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快坠入爱河,可能是一种心理病
2018-08-06曾小亮
曾小亮
艾琳发现自己总是容易陷入情伤中,经常是旧伤未去,新伤又来。
原因是她特别容易和人一见钟情,特别容易坠入爱河。
比如一年前,她在社交软件上认识了一个男孩。两个人似乎一见钟情,也很快发生了性关系。男孩在微信上叫她老婆、宝贝儿,俨然情侣。艾琳久旱的心突遇爱情甘霖,立刻心摇神醉,投入其中。
一周后,男孩找她借钱,说自己遇到了一些意外,需要钱来救急。艾琳本能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但是在她坠入爱河的心看来,男孩可能是真遇到难处了。于是先借5000元,但男孩说自己需要一万元。艾琳似乎还有点儿理性,犹豫着不借,男孩态度便急转直下,开始冷淡她。艾琳这下受不了了。
好不容易遇到的真命天子,怎么能就此失去呢?她害怕失去这段感情,虽然内心有些不情不愿,但还是转给男孩一万元。结局大概都猜到了,男孩收钱后,没有感恩,没有回心转意,而是以更快的速度消失了。
艾琳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中,失眠、抑郁、焦慮、失落,心情在几天之内跌到了谷底。
但这个旧伤还未去,新伤很快又来了。艾琳认识了一个新的男孩,又一见钟情了。艾琳突然觉得找到了新的寄托,将情感如同白娘子水淹金山寺般倾泻而去。很快,对方似乎开始后退,艾琳步步紧逼。她感到恐慌,难道又要失去这一段爱吗?
结果,男孩在她汹涌的爱面前吓坏了。他倒没有骗艾琳,只是不再接她的电话,不再回她的信息。艾琳又一次失恋了。
我发现,像艾琳这样在生活中很容易投入到一段感情中的人,还真不在少数。
常常结果是,没有影视剧和小说中的浪漫,这种所谓的一见钟情没有给他们带来幸福,却不断地带来情伤。
而这些人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1.在爱情中的控制欲强,过于黏人。
2.童年基本是在缺爱型家庭中长大的。小时候,他们大多没有获得足够的父母的关爱,许多人甚至是典型的缺爱型抑郁身心体质。
3.内心充满了不安全感。一旦获得一份别人的肯定和所谓的爱的表达后,他们急于扑上去的真实原因往往不是对对方的爱,而是渴望控制对方,护住这份爱。
4.真正得到了这份爱,时间一长,又往往会感到索然无味。就像一个孩子,玩儿够了玩具一样。他们会发现,自己迷恋的不是那个所谓一见钟情的人,而是一个自己心中的幻象。
可以说,这种所谓的一见钟情,可能是一种童年创伤没有得到及时治愈的表现,是内心缺爱、缺乏安全感等心理问题的反应。
如果不改变这种心理模式和人生模式,那么,他们基本会在爱情关系中不断重演这种“狂热地爱上,但又很快被人抛弃,然后沉溺于悲伤之中”的模式。
只有当他们真正认识到,那些所谓的一见钟情并不是对方多么值得爱,而是自己幻象和心理问题的投射后,他们才会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和爱情模式,将注意力放回到内心的安全感建设上,而不是一味向外界索取。
即使要索取和依靠,就像父母一辈说的,两个人的感情要慢慢处出来。一个人可不可靠、值不值得自己投入去爱还是未知时,不能一下子疯狂迷恋,而应该在一点一点的相处、沟通中,有了更多的了解后,再去投入相应的感情。否则,爱上不该爱的人,岂不是更加痛苦?
从外界获得内心的安全感和自信,当然表面上要比从自己身上获得更容易。但是,一旦你勇敢走上独自抚慰内心、独自修炼内心的道路,开始更深地认清自己后,才有可能真正获得幸福和爱情。
世事难料,人生无常,和另一个人的爱情关系是没有办法控制的。你能够控制的,唯有自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