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传谣、造谣的危害

2018-08-06王捷

魅力中国 2018年20期
关键词:话语权微博谣言

摘要:随着时代发展,微信、微博等自媒体目前在全国网络环境风生水起,因其低门槛、少成本、快速、简单的发行方法,受到广大网络用户的青睐。人人都可成为记者,人人皆是编辑,自媒体作为时下的“快消品”产物,理应肩负起应有的责任,不过事与愿违,各种谣言的传播让自媒体成为了造谣生事的原发中心。笔者以新闻传播学为基础,结合几年来自媒体上出现的谣言进行深入分析,希望能有所共鸣。

关键词:谣言;微博;自媒体;话语权

早在2007年,微博引入中国,随之迅速发展。据大数据统计,中国大陆的微博用户每天公开发布的信息量几乎在2亿条以上,伴随着微博在加快信息传播速度、提升公民话语权的同时,随之而产生的谣言却令传播信息的公信度大打折扣:从著名笑星潘长江无辜“被去世”,到日本地震之后的抢盐风波,再到著名主持人柴静的“被失踪”,诸多耸人听闻的谣言在网上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快速传播,声势是浩大的,危害也是巨大的,甚至能引起全社会的反感和动荡,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以微博为代表,分析自媒体上的谣言,首先要对“谣言”一词要有一个明确的解析。什么是“谣言”?西方新闻传播学者对于谣言的研究起步甚早,对于谣言概念的解析也各有所长。曾有新闻学者对谣言做出界定,谣言是极具缺乏具体事实以证实其准确性的,谣言也是缺乏事实依据,或者是未经证实、大众难以辨析真伪的言论,谣言在全社会中出现并广泛流传,未经官方部门公开证实或者已经被相关部门所辟谣的舆论。我国新闻传播学者对谣言也有自己的看法,那就是一种以公开或非公开渠道传播,让公众广泛感兴趣的口头传播或舆论,对社会上已经产生的某件事,经广泛传递,却缺乏依据,不经过经证实的解释或理论。

从中西两地对谣言的定义可以看出,无论是新闻传播学起步较早的西方,或者是相对较晚的国内,都将谣言的概念具有相同的观点,就是“没有经过证实”。自媒体同样如此,脱离不了干系。因为谣言的发源地及传播渠道都是在自媒体上进行,自媒体谣言也可称之为在网络这一特定的环境下,用户通过微信、微博等方式进行传播,使广大用户充分感兴趣的事物、事件,并没有经过准确证实的依据。依据上述关于自媒体谣言的诠释,结合近年来广泛流传的谣言,笔者认为谣言可分为想象型、捏造型等等。想象型指的就是广大网络用户仅仅依据网络上的某些图片、文字、視频或链接进行凭空想象,从而造谣生事;捏造型的谣言比较荒谬,大部分是以一些日常生活的面貌发声,实则极度缺乏科学依据,毫无事实依据可言。比如“喝车里的瓶装水会导致各种癌症”,“取款时如果遇到劫匪,可倒序输进ATM机自动报警”等等看似实用的小常识,最后都被证明其实是谣言。还有一种类型的谣言是移花接木型。此类谣言大多是利用图片、文字造谣传谣。此类谣言追根溯源,皆是自媒体的微信、微博等代表成为了谣言的产生于制造中心,并且此类谣言都有着传播迅速、扩散广泛的网络特点。

谣言的威力不仅仅局限于现在,早在古代,就有“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的明确指示,随着互联网以及多种社交媒体的迅速兴起,一些“害群之马”借助于自媒体的广泛传播力,把谣言制造成一个个超级病菌,产生了巨大无比的破坏力和深远的影响力,对社会的危害难以估计。当前时期,随着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现在的新闻传播早已不像以前简单的从传播媒介单独面向受众的简单程序,尤其是微信、微博等新兴传播自媒体的很空出世,更是让广大受众变成了人人皆是新闻发言人的时代。现在,随着自媒体信息发布的简单、有效,每一个网络用户都是受众的同时,也可以成为传播者,网络的迅速发展让二者之间的界限越来越边缘化。正因如此,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作为传播信息的相关部门和人员难以做到真正的“一清二白”,对新闻传播的控制力也在逐渐下降。自媒体的一大特性就是面向所有人传播,这就急需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介传播的新闻和信息要真正做到面面俱到、与时俱进、准确无误,抛弃成本不谈,一个新闻媒介的公信力与传播力在此关键的“节骨眼”上得以具体体现,不应给造谣生事者任何喘息之机,不应该给造谣者营造舒润的土壤,为谣言产生创造必备条件,这样,我们的网络空间才能净化、透明,不被“黑化”。

微信、微博等自媒体的“碎片化”特性现在也加剧了谣言的传播速度。从传播内容上分析,网络时代的迅速兴起,使得人们更加倾向于接受简单、明确的信息传播方式,而微信、微博等自媒体的出现便正是广泛迎合了大家的这种嗜好。自媒体弱化了以往新闻媒介严谨的传播方式,微信、微薄呈现出碎片化的文本形式,让广大受众更加易于接受,只要在网络上花费几分钟,轻松注册为用户,就可以随时、随地享受上网冲浪的便捷,发表信息的内容,可以一段话也可以是一句话,为了把一件事完整清除的传递出去,有时一条微信、微博不足以完成使命,用户需要连续发布多条自媒体,这就造成了网络内容出现碎片化这种现象,也充分决定了网络用户平时只能看到事情表面现象的特质。普通群众面对零零散散的信息时,缺乏相应的信息选择和判断能力,为自媒体造谣生事者创造了便利条件,极易被谣言所欺骗和利用。

结语:

凭借微信、微博等自媒体的平民化特点,以一场直播的方式将某一事件展现在广大受众面前,广大受众理应透过表面看本质,分析其是否是真实的,可信的,具备辨析谣言和事实真相的能力,方才不会成为造谣生事的下一个传播者。

作者简介:王捷,男,1985年6月出生,长春广播电视台长春新闻综合广播记者。

猜你喜欢

话语权微博谣言
传统媒体所办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分析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话语权是一种暴力
不信谣言 科学防“疫”
你被养生谣言忽悠过吗?
谣言π=4!
陈年凡客创始人
争衡·重塑·掌控
事实与流言的博弈
重大突发事件中微博之力不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