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用拳头的硬汉名探

2018-08-06张星云

三联生活周刊 2018年30期
关键词:私家侦探麦克唐纳钱德勒

张星云

在美国硬汉派三大名探中,罗斯·麦克唐纳笔下的卢·阿彻不用枪不用拳头,既不逞强好胜也并非睿智机警,他更像是名内敛的记者,询问并倾听着世界的一举一动。

罗斯· 麦克唐纳

三年前我刚到周刊,写社会新闻,虐童案、撞车案、养老院火灾、游轮沉船、公交纵火。

那是周刊培養新记者的一种传统,我们既可以去四、五线城市看到真正的中国,还可以训练现场采访突破能力。尤其对于当时那个刚从巴黎留学完回到北京的我来说,每每写下的都是动了情的文字。

就是在那段时间,朋友送了我一本罗斯·麦克唐纳(Ross MacDonald)写的《蓝锤》,我第一次接触美国硬汉派小说。

我发现麦克唐纳的硬汉派小说简直就是一部社会新闻记者的采访手记。小说主人公卢·阿彻(Lew Archer)是名私家侦探,受人委托来到一座并不熟悉的无名小镇寻找一幅失踪的名画,画作据说出自著名画家钱德里之手,可钱德里25年前就失踪了。为了寻找线索,卢·阿彻走访了所有曾经与钱德里有关的人。

小说里充斥着大段的“采访”对话。他的谈话往往以问句结尾,主题也不仅围绕着线索钱德里,更试图去了解事件表象背后的深层原因。他“采访”到的几乎所有人都充斥着谎言,而卢·阿彻则耐心地与他们反复谈话,用不同方式收集信息。

麦克唐纳小说里最有魅力的元素,就是通过大量心理描写来表现“采访对象”矛盾。卢·阿彻在与对方交谈时,会观察对方的表情或动作细节,并做出主观的判断,对对方的心理做出解读。比如:“她不带任何情感地笑了。”“他做出哈哈大笑的样子,却只发出一声尖尖的干笑。”“她硬生生把话咽了回去,我都能听到她牙齿咬得咯吱直响。”“在高速公路沉闷的噪声衬托下,她的沉默听起来像孤独本身一样无助。”

谁知在卢·阿彻的调查过程中,钱德里的画商相继横死。故事在调查第三天夜晚达到高潮,卢·阿彻与调查对象彻底摊牌,将自己的判断直接告诉了他认为的嫌疑人,“像块旧海绵吸了水一样,他/她把我的画外之音听了进去,脸色变得凝重起来”。这引发了对方身份的接连翻转,最终破案。一部看似“常规套路”的侦探小说,却在麦克唐纳冷静的心理描写下,看得人心潮澎湃。

后来我陆续读了一些美国硬汉派的小说,发现麦克唐纳确实是个另类。作为美国硬汉派“三巨头”之一,麦克唐纳在中国的名气也远不如达希尔·哈密特和雷蒙德·钱德勒响亮。

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随后陷入大萧条,名流、律师乃至执法当局也与黑社会同流合污,道德和法律趋于崩溃,硬汉派小说(Hard-boiled)由此发展而来,小说中的私家侦探们在恶劣的环境中为社会伸张正义,又多少带有一种愤世嫉俗的心态。加之后来好莱坞改编电影的推波助澜,硬汉派小说在美国成为潮流。

硬汉派的开宗鼻祖达希尔·哈密特(Dashiell Hammett)13岁中断学业,做过各种各样底层工作,也做过私家侦探,后来开始写小说,是个真正从社会底层中脱胎出来的乱世英豪。他笔下的私人侦探萨姆·斯佩德生活在旧金山,草莽冷酷,随身带枪,但他循线查案为的不是正义,而是生存。哈密特把他从现实中体味到的种种悉数写进了他的小说。

第二位宗师雷蒙德·钱德勒(Raymond Chandler)上过战场,当过石油公司总裁,酗酒,他的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名声远传欧洲。钱德勒写出的菲利普·马洛有着穷街陋巷中的骑士精神,让硬汉派有了空前的美感。

