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厕所决定的爱情
2018-08-04王晶晶
王晶晶
通常电影里,爱情的拦路虎有千千万,在6月8日上映的电影《厕所英雄》里,阻碍男女主人公幸福的是一间厕所。
看似荒唐的故事改编自真人真事。2012年,印度一位新娘安妮塔·纳利在婚后第四天从夫家逃走,声称如果没有一个独立厕所,就不回家。后来一家慈善机构听说此事,出资为她修建了一所独立厕所。建好当天,安妮塔·纳利就回家了。
电影比现实更波折。男主人公凯沙夫生在一个有虔诚宗教信仰的家族。父亲相信星盘决定命运,而凯沙夫是“注孤生”命。为破解命运,36岁时,凯沙夫在父老乡亲的见证下娶了一头牛。父亲说,接下来,只要能找到一位长两个拇指的姑娘,凯沙夫就能破解命盘,结束单身狗的生活。
女主人公贾耶既不是双拇指的有缘人,也不是门当户对的邻家姑娘。她来自一个开明的“上等”家庭,受过高等教育,是家中珍爱的独生女。
穷小子锲而不舍追到“白富美”、用勇气搞定丈母娘、用假拇指骗过封建老爸,爱情路上勇闯三关,抱得美人归后,发现苦难才刚刚开始。
贾耶家境殷实,家中有独立的厕所。而印度30%的家庭是没有厕所的,凯沙夫家正是其中之一。在印度教徒的理念里,厕所这么污浊和臭气熏天的东西不能出現在家里,更不要提打扫厕所和处理化粪池了。露天解决是亲近大自然的方式,也是一种“文化”。男人在家附近随地大小便,女人却不能光天化日之下袒露身体,因此都是凌晨或夜晚结伴一起去离村子很远的野外解决问题,白天只能憋着不上厕所。
婚后,当贾耶发现夫家没有厕所时,矛盾爆发了。丈夫试图解决问题:陪贾耶一起去野外;去一位有瘫痪老人的人家偷厕所用;去路过停靠7分钟的火车上借用……终于有一天,当贾耶被行李堵在火车厕所里,临到鸣笛启动才拼尽全力脱身而出时,她安安静静地爆发了,无视焦急追车让她快拉车闸的丈夫,木然地随火车离去。
贾耶提出了离婚。和现实中的安妮塔·纳利一样,她说没有厕所,就不再回来。为迎回爱人,凯沙夫决心在家中建厕所。一场开明与守旧、传统与现代、男权与女权的大战,就此拉开序幕。
银幕上的贾耶,背后站着印度6亿女性。在印度,宗教、传统的力量强过法律。上厕所这种重大问题尚且被“传统”束缚,其他可想而知。对贾耶这种受过高等教育的印度新女性来说,一间小小的厕所,就足以让她的生活退回到100年前,怎么可能接受?
现实生活中,像安妮塔·纳利那样的“逃跑新娘”越来越多。借影片男主角之口,电影喊出振聋发聩之语:继续这样生活吧,直到没有女人愿意嫁进来;继续在你们圣洁的家里祈祷吧,就让这个国家变成露天厕所。
其实,2014年,圣雄甘地诞辰145周年的纪念日当天,印度总理莫迪公布过“清洁运动”计划,慈善机构也出资帮国民建厕所。但民众的观念改不掉,情况就无法变好,厕所被挪用、弃用,甚至被推倒的情况比比皆是。电影里,凯沙夫和贾耶的厕所建成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现实中,还有千千万万被厕所决定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