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18-08-06李丹

魅力中国 2018年16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研究信息技术

李丹

摘要: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特征包括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任务驱动就是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索问题、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保持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其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适用性很强,教学效果比较理想。本文内容就是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任务驱动法的教学经验总结,现与各位同行进行交流,共同提高。

关键词: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研究

高中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极富创造性且实践性强的学科,也是知识性和技能性结合紧密的基础学科。高中阶段由于升学的压力导致上机练习的时间有限,如果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难以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上机操作能力,这也违背了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有着“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正好可以满足信息技术课追求通过实际操作来实现教学任务的目的。那么,高中信息技术课应该如何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一、分工合作,张扬个性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这不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因此,我们需要选择能促进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学习、张扬学生个性的学习方法,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受到大家的青睐。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常以学习小组的形式来贯彻教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因素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然后把全班学生搭配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一般4至6人一组。并由各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位小组长。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本小组的学习任务。然后,各学习小组间要进行交流和互动。最后教师要进行精准的评价和引导。

小组合作学习要通过学生间的互相交流,来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充分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要使学生在融洽开放的学习氛围里,让每一位学生有交流和表现的机会,既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也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集体观念和合作精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相应的发展。

二、突出综合性和实践性

任务的设计是任务驱动教学法取得好的效果的前期条件,在任务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应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与学生水平相当的、具有形成性的和真实性的任务,让学生更容易形成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要使任务驱动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设计好任务的内容。在设计学习任务时,要使学習的任务具有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的特点,让各个层次的学生的头脑都能动起来,使所设计的任务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学效果的实现。任务驱动教学法既要反映与运用能反应教师的教学设计思想,同时也是学生完成课程的重要学习方式。

三、团结互助,共同提高

合作学习是一种为了促进学习、共同探讨,由部分或全体学生协作完成某个给定的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个人学习的成功与他人的帮助和支持密不可分,学习者之间以融洽的关系,以及相互合作的态度,共享信息和资源,共同负担学习责任,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加快学生间情感的联系和凝聚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健康情感的培养和形成。

合作学习是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进行合作互助学习的一切相关行为。合作学习主张将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为各个任务,学习者以小组的形式一起进行学习,各自担当一定的角色,共同完成某一任务或解决某一问题。在合作学习中,学习者借助他人的帮助,实现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共享学习资源和学习成果,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体现了信息社会环境下人们学习、工作所必需的协作精神。将合作学习引入信息技术教学,不仅是一种方法的探索,同时也是一种现代教育观念的实践。

小组合作学习避免了班级集体教学中,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得不到充分的参与而被动学习的状况,赋予全体学生远比传统课堂教学中多得多的参与学习的机会和权利。每个学生都能选择符合自己感兴趣的任务,并在学习小组中承担一部分任务,随着学习的深入,参与程度的提高,自身的潜能得到发挥,获得了新知识,提高了研究、创新能力。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基础较差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目睹基础好同学所做的示范;同时,每一个学生也得到不同学生的思维启发,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具体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因而就有更大的动力去积极参与学习。

三、挖掘资源,促进落实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中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需要教师广泛挖掘教学资源:如教师、学生、学案以及更重要的数字化资源库等。合作学习需要借助一定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数字化学习资源是指已经数字化、且在多媒体计算机或网络上能运行的多媒体材料。教师利用校园网,使用各种网页制作工具建立自己的网上教学系统和资源库,并根据课堂教学的学习内容,创设良好的信息资源环境,在其中存放数字化学习资源。资源既包括网上下载后整理的各种网上信息,也包括自己编制的图、文字资料、声音、动画、影像等媒体信息,而且为学生提供查阅的便利,让学生在浩瀚的数字化资源中自主选择,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信息资源的丰富性和共享性,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初步形成,使得学习者从单调、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

四、恰当评价,巩固成果

教师评价要以激励为主。对完成任务突出的学生应及时给予表扬或奖励,以增强其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对完成任务较差的学生,应激励他们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积极完成任务,并及时表扬他们的点滴进步,树立其学习信心。

高中学生面临各种考试尤其高考的重压,在各学科的题海战术下许多学生厌倦学习,甚至对学习和考试产生畏惧心理,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都不高的现象。采取任务驱动法实施信息技术教学,能够让学生耳目一新,不但能够提高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也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原来可以很快乐。因此,在运用任务驱动法实施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时,教师要发挥引导和启发作用,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学生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李敏.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5(01)

[2]赵丹萍.“任务驱动”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2)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教学研究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