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品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2018-08-06郑静
郑静
摘要: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识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在思品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在初中思品课堂教学中究竟如何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呢?
关键词:初中思品;小组合作学习
一、巧妙创设合作情境,紧扣合作学习的主题,建构高效合作课堂
选择恰当的合作时机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重要环节。一般来说,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复杂的、综合性强的、难以判断解决的问题需要争辩、讨论质疑的时候,或者是答案不唯一时需要合作探究时,教师就要不失时机地抛出事先精心设计好的具有探究性、发散性、矛盾性、挑战性的探究主题——合作问题,将有利于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建构高效合作课堂。
在思品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设计导入新课时,应注重创设情境,增强情感色彩,营造合作学习的课堂情境,做到引人入胜,妙趣横生,使教材内容以新鲜、活泼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和促进学生接受新内容,因此,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要把握教材特点,通过图画、播放歌曲或以多媒体渲染课堂气氛,使学生学习情绪迅速达到最佳状态,并置身于特定情境之中,生动形象地体会内容与内涵。
二、营造积极互信、合作互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合作了学习的兴趣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会出现以下两种常见的情况:问题简单时,学生抢着参与,以致学习秩序混乱,此时,应教育学生学会“谦让”;当问题有难度时,即使有个别同学能回答,但受从众心理支配,也不敢开口,此时应鼓励学生学会“毛遂自荐”。只要做到了“谦让”和“毛遂自荐”的矛盾统一,就能很好地协调学生合作学习关系,小组合作学习才能有序而高效地进行。
实践证明,在积极互信、合作互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学生能潜移默化地形成合作探究意识,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发挥有效合作学习的功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与同桌互相说一说,可以你听我说或者我听你说,在互帮互助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们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提高课堂合作学习的实效
评价一定要有激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特别要重视个人评价和小组集体评价结合起来,更要注重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更多地关注学生们倾听、交流、团结协作情况。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喜欢教师用单一的标准来评价自己,不愿意老师把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方式。因此,教师应改变自己的评价观念,树立以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的发展为目标的新的评价观。一改过去的“一元”评价为“多元”全面评价的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可以把“自评、组员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多重评价方式结合起来,充分发展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教师在制订评价标准时应让每一个学生体会到只要自己在某一方面付出了努力,取得了成果,就会有成功的情感体验,就能够获得客观公正的评价。
四、开展有效倾听与合作交流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小组合作技能包括质疑、交流、倾听、讨论、整合等技能,教师在平常训练中有意识地对学生加强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交流与倾听的能力关系到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而倾听是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倾听也是一种学习。在开始合作时,同学之间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容纳别人的意见,不能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三听:一是认真听每个同学的发言,不插嘴;二是听出别人发言的要点,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三是听后需作思考,敢于提出见解,提高学生处理信息、反思评价的能力。在思品课堂教学中,我想方设法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尊重、保护、鼓励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我也会平等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并对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鼓励、引导、帮助,以促进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主动参与、积极发言、认真倾听与交流等良好合作习惯的养成。
需要指出的是学生在傾听的时候,要及时做好记录,记住别人发言的要点,想想他的解题思路和自己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谁的解题方法更好,并注意对其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善于思考别人的意见,不盲从,善于提问和质疑,学会共识和存疑,在大脑里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才能把问题解决得更好。比如在教学《关爱生命》一课时,我让学生进行了一次生命的体验:带领学生观察充满生机勃勃的校园,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池塘里游动的金鱼,空中飞翔的小鸟等等,让学生合作交流自己对生命的看法,培养学生在发表意见时养成倾听的好习惯。这样学生在看到倾听交流的过程中明白了“关爱生命,从我做起”的道理,既完善了知识结构,又促进了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五、贴近学生生活,准确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提高合作学习质量
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应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贴近学生的生活。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告诉我们:只有课堂教学活动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时,教学活动才是有效的。因此,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的问题,应充分考虑学生群体“最近发展区”,才能激发学生合作探究的欲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
合作讨论的问题应与学生的生活有密切关系,并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探究性,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有利于发挥小组共同体的创造性,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与认识。为了提高讨论质量,教师要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各组由一人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听,并且有自己的补充和见解,最后,还应将各自遇到的问题提供给全组成员讨论,对达成共识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分别归纳整理,准备发言。同时对学习的一些概念和结论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在合作讨论中会产生探究,摆明观点,说明道理。让学生通过对比讨论即可得出正确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