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化学学科少教多学的阐述
2018-08-06张俊华
张俊华
摘要: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教学理解为:以教为基础,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这种教学关系使 “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生的自主性、独创性缺失,主体性被压抑。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 怎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潜能呢?实践证明,让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人,改变了以往外在性、被动性、依赖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才会有显著教学成果。 新课程实施以来,在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导向下,在民主、科学、开放的课程平台上,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要求下,课堂教学改革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我们欣喜地看到,在这个过程中出现、形成和构建了一种体现素质教育精神、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方式和课堂教学文化。
关键词:高中化学;少教多学;思考
少教多学作为一种教学思想,准确地概括出当代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其独特的优势越来越被广大教育者所青睐,成为教学改革者坚持不懈的追求。
一、少抢在前面“教”
老师,不忙,少“抢在前面”教;让着点,让学生先学。要实现教师的“少教”,必须有学生的“先学”。先教后学,教师往往把握不好“教什么”,“教多少”,低效耗時。教师要努力设计好预学单,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预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效课堂的成败。因此,必须有一系列措施来保证学生认真完成预学单。在这点上,我化学组李雪峰老师的做法值得学习。他通过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展示预学成果,不仅激励了学生认真完成预学单,同时也让学生“动”了起来,整个课堂显得生动活泼。
二、少面向集体“教”
传统教学中教师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的“一刀切”讲解,不能满足学生个体性和学习的基础性,只能说是“面向集体”,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只是苍白而空洞的口号。“少教多学”的课堂,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走近学生,实施个性化教学,进行面对面的引导和指正,才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推行“少教多学”教学实验以来,我很少独站讲台面向集体讲解,而重视个体性指导。无论是学生的先学环节,还是检测训练环节,我总走下讲台,走近学生,发现个体或者小组的学习障碍,给“走错路”和“迷了路”的学生说说悄悄话,为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学有所得,基本跟上学习进度。教师要努力设计好每一个问题,每句“台词”,每节课的板书。尤其是对我们化学老师而言,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使得表达更加准确精炼尤为重要。争取做到课堂上少讲、不讲废话,问题的提出切中要害,通俗易懂,板书整齐,布局合理。
三、少独占鳌头“教”
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宰着课堂,教师是“一言堂”式的“讲师”,“讲”似乎是教师的特权和专利。“少教多学”的课堂是民主的课堂,每个人都有讲的权利。我把“凡学生会讲的不讲”作为一条教学原则,实行“兵教兵”、“兵练兵”、“兵帮兵”、“兵强兵”,让更多的学生满足表现欲,过把“老师瘾”。通常我的做法是:一是选有实力的学生做小组长,让他有能力和责任教好小组成员;二是小组成员“一帮一”,成绩好的教成绩差的;三是有意让尖子生展示难度较大的学习内容,让他们在展示中示范,随机讲出来;四是问一问“谁想过把老师瘾”,让学会的学生走上讲台做小老师。这样给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少教”也不是越少讲越好,而是讲在关键处,力用在刀刃上。学生会的不教,学生不会的通过“互疑互探”解决,教师精讲,点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组织者、指挥者,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努力摘到苹果,尝到成功的喜悦。
四、少滔滔不绝“教”
不少教师讲起课来总是那样的情不自禁、滔滔不绝,一连串的四字成语、固定术语、很有气势的排比句,稍有间隔的疑问句,习惯性的“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把好端端的陈述句变成反问句。自己表现欲得到满足,自己很陶醉,学生很受累。我想,讲课不是讲故事、做报告。教师的“教”,应该是点拨、引导,语言简短,点到为止,形象逼真,画龙点睛,不仅要做到数量上的精炼,更是质量上的精彩。过长的讲解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不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甚至会有不少学生厌倦疲劳,昏昏欲睡。教师在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通过各种练习学懂、学会、学透各种知识。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不断领悟的过程。学生通过多次的基本练习,得到初步掌握;再通过拓宽,加深达到“举一反三”;然后通过变式训练,达到触类旁通。真正起到学者无心,教者有意,潜移默化的作用。
五、少单纯动口“教”
辅助性的教学手段会让教师“少教”,而课堂高效。在教学中,教师用语言讲解的同时,要更多的使用实物、模型、插图、挂图、音频、视频、板书、示范等手段来辅助教学。特别是尽量用现代化教学设施,以其生动、形象、直观的优势把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使学习内容浅显易懂,帮助学生更好的感悟和理解,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切不可仍然存在着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就可以“打天下”的习惯,对传统教学手段的定势认识,让现代化教学设施 “藏在深闺无人识”,使人痛心的闲置和浪费,而应积极主动去开发和利用,让课堂焕发现代气息。
实验表明,采取“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班级,学生表现出对学习浓厚的兴趣,学得积极、欢快、高质、高效。学生在知识理解的广度和深度、思维的敏捷和活跃方面,都大大地超过了对比班和平行班,同时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搜集和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以及质疑思辨的能力都有很大提高,很令人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