延生,佛教管往生,道教是让人延年益寿,做活人的事;佛教做丧葬之事,跟死人相关,所以阴气较重。因此在明朝时的风水书在选址中提醒,“不宜居佛寺和神祠近侧……”就是说不宜居住在佛寺和神祠附近,因其与死相联,阴气较重。
中国人是怎么理解除夕的呢?除夕是旧历年的最后一天,是阴气最重的一个晚上,重到什么程度呢?月亮都看不见。以前南京的孩子说某事情办不到,就会说:“除非三十晚上出月亮”。意指这一天的晚上看不到月亮,事做不成。除夕的阴气重到这个程度,月光都没有,因此,中国人怎么会选一年中阴气最重的夜晚跑到阴气较重的寺庙里去听钟声呢?显然,这不是中国的传统年节风俗。由于对自己文化传统的淡忘,可能很多参与的群众还以为是搞“非遗”保护了,民俗传统复活了。
除夕之夜到庙里撞钟,是从苏州开始的,而最初的动因是为日本的旅游团服务的,让日本游客去撞钟或听钟,有在家过年的感觉。经媒体报道,除夕到寺庙撞钟活动渐渐被他地的寺庙所闻知,纷纷效仿,遂成风气。
在南京,曾经有寺庙搞过拍卖钟声的活动,第一响多少万,第二响多少万,108响依次递减,越来越便宜,最后一响200元。这对我国的传统节日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混淆和挤压,而且把金钱当作了参与的前提。在日本,我去考察过,除夕寺庙在不仅不收钱,和尚还给你鞠躬,他们站在庙门口,进来一个人作个揖,鞠个躬,钟边上也有和尚,你每敲一下钟就给你鞠躬,不收费。
当今来自西洋的基督教文化和来自东洋的日本文化已进入我们的节日生活,有的作为新的节日补充到岁时活动中,有的则渗透到我们传统的节日里,甚至被不少人误认为是自己的传统。除了“除夕撞钟”外,“祝福千纸鹤”“寺庙挂木牌祈愿”等做法,也都是出自日本文化的影响。
阴历、阳历中的文化问题
回到文化自信上来说,我认为文化是有三个层次的,这三个层次必须同时关注。一是文化成果,二是文化活动或叫文化过程,三是文化精神。文化成果比如遗迹,这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光这个还不够,还要看到文化的过程,它是怎么产生、怎么传承、怎么沿习的。有些成果是几千年来,甚至从原始文化时期开始积淀下来的,一直传承到今天。比如陶瓷的制作、彩陶图案绘制等等,今天依然震撼,这体现为代代相传的动态过程。文化创作的动态过程以及由此形成的一些风俗活动往往被人忽略。最后就是文化精神。文化成果主要是满足使用,但使用中间它经过美学的改造,哪怕是一个器皿,一个茶壶,一个茶杯,它注入了审美的概念之后,已上升到精神的高度,比如宇宙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被赋予之后,使得文化更具内涵。
要将这三个方面统一贯穿,整体把握。我举个例子,像农耕文化中的“二十四节气”,最近被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按照地球在黄道上位置划分的。黄道可以理解成地球围着太阳公转的轨道。“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農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上世纪50年代初,我国确定了中国的历法名称叫农历,沿袭至今,习惯上又叫作阴历。但实际上,农历与阴历是不同的,农历是阴阳合历。部分节气经更多文化因素的融入而发展为传统节日。例如,清明节就是出自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清明”两字,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说:“清明者,谓物生清净明洁。”每年的清明前后,正值阴历春分刚过,即将进入三月阳春之时。风和日丽、草长莺飞、万物复苏,一改冬季寒冷枯黄的景象,天地一片清净明洁。后人将祭祖、踏青等活动及寒食节并入其中,才使得清明由一个服务农耕的节气上升为一个重要的节日。
谈文化自信,对外讲,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到今天,文化没有钝化,仍继续对世界文明做出贡献,我们应该引以自豪。要继续走出去,扩大其传播空间,体现一个大国文化的存在和影响。对内讲,如何抓好文化教育,深刻认识和继承优秀文化传统,鼓励继续创造符合现代生活的新文化,从而砥砺我们不断前行和登攀,都值得我们好好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