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身体活动对城市老年人代谢性疾病患病风险的影响
——基于PASE的流行病学调查

2018-08-06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代谢性肥胖症骨质疏松症

马 丽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离退休工作处,北京 100088)

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人类生产、生活中的身体活动减少,这给机体带来深刻影响。骨骼肌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其本应有的氧化利用糖和脂肪的能力,糖、脂肪代谢流的锐减,导致了人体中糖、脂肪及代谢中间产物的堆积和堵塞,其结果就是以代谢综合征为代表的慢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在我国,肥胖症、糖尿病和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的患病率不断攀升,特别是在老年人群中更为严重,这些慢性疾病所带来的危害给社会、家庭和个人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国外相关的实验性研究报告和综述文献证实了身体活动与代谢性疾病存在着密切联系,规律的身体活动能够有效防治各种代谢性疾病[1-2],但在我国,相关的实证研究还未引起足够重视。为此,本文选取国际经典的老年人身体活动流行病学问卷PASE(physical activity scale for elderly)对身体活动和代谢性疾病的患病状况展开调查,探讨城市老年人身体活动与代谢性疾病的关系,以及不同类型的身体活动对代谢性疾病患病风险的影响。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北京、南京、铜陵、哈尔滨、乌鲁木齐、南昌和昭通等7座城市的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6 200份,共回收问卷5 841份,其中有效问卷4 165份。在所调查的有效问卷中,男性1 723人,平均年龄70.7岁,平均身高170.0 cm,平均体质量67.7 kg;女性2 442人,平均年龄68.2岁,平均身高159.0 cm,平均体质量59.4 kg(表1)。

表1 调查对象生理特征信息

在受教育程度上,有51.1%的男性受访者接受过高中及以上层次的教育,高于女性45.2%的比例;在婚姻状况上,男性受访者因各种原因无配偶的比例为10.1%,低于女性17.2%的比例;在吸烟状况上,男性39.3%的吸烟率高于女性4.4%的比例(表2)。

1.2 研究方法

1.2.1 身体活动评估方法 采用PASE对我国城市老年人的身体活动状况进行征询调查。PASE是由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Washburn教授等于1993年研发制定的经典的老年人身体活动流行病学问卷。问卷由10个题目、26个问题组成,包括交通性身体活动、家务性身体活动、工作性身体活动和体育活动等具体内容。主要需要受访者回忆过去7 d从事的身体活动情况,受访者完成问卷后,通过不同测试题目的分数权重和分数计算最终各项的身体活动分数,总PASE分值在0~400不等。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本文对PASE中修理花园征询题进行了调整,改换为自行车身体活动征询题。该问卷的信效度已得到验证[3],并使用该问卷完成了前期相关研究[4]。

1.2.2 患代谢性疾病状况的调查方法 对老年受访者是否患有Ⅱ型糖尿病、肥胖症和骨质疏松症等代谢性疾病进行问卷调查。该问卷的信度情况已在调查前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

表2 调查对象的社会特征信息

1.2.3 统计方法 以调查的代谢性疾病为因变量,走路活动、骑自行车活动、家务活动、照看他人身体活动、低强度体育活动、中等强度体育活动和高强度体育活动等的PASE分值为自变量;此外,以吸烟、受教育程度和性别状况为参照变量,对老年受访者身体活动和代谢性疾病的相关关系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身体活动PASE分值与Ⅱ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由身体活动PASE分值与Ⅱ型糖尿病患病风险的回归结果可见,Ⅱ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与家务劳动、低强度体育活动PASE分值呈显著性相关(P≤0.05)。其中:家务劳动的变量系数B值为-0.004,与Ⅱ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呈负相关,即每增加1个家务劳动的PASE分值就会降低Ⅱ型糖尿病0.4%的患病率;低强度体育活动的变量系数B值为0.006,与Ⅱ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呈正相关,即每增加1个低强度体育活动的PASE分值就会增加Ⅱ型糖尿病0.6%的患病率(表3)。这一正相关结果可能与受访者在患糖尿病后,受医嘱或自身主动增加身体活动量有关。

表3 身体活动PASE分值与Ⅱ型糖尿病患病风险的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

2.2 身体活动PASE分值与肥胖症的患病风险 由身体活动PASE分值与肥胖症患病风险的回归结果可见,肥胖症的患病率与照看他人身体活动、中等强度体育活动PASE分值呈显著性相关(P≤0.05)。其中:照看他人身体活动的变量系数B=0.013,与肥胖症的患病率呈正相关,即每增加1个照看他人身体活动的PASE分值就会增加肥胖症1.3%的患病率;中等强度体育活动的变量系数B=-0.010,与肥胖症的患病率呈负相关,即每增加1个中等强度体育活动的PASE分值就会降低肥胖症1%的患病率(表4)。

表4 身体活动PASE分值与肥胖症患病风险的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

2.3 身体活动PASE分值与骨质疏松症的患病风险由身体活动PASE分值与骨质疏松症患病风险的回归结果可见: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与走路活动、照看他人身体活动、高强度体育活动PASE分值呈显著性相关(P≤0.05)。其中:走路活动的变量系数B=-0.006,与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呈负相关,即每增加1个家务活动的PASE分值就会降低骨质疏松症0.6%的患病率;照看他人身体活动的变量系数B=-0.008,与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呈负相关,即每增加1个照看他人身体活动的PASE分值就会降低骨质疏松症0.8%的患病率;高强度体育活动的变量系数B=-0.010,与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呈负相关,即每增加1个高强度体育活动的PASE分值就会降低骨质疏松症1%的患病率(表5)。

