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人本管理思想对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的启示

2018-08-06刘坤

魅力中国 2018年24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人本管理论语

摘要:《论语》这部经典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虽历经千年,仍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它强调的“仁”、“义”“礼”、“智”、“信”思想向来为人们所称颂。其人本管理思想对当前的国家和社会治理更是影响深远,对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也具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论语;人本管理;高校学生管理

The Enlightenment of Humanistic Management Ideology of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on the Manag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

Abstract: The classic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has a long history and profound knowledge. Although it has been for thousands of years, it still stands in the forest of world culture. Its emphasis on “benevolence”、”righteousness” 、”respect”、”intelligence” and “belief” have always been praised by people. Its humanistic management thought has 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the current state and social governance, and it also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current university student management in China.

Keywords: Analects; humanistic management; college student management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是孔子及其三千弟子智慧和实践的结晶。它结合社会现实,深入阐述了为人、为社会需要之人的价值观。有“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的贫富观,有“为政以德”的为政观,也有“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教育观,还有“言忠信,行笃敬”的道德观等。这些核心观念涵盖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各个方面。自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学”的建议起,之后历朝历代都将《论语》作为学子的必读经典,除了其可以为历代君王的统治提供理论支撑以外,更多地在于《论语》所具有的社会现实性和自我革新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论语》历千年沧桑而不衰是凭借自身内涵的强大。在2017年1月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提到要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的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领域[1]。而《论语》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着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不可替代性。因此,当前高校的学生管理,仍然需要从《论语》中汲取养分,从而推动高校学生管理方式方法的创新,促进高校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一、高校学生管理的首要理念:以人为本

学生是高校管理工作中的一大要素,学生在高校的学习和发展情况将会影响高校的办学水平及社会形象。因此,高校的学生管理活动理应以人为中心,即围绕学生进行[2]。然而,受管理学思想的影响,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3]。很多时候高校学生管理者往往会无意识地把学生当作管理的客体,通过制定繁杂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行为,忽略了学生的个性,结果反而导致了学生的不满以及管理效率的低下。分析其原因,不难得出两个方面的结论。一方面,高校学生大都是成年人,因此他们会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为人处事的标准,尤其是他们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内心不希望受到过多的制度性约束。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孔子说道:”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4]。另一方面,随着高校学生接受知识程度的不断深入,人文主义精神对其影响越来越大,学生们普遍具有强烈地被尊重的期望。所以,一味地通过僵化的条条框框去规范高校学生的行为,会导致管理的无效和混乱。

高校的管理是一种日常行为,更是一种文化艺术。在这一实践过程中,需要遵循多种理念和原则。例如要尊重师生,关爱师生,善于创新等。而这些原则和理念都是为了人,塑造人和发展人,促进高校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当前正值创新创业的深化期,亦是“双一流”建设的机遇期和关键期。把“以人为本”摆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首要位置,可以凸显学生对于学校发展的重要性,也可以突出高校对学生的重视。就当前高校发展的现实状况来看,科研和教学是高校的两大任务,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理论与实际脱节、高校学生管理方向感缺失、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性不足等现实性问题给我国高校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正确应对这些挑战,高校学生管理当更加重视“人本管理”的作用,坚持把学生作为高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积极的面对和解决问题,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生活中的各种压力[5]。关于人的重要性和主观能动性,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6] ,孔子还认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7]。这都说明了管理的主体和客体是人,因此,管理过程中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二、《论语》人本管理思想的内涵与高校学生管理

人本管理,首先要把人放在管理的第一位,要重视人的作用,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孔子基于社会生活实践,探索出了人本管理的理念、方式和方法,为几千年来的统治者们管理社会和人民提供了借鉴。而在当今社会,上到国家管理者,下到社会乃至学校的管理者,应充分发掘《论语》的深刻内涵,遵从并发展《论语》中的人本管理思想,尤其是对于培养一国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校来说更為重要。发掘《论语》中人本管理思想的内涵,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为政以德

德行是评价一个人优秀与否的首要条件,也是做好每件事情的基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8]”。“为政以德”不仅是管理者个人应具备的必要精神特质,更是管理者实施管理的出发点。由于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同为人,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行为导向性较强,因此,管理者的修养就显得很重要。同时,孔子也提出对民众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9]。因此,“为政以德”也是高校学生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要求。由此看来,高校学生人本管理的第一要务便是为政以德。

(二)仁者爱人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在《论语》中,有很多关于仁爱的讨论和观点,孔子还把“仁”融入到了政治、教育、军事等其它社会事务。在政治上,孔子反对苛政;教育方面,孔子认为要“有教无类”[10]。这些都说明了孔子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仁爱之心的教育家,也为后来的教育者和管理者们树立了榜样。关于何为仁者,孔子回答“爱人”[11]。“仁者爱人”,不仅仅是爱自己的亲眷,并且要有博大的胸襟,要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因此,对于高校学生管理者来说,人本管理就是要注重“爱人”。子曰:“仁者人也”[12] ,即仁就是人性的表现。那么作为高校学生管理者,人性必不可缺,生活在學校这个大环境中,就应该牢固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关于如何实践“仁”,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13]。为了提升高校的学生管理水平,更应做到这五点。关于对“仁”的态度,孔子也给出了答案,即“当仁不让于师”[14],这充分说明了“仁”的重要性。因此,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必须要把“仁”作为一项要素考虑,要将其作为实施人本管理的标准。

(三)诲人不倦

对于教导别人,子曰:“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15]”。孔子可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做同一件事,并且习以为常,这也为当前的高校学生人本管理工作提供了思路。由于学生事务的日趋复杂、压力渐大,而长期不变、缺乏弹性的坐班生活极易使高校管理人员情绪迷茫、厌烦,找不到自我价值,从而产生职业倦怠现象[16],结果给关乎学生切身利益的各个方面带来了困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宿舍环境建设,管理资源匮乏等问题。学生是学校一切管理活动的主体,对学生关注不间断,管理不倦怠是学生获得学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以人为本的管理还需要“诲人不倦,管理不倦”的精神和行动来予以保证。

