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间作马铃薯覆盖不同地膜对土壤温湿度和产量的影响

2018-08-06延翠琴

现代农村科技 2018年7期
关键词:土壤温度间作覆膜

延翠琴

(栾川县农业局 河南 栾川 471500)

马铃薯作为世界上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以及原料,其在地域分布上相对较为广泛,同时也更加容易进行栽培。目前,人们对于马铃薯的食用量仅次于水稻以及小麦,可作为当前第三大主要粮食作物。近年来,随着粮食危机不断的出现,马铃薯的种植以及产量表现受到了密切关注。马铃薯与玉米间作,优先进行播种的马铃薯通常生长速度较快,当玉米进入了拔节期,马铃薯又会被玉米遮挡,导致整体生长环境发生变化。而进行地膜覆盖可能与单作存在差异,在与玉米的间作条件下,地膜覆盖会对马铃薯整体的土壤生长条件以及产量造成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将玉米与马铃薯通过2∶2模式(即2行玉米间作2行马铃薯)进行种植。设计A、B、C共3个处理,对马铃薯应用不同覆膜。A处理:不进行覆膜(对照CK);B处理:覆盖白色地膜;C处理:覆盖黑色地膜。设计随机区组,每处理重复3次,共计9小区。单小区面积为48m2(6.0m×8.0m),总有效种植面积432m2,区间留走道0.5m,区四周设保护行2.0m。3月1日开始播种马铃薯,株行距40cm×30cm,播种后覆土,再依据各个处理方式进行地膜覆盖(或不覆膜)。在马铃薯出苗之后进行人工破膜,使马铃薯顺利出膜,然后再次覆土防止发生烧苗现象。4月6日进行玉米播种,通过开沟施用底肥进行条播。后续测定覆盖不同地膜对土壤温湿度和产量的影响。

1.2 观测指标。在马铃薯播种后的当天、幼苗期以及淀粉积累期,测定各处理土壤7.6cm深度的含水量以及12.0cm土壤的温度。淀粉积累期再对马铃薯的产量进行测定。其中土壤含水量与温度指标均于当日中午12:30测定。

1.3 产量测定。应用五点取样法,即在小区内选取5个样点,每点取5株。将马铃薯附着泥土清除后进行称重。马铃薯的理论产量(kg/hm2)=单公顷株数 × 单株的结薯数 × 平均单薯重。

1.4 统计学方法。对试验数据应用Excel2013与SPSS16.0进行统计学分析与处理。计量数据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组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下土壤含水量情况。通过进行覆膜可显著地提高土壤的含水量,其中覆盖白色地膜的马铃薯对于水分保持的效果最佳,见表1。

表1 不同处理下土壤7.6cm深度的含水量情况(%)

2.2 不同处理下土壤温度情况。进行覆膜可提高马铃薯在生长前期土壤的温度,马铃薯淀粉积累期后,覆盖白色地膜在处理土壤温度上相比其他处理显著更低(P<0.05),见表 2。

表2 不同处理下土壤12.0cm深度的温度情况(℃)

2.3 不同处理下马铃薯产量情况。处理B、C马铃薯的产量相比于处理A都有极显著提高(P<0.01),其中处理B的增产效果最明显,产量为21265.32kg/hm2,相比对照增产3021.25kg/hm2;处理C产量19867.15kg/hm2,相比对照也有显著提高,但远低于处理B。因此,在马铃薯和玉米的间作体系当中,覆盖白色地膜的马铃薯增产效果最明显。

3 结论

马铃薯作为我国一大常见作物,在栽植时与玉米进行间作是当前各地马铃薯种植农户最常应用的一种模式。马铃薯的产量严重影响到农户的收益,因此,探讨该模式下的马铃薯有效增产方式是促进整体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试验表明,通过进行覆膜可显著地提高土壤的含水量以及马铃薯生长前期的土壤温度,使马铃薯产量得到显著提高(P<0.01)。其中覆盖白色地膜的马铃薯对于水分保持的效果最佳,马铃薯的增产效果最明显。马铃薯淀粉积累期后,白色地膜覆盖的土壤温度相比其他处理显著更低。

地膜覆盖是提高马铃薯产量的一种有效措施,通过覆膜,马铃薯栽植土壤的地温会有所升高,马铃薯播种期到出苗期的温度条件为马铃薯产量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在进入开花期到淀粉积累期,马铃薯的地下块茎逐渐膨大,而地膜覆盖也为此时马铃薯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温度。总而言之,从增产、稳产的经济效益角度考虑,建议在马铃薯与玉米进行间作时,采用白色地膜进行覆盖种植。

猜你喜欢

土壤温度间作覆膜
覆膜砂的制作方法以及应用研究
“旱优73”覆膜直播栽培技术研究
阿尔泰山森林土壤温度动态变化及其预测
基于SHAW模型的青海湖流域土壤温度模拟①
不同间作物对连作葡萄生长影响初探
苹果秋覆膜 树体营养好
间作黄豆、花生对核桃幼苗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核桃柴胡间作技术
不同种植模式棉田土壤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地下滴灌葡萄园土壤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