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地方县级教师培训机构面临的困境和策略
2018-08-06赵世华王阳曹传涛许桥王沙沙任真真
赵世华 王阳 曹传涛 许桥 王沙沙 任真真
摘要:当前我国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一般称作教师进修学校,它是县级基层中小学教师进行研修的机构,研修根本在于教育教学研究。多年来,县级培训学校为提高基层教师队伍素质和基础教育质量发挥了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对农村的基层教育发展更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的县级教师培训学校在发展上遇到了一些困境,现针对该发展困境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教师培训;进修学校;教学研究;教育资源
当前我国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一般称作教师进修学校。教师进修学校肩负着指导中小学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和开展教改实验的任务,为提高基层教师队伍素质和基础教育质量发挥了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对农村的基层教育发展更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故培训学校的建设应该是展现县级教育水平的重要窗口,也是衡量县级教育发达程度的标志。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县级进修学校从此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加强教师培训机构的内在建设,如何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便成了培训机构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1]。进入“十二五”,教育部出台了相关文件积极推进教师教育工作,把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抓手。作为教师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教师进修学校为主体的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对县域内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建设水平和发展状况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兴衰息息相关[2]。然而,目前的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发展滞后,存在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难题。现就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发挥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培训责任和发展目标,以及今后可能的发展模式进行探索和研究。
一、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所面临的困境
(一)办学硬件
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办学经费不足,导致了机构的硬件发展。个别教师培训学校没有多功能报告厅,很少邀请知名专家前来讲学交流。电脑、网络、图书、校舍等硬件建设也远远滞后,无法跟当地的重点中学、小学的硬件建设相媲美。
(二)办学软件
基于办学硬件的不足,必然导致办学软件的落后。最主要的软件是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于提高。在相对不足的办学硬件中,很难留得住人才,也很难招进来高职称、高学历的人才。调查显示,许多教师进修学校没有博士学位的教师,硕士学位也很少,而在现有的教师队伍中,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省级骨干教师的比例更低。经费不足的情况下,也很难派出教师参与各种交流会议和培训教育,于是便产生了严重的恶性循环,处于“人才进不来、培训出不去”的故步自封的状态。
(三)办学定位
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在完成了小学教师学历补偿教育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也有一些培训机构为了实现多元发展,大量招收全日制班、艺术类班、高考补习班等各类培训班,渐渐丧失了多年的办学传统专业,导致教师进修学校的办学定位模糊[3]。
(四)培训模式
目前,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对教师的培训方式较为单一,还是停留在课堂上的讲授方法,而那些更容易被受训教师接受的情境模拟、互动体验等更具实践性特征的上课方式还是比较少见的。不可否认传统教学方法对于宏观课程的理论灌输是比较实用的,但是对于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实际课堂教学能力和现场应变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这就是参与培训的教师缺乏培训积极性的主要原因。至于考核模式也是比较枯燥,缺乏充满机动性和乐趣性的考核机制,往往是死记硬背的卷面答题,是否真的参加培训无所谓,只有考试时间才是全勤。
(五)培训内容
中小学教师的理论培训内容较多的是枯燥无味的系统性、陈旧性理论知识,缺乏实用性和趣味性,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可操作性。培训结束后,给与教师印象最深的就是空洞和乏味,这也是培训教师缺乏参与积极性的原因之一。
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设意见
(一)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学校硬件设施
加大县级财政拨款力度,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或高等院校资源,加强学校各项硬件条件设施,如图书馆、微格教室、学术报告厅等建设。通过社会资源的宣传、帮扶、合作来提升县级培训机构在本区域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科研能力
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大对教师的培训经费,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进修机会,支持教师走出去进行“充电”。加大力度引进高学历、高職称人才,带动学科发展和科研能力提升。制定相关政策文件支持教师做科研,并奖励获批科研经费的教师,坚定不移地走以科研带动经费,以经费促学科发展,以学科带动科研的良性循环道路。坚决抵制只管立项申请,不管项目实施的现象,注重对科研成果的监管。制定一系列人才计划,做到对人才的“用的好,留得住”,吸引更多的人才聚集,通过诸如建立名师工作室、选拔培养骨干教师、举办教学思想与方法研讨会、开展教改项目研究等多种方式积极主动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和教师个人的发展[4]。
(三)探索与高校资源共享的合作运行机制
积极探索县级教育培训机构与高校资源共享的联合办学道路。高校拥有高学历、高职称的科研人员,可以充当培训机构强有力的师资队伍,没有高水平的培训师资,就没有高品质的教师培训。不仅如此,进修学校要继续提升自己的办学品位,就应该依托高校的强势的教育资源,提高培训的权威性。通过与当地高校紧密合作,既联系高校又联系中小学,既引进高校的人力资源和远程教育资源,又能拓展培训空间,积极为社会服务。积极寻求社会企业资源,实现校企合作,在合作中发展自己,同时也会在区域中产生良好的办学效益和巨大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陈光春. 县级教师培训机构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7, 24 (9): 104-107
[2]苗培周, 胡秀丽. 县级教师培训机构面临的发展困境及其对策建议[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11, 27 (6): 42-46
[3]刘明远. 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J].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7, (2): 27-30
[4]赵明仁. 西北地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4, (11): 27-30
项目资助:河南省教育厅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重点项目(2017-JSJYZD-041).
作者简介:赵世华(1979年8月--),男,河南新乡人,博士后,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