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工程质量水平的多层次激励机制建设

2018-08-05李胜利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8年17期
关键词:中标工程质量监理

李胜利

本文分析了制约工程质量水平的因素,然后基于工作实践,提出了多层次激励机制,期望为提高工程质量提供相应的参考。

完善的制度是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参与各方具有强烈的利益诉求。妥善处理各方的利益诉求,能够更好的保障工程质量。利益诉求的妥善处理与针对性的激励机制密切相关。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结合笔者在建筑行业的工作经验,就提供工程质量水平提升的多层次激励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

1 制约工程质量水平的因素分析

1.1 政府相关制度安排不合理

招投标制度不合理。招投标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防腐败,增加工程的公开和透明性。同时,通过招投标还可以较好的控制业主单位建设成本。但是,从我国当前招投标制度实施来看,过于强调价格因素的权重,中标以“价低者中标”为主要模式。各施工企业为了成功中标,往往采取恶性竞争、盲目压价的手段,投标价整体较低。如果按照正常成本核算,工程盈利远低于行业合理盈利水平,甚至还可能出现亏损。施工企业为了保障利潤,在施工中,就难免通过各种手段降低施工成本,影响了工程质量。此外,在“价低者中标”模式下,一些技术水平强、社会名誉度较好、现代化管理严格的企业,由于投标价相对较高,很难以中标。相反,技术水平和社会声誉度相对较差的企业,中标更为容易。这就给工程质量带来了潜在的威胁。

各类扶持政策不足。政府主管部门扶持政策不足也影响了施工单位建设优质工程的积极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但是为了更好的用好市场经济,需要政府力量的参与。不过,从现实来看,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由于政府对企业政策扶持的不足,建筑企业对优质工程评选普遍缺乏积极性。即使有个别企业参与优质工程的评选,也往往是一种被动而非主动的行为。建筑企业不愿意参与优质工程评选,又导致施工企业发展滞缓,具体体现在高资质企业数量较少。建筑行业内企业资质普遍较低,这又影响了企业工程质量水平,不利于工程质量的提升。

1.2 施工和监理未严格按照规定实施

施工企业技术水平低。施工企业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了施工质量。显然,施工企业的技术水平越高,越有利于保障工程质量。从现实来看,施工企业技术水平低又可以分为诸多情况:一是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低。在工程建设中,需要聘用大量的农民工。但是企业对农民工的技术培训不到位,甚至还存在“边施工边培训”、“以施工代培训”的情况。这直接造成了具体的施工人员技术水平较低,容易影响工程质量。二是一些施工企业不顾实际,为了实现快速扩张,在同时期内承建多个项目,超出了本企业技术承受范围。这直接造成技术人员配备不齐或不到位,带来了潜在的质量隐患。三是资质挂靠的存在,也影响了施工企业的技术水平。没有资质的企业通过挂靠有资质的企业,参与招投标并中标;有资质的企业由于各种原因,对名下挂靠企业也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指导。这也影响了工程质量。

监理单位未落实监理责任。监理制度是保障工程质量的重要制度设计。监理单位及派出工作人员是业主经济委托的现场代表,是承担质量监管重要的一个环节。监理单位职责履行如何,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但是在目前的工程监理中,为了获得项目,各监理单位之间竞相压价,造成监理费用较低。这又直接导致监理单位在监理过程中,监理工作不到位,人员岗位变动频繁,各自责任不明确。在发生质量事故后,也不能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从当前监理市场整体情况来看,整个监理市场不规范,监理单位工作的深度不高,监理的“形式主义”突出,缺乏有效的监理措施和方法。个别监理单位以及人员,由于各种原因,甚至对施工方的违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直接影响了监理制度作用的发挥,给工程质量埋下了严峻的隐患。