而麦克唐纳则算得上高学历推理作家。生于加州的他4岁时父亲离家出走,母亲带着他背井离乡去了加拿大。他后来住过孤儿院,也寄宿过其他家庭,流离失所让他喜欢上了读书。1940年他申请到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生奖学金,师从诗人奥登研究19世纪英国诗歌,1951年攻得博士学位并在密歇根大学任教。在读书期间,他娶了高中同学玛格丽特为妻。妻子先他成为神秘惊悚小说家,受到妻子的启蒙,麦克唐纳开始推理小说的写作。

他笔下的私家侦探卢·阿彻并没有前两位名探萨姆·斯佩德和菲利普·马洛的逞强好胜或睿智机警。卢·阿彻不用枪,不打人,不无时无刻展示自己的个性,他更像是位内敛的记者,借着他的提问,其他人才能把自己的故事说出口。他也是位冷静理智的倾听者,他倾听别人的故事,然后将它们在自己这里拼合,互相填补对方故事的空白。

1955年,麦克唐纳和妻子玛格丽特都处在创作巅峰。玛格丽特的《野兽逼近》获得了爱伦·坡奖,次年她当选美国推理小说协会会长。同一年,麦克唐纳也已经出了好几本书,有了自己熟悉的出版社和写作圈子,同时还为好莱坞的制片人们改写剧本。一家人在加州的家里,房子两头各一间书房,一人早上写,一人下午写,两人纵情写作,却忽略了对他们女儿琳达的照顾。

也正是在那一年,麦克唐纳为16岁的琳达买了辆二手福特车。孤独的琳达一人喝光了两瓶酒,开着车出门撞上三个行人,一名13岁男孩当场死亡。琳达现场逃逸,随后精神崩溃被送进了精神病院,“著名侦探作家”的女儿撞车逃逸的故事成了当地的大新闻。最后法庭因为琳达年纪太轻,判她缓刑,没有坐牢。争议判决曾使麦克唐纳因焦虑试图自杀,后来开始接受心理治疗。

这次治疗让他获得了很多对人性和精神分析的洞见,随后他写就《灾难预言者》。“卢·阿彻在《灾难预言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此以后,他不再执着于追捕罪犯,而是去了解他们。他更代表了一个关注人性的人,而不只是要惩之以法的侦探。”麦克唐纳后来写道,“这部小说标志着我与钱德勒传统的一个彻底决裂……我开始有了自己对犯罪始末和生活悲哀的独特理解。”

几年以后,已经进了大学的琳达又一次在内华达的赌城失踪一周多,麦克唐纳在各大报纸电台和电视台发寻人启事,他自己也因神经高度紧张住院两周。此后夫妇两人开始更多把精力投入社区的维护和建设,尤其是环境保护。1970年琳达去世,年仅31岁。悲伤的玛格丽特弃笔,直到6年后才又开始写作。麦克唐纳自己也因神经高度紧张和其他并发症一再住院,直到1981年被诊断为老年痴呆。此时他已经出版了18部小说,最后一部便是发表于1967年的《蓝锤》。

麦克唐纳的最后几部小说里,犯罪故事不再是找出一个或几个坏人的问题,而是发现一张环环相扣的关系之网。在他笔下,人们往往花尽精力追逐财富权势,但财富权势并不能弥补人们心中对情感的渴求,尤其在追逐的过程中,亲近关系往往被忽略、损害、抛弃。

他最后呈现给人们的案件结局,常常是一个复杂而又悲哀的关于人性沦落、人类沟通失败的结论。麦克唐纳自己曾总结说:“卢·阿彻是个有时站在反英雄边缘的英雄,虽然他是个行动的人。但他的行动,主要是把他人的故事连在一起,并发现其中的意义。他与其说是执行者,不如说是一个提问人,一个让他人的生活意义呈现出来的意识。”

猜你喜欢

私家侦探麦克唐纳钱德勒
A Private Practice
A PRIVATE PRACTICE
钱德勒,漫长的告别
钱德勒:大多数人要用半生的精力来保护从未存在过的尊严
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战略管理领域奠基者
藏学史上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