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研究性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2018-08-06赵东亮

魅力中国 2018年17期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整合构建

赵东亮

摘要:目前,研究性学习已引起我们的普遍关注和认同,并在许多地方开展起来。研究性学习只有同学科教学有效结合,才能找到自身存在的意义,显示出其固有的价值。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构建;整合;运用

研究性学习方式在学科教学中运用的基本目的,就是全面构筑学生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按照新课程的思想,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必须解决好以下几点:

一、围绕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搞好专题研究

基础教育新的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能力要求为目标,以主动性和实践性为特征,把教材的内容看作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载体。因此,在这种理念下知识本身的获得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获得知识及在获得的过程中开发出来的各种潜能。这就要求教师由教材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使用者。教师可以根据本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把教材当作课程资源的一部分,灵活地使用教材。这种新课程理念与研究性学习相一致的,学科教学必须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进行。

在高中阶段,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开展学科教学,必然要求教师敢于打破已有的知识序列,站在课程内容结构的高度去看待每一学年、每一阶段和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了目标以后,可以将每学年的目标转变为可供研究的主题,再把每一阶段的目标转变为在这个主题之下的若干子课题,這些子课题又可以分为若干二级子课题,这样就把原有的知识体系分解并重新组合为若干研究专题。

以语文学科为例,高一年级的语文课程目标是以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核心的。围绕这一核心目标,教师可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可以在教材之外开拓自己的教学资源,也可以与学生一起重构文选结构,还可以把学习阅读方法、语文在社会中的应用和一些综合性较强的专题也纳入师生的研究领域中来;高二年级的语文课程目标以文学鉴赏为主,教师可以时代为序,也可以空间为纲,进行一个时期、一个流派、一种体裁、一个作家的研究以及比较研究;高三阶段则适合开展那些带有思辨色彩的文化研究课题或者是以复习提高为主要目的研究性学习专题。

二、把握学科特点进行研究探讨

研究性学习的涉足领域是十分广泛的,大体上可以分为自然、社会、科技、文化几个部分,这些领域特点不同,因此探寻方法也不尽相同。这种差异性也表现在中学课程中,每个学科都有自身的特点,教师要善于利用本学科的特点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语文、历史学科当中都有很多争议问题,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调查分析,并进一步得出自己的结论,培养学生不唯上、不唯书、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物理、化学等学科中的实验是一种探索性活动,它不仅能为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供重要途径,而且有利于学生大胆进行想象和推测,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将验证性实验转化为探索性实验,将待验证的物理、化学规律看作是科学假说,然后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探索和实践中去。

三、要有效利用教材中的学习资源

(一)要利用好教材中已有的研究性课题

在一些学科中,教材编者为师生直接设计了许多研究性课题,如数学教材中的“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分期付款中的有关计算”,化学教材中的“调查本地区固体废弃物的主要品种和回收价值”,生物教材中的“调查媒体对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的报道”、“设计实验:观察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观察被子植物的花粉管”、“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收集并交流我国自然保护区的资源”、“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二)充分利用高中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自主探究的能力。这些材料与课文联系密切,同时也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息息相关,完全可以转化为研究性课题,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这些课题进行研究,从而完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

四、实施研究性学习要注意的具体问题

(一)切实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

研究性学习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必然会把研究性学习对教师的要求带入到学科课程中。首先,教师要做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者。研究性学习的本质是让学生主动探寻世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应以知识的传授代替学生的学习和探求体验。其次,教师应该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一方面,教师不能事事包办代替,应该放手让学生去做,哪怕是在实验过程中得出不正确的结论,对学生来说也是有意义的;另一方面,学生的探求活动应该有严谨的计划,在选题、分组、调查、查找资料等方面,教师要给予具体有效的指导。

(二)研究性题目设计应该既不脱离实际,又使学生力所能及

所谓“不脱离实际”,主要是指导研究性课题设计要注意对学科知识的涵盖面,既能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掌握探究式学习方法,又能基本涵盖本学科的基本知识。所谓“力所能及”,是指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确定其研究层次和要求,采取小组合作和个人独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尽量使课题的研究水平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并以此来带动学生的进步。

(三)强化师生的问题意识

研究性学习是以问题为载体,在这种学习中能否达到预期目标,与所确定的问题有密切关系,所以强化师生的问题意识非常重要。对于教师来讲,强化问题意识意味着教师要善于总结概括学科中的问题,把以知识体系为核心、以训练为主线的传统学科课程转变为以能力为核心、以主动探究为主线的问题情境;对于学生来讲,要从以回答问题为课堂主要活动内容转变为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学习主线,真正成为课堂主体。

(四)要统一考虑好课时与目标的管理

由于学生的活动难以控制,研究性学习与课程的整合在课时与课程目标管理上很难一步到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调整。

总之,要把研究性学习有效地开展起来,还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和探索,自己的粗浅认识请同行们指正。

猜你喜欢

研究性学习整合构建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类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讨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探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