1.3 检测与验收形式化

检测未严格标准。检测单位的检测报告是进行竣工验收的重要档案资料,也是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但是,由于彼此之间的利害关系以及成本经济考虑,检测单位在检测环节,往往并没有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要求进行检测。比如在桩基础静载荷试验项目中,由于具有堆载量大、试验成本高、现场监管难的特点,部分检测单位并没有进行实地检测,而是通过简单的观察、估计甚至单凭相关单位的设计方案等就完成了桩基础静载荷试验。同时,检测单位的部分检测人员对工程质量的管理意识标准要求不高,也不能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执行工程项目,以“人情标准”替代法定标准,以低标准替代高标准。这些情况的存在,实质就是检测的“形式化”,加大了工程的质量安全隐患,让不合格工程通过项目验收。

验收存在“人情化”。除了检测的形式化外,还有验收的形式化。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建设工程竣工验收由建设单位负责人组织施工、设计、监理等有关单位进行验收。验收小组成员均为参建各方主体,彼此存在一定利害关系,难以保证竣工验收客观、公正性,从而也就难以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在这样的验收机制下,“裁判员”与“运动员”角色混乱。由于参与验收的各方存在相互的利害关系,容易让验收变成一种“形式”,将验收“人情化”。这种验收模式,也加大了不合格工程通过验收的风险。

2 构建工程质量提升的多层次激励机制

2.1 优化招投标制度,;出台质量扶持政策

优化招标制度设计。盈利是企业的根本动机和核心追求。在市场经济下,没有企业愿意从事没有利润的项目。作为企业生存发展最核心的要件,任何制度设计都必须要关注施工企业的合理盈利。这也是多层次激励机制的基础。随着招投标制度的日益完善,重大工程项目必经招投标已经成为业界共识。但是,传统的招投标模式在实质上是一种典型的“低价中标者”模式。通过招投标的不断实践,该种模式的弊端不断凸显。投标企业为了成功中标,往往只能压低报价。在实际施工中,则通过偷工减料等方式,以降低成本,维持利润。这就带来了潜在的质量隐患。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考虑在招投标中采用“招标底价”制度。“招标底价”制度的核心是:通过对项目成本以及预计盈利的合理估算,确定中标最低价。对于报价低于中标最低价的施工企业,直接予以淘汰;对于报价高于中标最低价的施工企业,则继续采取“价低者中标”的做法。通过这一制度设计,能够较好的保障施工企业的合理利益,防止施工企业在竞标中为了顺利中标,人为压低价格的情况。

出台多种质量扶持政策。政府在工程质量管理中,也必须要发挥好作用,通过加大优惠政策扶持力度,调动各方的工程质量管理积极性。可以采取优质优价政策,对创建优质工程项目的企业公开奖励,进一步建立重点企业的综合信用评价标准体系,让企业诚信系统跟建筑招投标市场以及资质审核都保持有直接联系,逐步形成一整套“优胜劣汰、奖优罚劣”的质量机制。比如曾在一定期限内(如3年内)获得政府各级政府认定的优质工程施工企业,在招投标评分中,增加综合分数,或者给予这些企业更高的“招标底价”。

此外,要推动施工企业“黑名单”建设。对于既往在招投标以及建设施工中存在弄虚作假、工程质量不合格的企业,则列为黑名单,限制这些企业进入特定招投标领域;对于允许进入的领域,则需要缴纳更高的保证金等。通过这种惩罚措施,引导企业更重视工程质量。

2.2 重视对施工企业和监理单位改善质量的激励

对施工企业提升技术水平的激励。针对施工企业不重视施工人员培训、施工人员技术水平较低的情况,要重视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从政府层面,可以考虑利用职业技术教育力量以及各类社会职业培训机构,为施工企业施工人员提供专业化的培训。比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相应的培训力量组织施工人员专业培训。同时,政府也可以设立培训激励基金,对于培训工作开展较好的施工企业,予以奖励。在企业优质工程评选中,也适当加重培训领域的考核,引导施工企业重视人员的培训。

