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2018-08-06吴海侠

现代农村科技 2018年7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习惯小学生

吴海侠

(乐亭县汤家河镇汤家河中心小学 河北 乐亭 063600)

小学生由于知识面窄,掌握的词语、篇章都有限,对外部信息的接受能力也不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提高语文阅读技能的主要场所,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引导、帮助和督促小学生养成好的语文阅读习惯,不断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1 启蒙学生认识阅读的重要性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掌握的知识不多,一般不会主动学习。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使学生明白语文课离不开阅读,只有具备良好的阅读技能,在听、说、读、写各个方面有所提升,才能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受益。

2 选择适当的阅读教材

小学生的阅读,只是按照老师要求的被动行为。他们的注意力时间不会持久,所以,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利用教材阅读课文或选择合适的阅读素材,创造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如声情并茂的多媒体展示,教师朗读的魅力,配合适当的图片、漫画等等,都会给小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3 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循序渐进的阅读实践中,要不断总结经验、改正不足,提高阅读能力。只有坚持正确的阅读,做到阅读的高效率,阅读能力才能尽快提升。①不论篇幅大小,每天坚持阅读。②养成每天读、每天记的习惯。③学生之间进行阅读交流。④教师对阅读进行指导、督促、检查,不可松懈。

4 及时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困难

在小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阅读时遇到的问题。比如,难懂的字词、句子或者某些段落等等,教师要做出详细的解释,扫清学生阅读途中的拦路虎,保证学生的阅读顺利进行。

5 精心设计阅读课教学 提升学生阅读兴趣

在阅读的过程中,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阅读活动。比如,笔者开展了分组阅读竞赛活动。把全班分成几个组,规定阅读材料、时间和任务,最后各小组通过抢答的方式进行阅读交流,这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很好的开发。

6 进行必要的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笔者对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进行了整理,内容涉及天气预报、娱乐体育、风土人情、名胜古迹、环境保护、医疗救助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订阅、购买、网上搜索,或者统一印制阅读作业等途径,保证学生接触到更多的阅读素材,使学生养成耐心细致的阅读习惯。学生在潜移默化的阅读过程中,学会了正确阅读、认真完成笔记,阅读能力明显提高。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习惯小学生
上课好习惯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我是小学生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