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求诸己,过犹不及、不偏不离
2018-08-04
“听孔老师讲国学”——《中庸》第1讲(上篇)
编者按:“与好学者共读万卷书,携良善人同行万里路。”中华文化渊源流长,国学经典中蕴含着大思想、大境界、大格局、大责任、大担当,涵养出人的高度、广度、深度、厚度和风度。为弘扬中华文化,让中华文明在新时代绽放光芒,本刊特邀请孔门传人、国学教授孔海钦先生开设“听孔老师讲国学”、专栏。
儒家四书是:《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什么是中庸?是不左不右、不偏不倚吗?中庸的核心是什么?中庸的现实意义和作用又是什么呢?为什么要践行中庸之道?如何践行?
子思是孔子的孙子、曾子的学生、孟子的老师。所以从孔子到曾子到子思子到孟子,形成的儒家文化最重要的四位圣人。孔子时圣,曾子宗圣,子思述圣,孟子是亚圣。孔子被称之为至圣先师。因为孔子传给曾子,子思到孟子,道脉相同。所以称之为孔孟之道。子思常述的孔子中庸思想,完善和深化了孔子的道德伦理的思想,因而子思被后人称为述圣。形成的思孟学派,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中庸》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把空泛的、冷静的、神秘的、形而上的境界给予道德化。奠定形而上的基础,上通天理下通人情。那如何做到《中庸》呢?从古至今,我们反思总结十二个字:反求诸己,过犹不及,不偏不离。
《中庸》的中不是折中,而是不偏离道义、最合理的处理问题的方法,这叫中,不倚之谓庸,不倚就是不便的意思。为什么不改变,因为人类的本性、万物的本性是做人的道理,所以不变。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这一篇是孔门传授的心法,孔子的孙子子思子唯恐时间久远,就会有传承的差异,一代又一代用口传文化传下来就会有错误。所以他就笔于书已授孟子。其书只言一个“理”字,这本书始终讲的一个“理”就是“中庸”,它散落在万事万物的规律当中。万事万物的规律合在一起只有一个“理”字,就是他的本性“庸”不变的地方,那这个中庸是不是只适合于某件事某一物,不是。放之,也就是说放开,他跟天地东西南北合在一起,攥起来就可以放在手心,我们看不见。“其味无穷皆实学也”,这样的学问其乐无穷,而且能够适用于万事万物,是人类、中国人必学的一门实践的学科。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
可离非道也。
——《中庸》第一章
“天命之谓性”是讲天命就是天性、人性。天性、人性到底是什么,是起什么作用?在“性”这个字上,中国文化中颇有讲究。比如说:天性、人性、本性、男性、女性、国民性、建设性、科学性、一般性、德性等等。万事万物皆有性,我们所关心的是君子的本性是什么,孟子日:“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植于心,其生色也,啐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體,四体不言而喻。”君子的本性是仁义礼智,这些本性深植于君子的内心深处,表现于人的言行举止之中。君子的本性,即使他的理想完全实现了,也不会因此而有所增加,即使窘困隐居,也不会因此而有所减少,这是由于本分已经确定的缘故。
对君子来说,仁义礼智植根在心中,人的气色纯正和润,展现在脸上,充盈在体内,延伸到四肢,四肢不必等他的吩咐,便明白该怎样做了。
因此,人的背要直,不能驼,背一驼,人就没气质。一个人,仁义礼智在心中,举手投足间展示出来,他的面部表情就会很平和,他的身材就会魁梧有气质,会折射出一种无形的力量,这句话来自于是孟子。人和万事万物都有它的天性本性,性跟着这个本性所走就是万事万物的道。
什么是道,天地的根源,天地的根源就是道,万事的根源就是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纵观历史,如果那个历史时期发生了战争,就是走向了极端,解决战争就是回归于中庸。中庸如何回归?
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仁德具备在一个人的身上,这个人才是人。说一个人,有仁德才是人,仁爱的“仁”和个人的“人”合在一起,这就是“道”。孔子在孔子家语当中讲“夫道者,所以明德也。”“道”是用来彰显人的光明的德性。人之初,性本善的性是什么?就是大德者。“德者,所以尊道也。”表达的意思是以非德道不尊,非道德不明。“道德”两个字在孔子这里解释的淋淋尽致。所以,道德是道与德合在一起的叫道德。
走什么道,就会得到什么。什么是道呢?通俗的讲,“道”是看得见的道就是路,看不见的路就是道,这就是道路。有的人是有道不走路,有的人有路无道可走。
(孔海钦,原名孔祥语,孔子第七十五世孙,儒学家、作家、书法家。福州文儒书院院长,福州大学兼职教授。致力于研究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等中华元文化。著有《汉字的文学艺术》《大学中庸》《孟子译疏》《礼行天下》《论语课本》等。)
编辑/书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