(四)因材施教

不同的人向孔子请教“仁”的含义,孔子也相应地给出了不同的回答。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之讱[17]”,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18]”。现实生活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特点,针对其性格、爱好来授之以学,才能够使学生得到真正的发展。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状况,是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所以,因材施教也是人本管理的重要体现,即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来采取不同的管理途径、方式和方法。

三、《论语》人本管理思想对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的启示

(一)树立“为政以德”的德行观

一方面,对于高校学生管理者来说,其扮演着学生知识的传授者和思想引路人的重要角色,可以说学生发展的好坏与管理者自身的德行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另一方面,对于高校学生来说,作为学校管理活动的中心,他们也需要有高尚品德的教师和学生管理者来引导他们,最终使得他们学有所成。基于此,高校学生管理者应牢固树立“为政以德”的德行观,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身体素质,以崇高的德行为其他管理者和高校学生做好榜样,并适时用德来教化学生。当高校每个管理者都做到了“为政以德”时,整个高校都将会德行广布。

(二)高校管理者要明确自身与学生的关系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19]从这里可以明显地看出,孔子极为看重师生关系,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儿子一般对待。而作为当代高校的学生管理者,应明确自身与学生的关系,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样,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关爱学生的方方面面,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的学生管理者。例如,高校学生管理者可以利于课余时间组织交流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以新的角色加强对学生的认识和了解,明确学生的现实需要,并为这些需要的实现提供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同时,对于作为管理对象的学生,管理者也应保持谦恭,摒弃管理高于服务的理念[20],充分发挥“标杆”作用,并有意识地在学生群体中塑造“学生标杆”。基于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甚至于友谊,学生管理者才可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管理工作也才可能真正达到“卓有成效”。

(三)管理者要采取正确的管理方式

关于高校学生的管理方式,传统的管理者无非是通过惩戒性措施来制止学生的不良行为。但随着高校学生身心的发展,他们更希望得到科学的引导。因此,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充分重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在切实了解学生诉求的基础上,以学生的不同需要为基础点和突破口,进而探究适合不同类型学生的管理手段。同时,高校学生管理要对学生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必要时要发挥惩戒性教育的作用。例如,严格毕业条件的限制,增加学业任务量等。当然,还要及时总结学生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和经验措施,逐渐改变陈旧的管理模式,形成一套新的高校学生管理体系。除此之外,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高校学生管理者要善于利于现代信息技术。例如,通过微信朋友圈、QQ空间、抖音平台等社交软件,了解学生的特长,分析学生的心理,关注学生的成长。利用社交软件适时适度关心学生、赞美学生、激励学生,投其所好,学生也必定会做出自己的成绩。

(四)建立人本管理的激励体系

高校人本管理的激励体系,不仅包括高校学生管理者的激励体系,也包括高校学生的激励体系。一方面,学生管理的成效更多取决于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而高校管理者又是其中决定性因素。所以就需要更加重视高校学生管理者的精神需要,放宽学生管理工作的权限,例如可以把一些基础性管理事务的决定权下放。同时,要逐步在高校建立学生管理工作效果评比平台,通过评比不同学生管理者的工作,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营造一种踊跃争先的竞争环境。除此之外,要科学评价高校学生管理者的工作,对其工作给予应有的支持和保障。通过构建人本管理理念下的激励体系,消除职业倦怠带来的影响,提升高校学生管理者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做到“诲人不倦”。另一方面,学生群体是高校管理的中心,其思维和行为方式都会影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成效。因此,也需要在学生群体中建立激励体系,这一关键在于学生群体中的“领导者”以及非正式群体的作用。为此,要从思想上、行为上、生活上关注这部分“特殊”群体,以他们作为“第二重”榜样,自上而下形成一种“高校学生管理者人本管理激励体系——学生“领导者”人本管理激励体系——所有学生激励体系”的激励模式。

(五)建立监督反馈机制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涉及学生的基本生活,更会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学生管理工作进行监督。例如,首先可以了解是否在平时的工作中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具体体现于文件、宣传资料等方面。其次,可以对“以人为本”理念融入具体实践的情况进行监督。具体体现于相关工作开展的成效统计以及学生满意度的高低。市场经济中,商品质量的好坏取决于顾客的满意度。相应地,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也应当由学生自己来评价。所以,应及时地了解学生对于高校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结合现实需要,及时对管理理念和行为方式作出纠正,改善人本管理工作的质量,提升人本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新华社.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

2017-01-25/2018-2-20.http://www.gov.cn/zhengce/2017-01/25/content_5163472.htm

[2]高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以人为本”理念及其应用探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5).

[3]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4][15]《论语·述而》

[5]宁江.“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具体实施探讨[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6).

[6]姚世川.论语体认[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7][10][14]《论语·卫灵公》

[8][9]《论语·为政》

[11][17]《论语·颜渊》

[12]《中庸》

[13]《论语·阳货》

[16]黄玮,刘雪梅.地方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职业倦怠实证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08).

[18]《论语·雍也》

[19]《论语·先进》

[20]魏亚旭,李晓丹. 以人为本的高等学校学生管理邹议[J].科学经济导刊,2017(02).

作者简介:刘坤(1992-),男,陕西汉中人,广西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管理人本管理论语
煤矿企业人本管理模式下的职工培训教育创新研究
大数据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推进的促进作用分析
关于煤炭企业实施人本管理的思考
浅析高速公路系统职工福利体制
论人本管理的发展及实现路径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点点读《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