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文化管理中的实践与思考

2018-08-06杨洪珠

魅力中国 2018年24期
关键词:文化管理企业

杨洪珠

摘要:文化管理是新时代企业管理的发展与变革。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广大员工不再为生存而忙碌,他们的需求已从物质攀升到精神。文化管理正是为适应这种状况而产生的一种管理模式。它强调以“人”为本,以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为前提,实行柔性管理,调动人的内动力,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企业文化;管理

一、文化管理以德治为基础

历代的“仁政”刚柔相济,中和之美,体现管理的较高境界。因此,企业文化管理应在以硬性约束行为的基础上,不断地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向更高层次发展,以实现个人行为由他律转向自律。

以德为先。好的品德是为政、做人、干事的根本,“德之于个人,是个人品德;之于家庭,是家庭之美德;之于职业,是职业道德;之于社会,是社会公德”。培养员工良好的“德性”,能提升和保证员工思想觉悟和道德境界。反之则会导致人心涣散,问题频发,效益下降。

以心治心。用真情去做工作,用真心对待员工群众,才能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开展道德感召,法规教育,使其自然接受规范和约束,自动按照指导进行自我管理和控制,自觉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从而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

二、文化管理以和融为方式

培养企业整体意识与企业团队精神是企业文化管理的实质。儒家学说中“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以维护社会稳定和群体和谐为宗旨,自觉把个人融入群体之中,保持整体的和谐与稳定。这充分说明了以“和为贵”的价值观在培养企业整体意识与团队精神过程中的作用。要达到内外团结关系和谐共融,员工主动维护企业利益和荣誉的目的,必须通过以“和为贵”价值观培育为前提的措施,塑造团队精神,激励群体意识,构筑员工与企业命运共同体,产生向心力和凝聚力。

1、培养员工团体协作精神。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结合成“共同体”,企业内部和谐、融洽及共识于一体的群体关系,在企业文化的浓厚氛围中,员工自然而发的责任感、使命感和事业心。这一点对于我们从事高危行业,承载着社会和谐稳定的责任尤其重要。如果不能建立和谐的团队意识,那么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将会波及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2、鼓励员工全身心投入工作。通过建立人才选拔培养机制、班组竞优机制、创先争优机制等,激励调动员工为实现目标戮力同心,明确企业的目标即是自己的发展前景,明确安全是保障自己,生产是供养自己,质量是成全自己,只要自己努力工作就会有好的收获和前途,進而激发他们的劳动创造和创新热情,最终实现企业目标与员工实惠的“双赢”。

3、确立员工的主人翁地位。真正的融为一体就是能够换位思考,管理者站在员工的立场想员工的事,员工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操管理的心。要让员工参与进企业的管理和决策;开展意见征询,使干群相亲相融,都能以“我是主人,我有责任”的姿态投入到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和谐稳定、党的建设、文化建设等项工作中来,亲手开创自己的明天。

三、文化管理以人本为原则

人本管理是企业文化管理的核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古人早已道出人心向背和人才归离的真谛。现代企业更强调“得人之道”和“用人之道”。因此,按照人本管理的思想来开展各项工作,必须要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尊重员工独立的个性和人格。

1、建立尊重和信任

尊重和信任是人的基本需求。只有尊重和信任员工,员工才能尊重和信任企业,变被动为主动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有了尊重和信任的基础,再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去维护员工利益,让员工真正体会到归属和依靠,这时员工就会主动把自己的一切与企业结合在一起,把自己的热情倾注到工作中来。

2、善于倾听和沟通

伴随着员工的认同,对情感的需求将日趋浓烈,这时良好的沟通机制作用就凸显出来。建立高效沟通机制,首先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其次根据不同的信息发送和接受状况,运用各种方式,加强与员工的有效沟通。沟通的实质是传递和理解,是共享,而非谈判或说服。所以管理者最基本的要善于倾听,耐心倾听,从了解员工的真实需求开始,惟有如此,才能有的放矢,百发百中,实现高效管理。

3、完善公开和民主

当前员工更多的是把工作当成对生活方式的一种选择,而非仅仅作为谋生的手段。员工希望从组织中获得更大的自主权,更多的知情权,和话语权,希望参与决策,管理等。公平、公开的信息共享,科学、公正的民主管理,是满足这一需求的重要途径。

4、不断的学习和拓展

目前,员工对获得学习提高机会的需求已经逐渐超过对薪酬的需求程度。因此,企业必须成为能够为员工提供系统、持续的学习培训的“加油站”,通过为不同层次的员工提供不同层次的培训,因材施教,让所有员工都能获得成长,持续成长,从而促进企业的长治久安和基业长青。

四、文化管理以廉洁为保障

企业管理者在企业活动中处于中枢地位,直接体现了企业文化的形象和特征。企业管理者的个人魅力也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行为应当充分体现企业文化管理的内涵。这就要求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做到:

1、端正“官”念。时刻牢记“位为民正,权为民用,利为民谋,欲为民节”的“官”念。切不可滥用权力,损公肥私。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厉,发扬民主,广开言路,自觉接受党组织监督,员工监督,法律监督和舆论监督,务必摒弃“家长”作风。

2、率先垂范。企业经营者的威望,不是靠上级封出来的官威,不是靠手中的权力压出来的权威,而应靠自己的言行,靠人格的力量,靠自身的良好形象树立起来的。作为管理者,不仅要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和高超的经营管理水平,还要有廉洁勤政的高尚品德,一身正气的人格魅力。

3、廉洁自律。 “不仁之事不为,不义之财不要,不法之事不干”,耐得住艰苦,顶得住诱惑。在工作上照章办事,不徇私情,在经济上克勤克俭,不占不贪,在生活作风上正派检点,不逾正轨。“慎权、慎欲、慎微、慎独”经受住考验。

总之,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要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靠单一管理是难以发挥管理的最佳效率的,需要采用文化管理手段,将受压抑的人性解放出来,使制度不再窒息活力。

猜你喜欢

文化管理企业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2018上海企业100强
谁远谁近?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