表5 身体活动PASE分值与骨质疏松症患病风险的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

3 讨论

3.1 不同身体活动量与老年人Ⅱ型糖尿病患病风险的相关性 长期以来,在身体活动量不足与Ⅱ型糖尿病风险的因果关系上,已有不少大规模、长时期的流行病学前瞻性研究给出了非常确定的结论。近年来,国外相关研究再次检验证实身体活动可以改善血糖控制,降低Ⅱ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5],而身体活动量不足与糖尿病的患病风险[6]以及糖尿病患者病情的控制[7]有着紧密的联系。Arshad等[8]采用EPIC-2问卷对200名糖尿病患者的身体活动水平进行研究后发现,85例(81.7%)男性和80例(83.3%)女性每天步行不超过1.6 km (1 mile),低水平的身体活动不利于糖尿病病情的控制。SUNG[9]对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进行了约10个月的追踪调研,其间通过actigraph加速器和血液检测分别收集受试者的日常身体活动水平及相关生化指标数据,结果显示,日常身体活动水平的提高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FBG)。Ghaderpanahi等[10]对伊朗德黑兰地区1 552名居民的横断面研究显示,所有受试者和非肥胖受试者的中等强度身体活动与Ⅱ型糖尿病患病风险都呈显著性相关(OR=0.56,95%CI:0.35~0.91及OR=0.50,95%CI:0.26~0.94)。肥胖患者的身体活动水平与Ⅱ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不存在相关性(OR=0.64,95%CI:0.30~1.39)。尽管大量的研究证实了身体活动与Ⅱ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本文也发现Ⅱ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与家务活动、低强度体育活动PASE分值呈显著性相关,但在具体的身体活动方式、种类、强度和频率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3.2 身体活动量与老年人肥胖症患病风险的相关性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成年人中有10%以上为肥胖人口,肥胖症是体内脂肪过度堆积并引发以脂类代谢紊乱为主的代谢性疾病,同时,肥胖也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其他慢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2016年,《柳叶刀》杂志发表全球成年人体质量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成年人群肥胖人口数量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充足的证据显示,肥胖症的发病主要与遗传[11]、膳食结构不合理[12]及身体活动量不足[13]等因素相关联。Winkler等[14]综述了身体活动对肥胖症及相关代谢性疾病的研究成果,并描述了身体活动与肥胖症关联的流行病学研究。就老年人群而言,预防和改善肥胖症的方法主要包括膳食干预和身体活动干预2种途径[15],而国外针对老年人肥胖症的最新研究不断证实身体活动对肥胖症积极的干预效果是最为明显和可靠的[16-18]。本文也证实不同强度身体活动对降低肥胖症患病率具有积极影响。当前,关于身体活动与肥胖症的关联研究已深入到基因水平,其生物学机制已愈加清晰,但我们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机体的肥胖不同于动物实验模型,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肥胖症的产生和发展受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在关注身体活动对肥胖症积极干预作用的同时,还需要从整体出发,系统对待。3.3 身体活动量与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病风险的相关性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表现为“多孔”的骨骼,机体全身性骨量减少,骨组织微观结构退化,骨强度降低[19]。全球约有2亿人患有骨质疏松症,发病的危险因素多种多样,如年龄、遗传性疾病、内分泌疾病等,预防是降低骨质疏松症发生的最佳方式[20]。身体活动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手段,对骨质量的维持和改善有积极作用[21]。Horge等[22]的动物实验结果也证实了这样的观点。身体活动的干预对提升绝经后女性的生活质量更为重要[23-24]。身体活动对骨质疏松的防治效果毋庸置疑,但不同的活动方式,对机体的作用部位和效果都不一样,需要科学地指导与设计。当前,全球范围内的19个骨质疏松症临床实践指南都包含了身体活动和运动安全建议,但这些建议都相对模糊,各种指南的具体建议也不尽相同[25]。我国的《中国人群骨质疏松症防治手册》(2013版)对身体活动的介绍也较为单一[26],无法为老年人群,特别是骨质疏松症患者提供科学的指导与实际的帮助。

4 结论

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城市老年人Ⅱ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与以下2种身体活动的PASE分值呈显著性相关(P≤0.05),即家务劳动和低强度体育活动;肥胖症的患病率与以下2种身体活动的PASE分值呈显著性相关(P≤0.05),即照看他人身体活动和中等强度体育活动;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与以下3种身体活动的PASE分值呈显著性相关(P≤0.05),即走路活动、照看他人身体活动和高强度体育活动。我国城市老年人代谢性疾病的患病状况与其身体活动水平存在一定的关联。身体活动量的增加可以降低老年人Ⅱ型糖尿病、肥胖症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在一定的范围内,参与身体活动的时间越长、强度越高,患代谢性疾病的风险越低。不同类型、强度的身体活动对糖尿病、肥胖症和骨质疏松症等代谢性疾病的患病风险有不同的影响,总体呈负相关关系。

猜你喜欢

代谢性肥胖症骨质疏松症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减肥和改善代谢性疾病或有新途径
抗代谢性疾病药物研究专栏简介
嗜黏蛋白阿克曼菌与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针灸推拿用于肥胖症治疗的作用探究
mTOR信号通路在衰老相关代谢性疾病发生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从治未病悟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滋肝补肾法治疗肝肾亏虚型骨质疏松症40例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