要严格在建项目审核,通过制度设计强化技术队伍建设。比如针对一些综合实力强同时在建项目多的施工企业,可以考虑引入平均投资规模拥有技术人员数作为评价指标。对未到达该指标要求的施工企业,原则上不能获得招投标资格,或者在招投标计分中,予以扣分处理。通过这种制度设计,引导各企业进一步重视技术队伍建设,从而防止施工企业因在建项目过多引起技术实力相对下降的情况,以保障工程质量。

要对挂靠行为按照具体情况进行清理。对于存在挂靠行为但是工程完成质量良好的企业,予以认可资质。对于有挂靠行为但是工程完成质量一般甚至存在严重工程质量的企业,则纳入“黑名单”管理,原则上不接受该企业的招投标,或者在招投标中,予以扣分、降级等处理。同时,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对负有相应责任的上级单位进行处理,督促上级单位落实监督责任。

对监理单位落实监理责任的激励。针对部分工程项目监理的缺失和不到位,必须要强化监理激励机制建设。具体而言,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在合同约定方面,进一步明确监理单位的责任、权利与义务。在激励机制方面,则可以通过明确的合同条款调动监理单位的监理积极性。除了要在合同中,将监理费用与工程验收质量挂钩外,业主方还可以根据监理单位在施工方施工期间发现的质量问题等级,给予相应的奖励。通过这种经济激励手段,讓监理单位扮演好质量守护角色。

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增强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的到位情况。从现实来看,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不到施工现场、“坐办公室监理”的情况较为明显,让监理“形式化”。随着现代管理技术的发展,可以考虑采用指纹打卡、手机定位等管理措施,督促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到现场,切实履行监理责任。

2.3 强化检测和验收环节的激励

鼓励检测单位提升检测技术。在整个工程项目施工中,质量检测工作是基础。国家有关部门对检测机构的资质、规模、相关数据的检测都有严格的规定。但是受制于检测技术与成本等,检测可能存在形式化。鉴于此:

要鼓励检测单位运用各类新型技术。比如针对粧基础静载荷试验现场监管难度大的特点,可以采用静载荷试验电脑即时传输方法,监督人员只需面对电脑就可以对现场粧基加载情况了如指掌,从而确保粧基检测报告的真实性。对于采用先进检测技术的单位,政府可以在税费等方面予以优惠。同时,在“先进企业”评选中,增加先进检测技术运用等指标。

要重视检测人员的业务水平培训。各大检测机构要定期对检测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最新的国家标准、先进的检测仪器与方法手段、检测机构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等。尤其是要结合当前全国上下掀起的反腐败斗争,帮助检测人员形成正确的权力观、金钱观和价值观。相关的培训费用,可以视为研发支出,从而鼓励检测企业重视人员技术的培训。

严格验收程序。竣工验收作为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必须要保证竣工验收的公正性、科学性。在传统的竣工验收模式下,参与验收的各方存有不同程度的利益纠葛,这就造成了验收难免存在“人情验收”、“面子验收”情况,影响了验收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针对这一情况:可以考虑启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小组专家库”。由“专家库”随机产生第三方资深专家参与验收小组。为了避免专家库内的专家可能与施工方、监理方等有利益纠葛,专家库成员应该尽量以外地专家为主。同时,完善专家库专家的管理。比如要建立完善的回避制度、专家库成员动态调整制度等。通过这种方式,以提高验收的公正性和客观性,从而为工程质量保障奠定更好的基础。

总之,提高工程质量需要多方的努力。本文基于笔者工程质量管理实践,对工程质量多层次激励机制进行了初步构思。由于个人水平有限,这些措施是否具有普及价值,是否还有更好的措施等问题,还需要在未来的实践中不断进行思考、探索。

猜你喜欢

中标工程质量监理
工程中标信息
工程中标信息
乘风破浪,广日电梯第八次中标中城联盟联采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工程监理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推行输变电工程设计监理的必要性思考
新形势下监理发展趋势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