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莫将“穷游”做“乞游”

2018-08-06唐宋

魅力中国 2018年24期
关键词:游者穷游救助站

唐宋

《孟子·尽心上》上说道,“穷则独善其身”意思是“君子就算不得志,也要洁身自好”即“不得志,修身见于世”。1月31日《北京青年报》报道称,27岁的甘肃小伙子孙永(化名),号称“穷游者”。在近4年时间内,在全国各地一共被救助过234次。孙永(化名)的经历引发了众多网友热议,有网友提出,这样的行为浪费了社会救助资源。

据媒体采访说,孙永(化名)每次出去游玩花掉自己的钱后,就去救助站寻求救助。所以媒体们将孙永(化名)定义为“穷游者”,这一举动,引发了真正“穷游”一族的不满,“穷游”一族认为,穷游是一方面是一边赚钱一边旅行,在劳动中获得经验,体验乐趣,一方面在自己在能力范围内精打细算,缩节开支进行旅游,而像孙永(化名)这种旅行不赚钱,没钱了就坐等救助的行为,可是称为“流浪汉”而不是“穷游者”。如果这只是一两次偶尔的行为,大家针对这种个人行为大肆发表言论,可在四年多的时间里,孙永(化名)在全国一共被救助了234次,这样的频率未免也太高了。诚然,也有网友称这种被救助的行为是符合国务院《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中关于“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和救急难”的规定,可是,年富力强的孙永(化名)和那些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不一样,他完全可以去努力工作,自食其力。

被媒体曝光后,孙永(化名)在接受救助后仍固执地表示要继续坚持穷游。这种在穷时无法學会独善其身,反而利用法律的空子去享受不应该去得到的救助,挤占社会公共资源,让真正需要得到救助的人们无法享受应得的福利,他这种占据本没必要支出的社会资源去完成自己的旅程,反过来还自以为是所谓孤行壮举的行为,将一场惹人钦佩的“穷游”演化成令人厌弃的“乞游”。

无论是旅游还是穷游,都是丰富人们内心世界的重要形式,旅途中,我认为如果完全依靠自己去体验不同地方的特色,一定比寻求救助站帮助会更加有趣。穷游的性质就是比平常的旅游要苦,在苦中作乐中不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孙永(化名)作为一个年轻人,有着穷游的胆识,如果放弃对别人的依赖的,尝试去改变,一定会有前所未有的收获。同时,历经了数年的穷游,也累积了许多经验,丰富了人生的阅历,在一段时间后结束穷游,开始新的生活,找份安稳的工作,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穷游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倡导节俭旅行的精神。通过自己的努力节约每一分钱,花最少的钱完成自己的旅行才是真正的穷游。一个穷游者,如果不顾“穷游”的真正意义,对自己的行为不加以约束,不顾自己对于“穷游”群体造成的不良影响,执意将“穷游”变“乞游”,只会收到更多的讨伐与谩骂。而如果能够坚守那一份精神与乐趣,穷游者的人生将染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穷游者队伍也因每个个体的各自光亮而变得强大。新一代的精神品质终究能成为时代的光辉。

猜你喜欢

游者穷游救助站
菩萨蛮·游鸡公山
林泉幽致
短镜头
晋祠
大学生穷游行为研究
无刺刺猬受到救助站悉心照料
缤纷六月
救助站
穷游不能“穷”尊严
培根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