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发光的海洋食堂

2018-08-04牛雅雯

百科探秘·海底世界 2018年1期
关键词:磷虾红光钓竿

牛雅雯

每当夜幕降临,夜空中总是繁星点点,摄人心魄,那渺远的星光,仿佛指引着我们走向未知的生命,浩瀚的宇宙。不知你是否注意到,夜幕下的大海也时常闪烁着光亮,那光亮也许来自大海里的深夜食堂,在那里,海洋生灵的能量循环周而复始……

“银河”小纵队:行走的海洋蛋白質

那海面上荧荧的磷光,来自一群在海水表层活动的南极磷虾。这是生活在南极洲海域的一种小型甲壳动物,它体态似虾,体长3-5厘米,透明的外壳上点缀着红色斑点,黑色的眼睛大而突出,鳃外露。在它的眼、头、胸的两侧和腹部下长着一种微红色颗粒状的发光器,能发出蓝绿色的光亮。它们喜欢群居,不喜独处,有时密度能达到每立方米10000-30000只,于是庞大的虾群聚集在一起,就汇成了浮动在海面上的“银河”。

现在,这群南极磷虾正顺着水流上升,尽情享用着硅藻大餐,这是它们的食物来源之一。硅藻会被它们的胃齿磨碎,并在肝脏内消化。若是在白天,便能透过磷虾那透明的外壳,看见它呈绿色的食道。

并非所有的海洋生物都能够像南极磷虾这样捕捉细小的藻类,并吸收利用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吞下去的是硅藻,“产出”的却是蛋白质。数亿吨南极磷虾随海流飘来荡去,海豹、企鹅、须鲸、信天翁等很多动物都以它为食,因此它便成为这片水域能量转化的关键角色,成为左右南极洲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物种。

“星光”诱饵:你看起来很好吃

不同于南极洲海域夏夜的热闹与喧嚣,此时墨西哥湾的深海则是一片死寂,只有一缕红光在海床附近飘忽不定。这缕摇曳的红光,来自一只正在捕食的雌鮟鱇鱼。它可不是一个美丽的“姑娘”,细看你会发现,它头大而扁,眼睛朝天,口大如盆,长有朝内倾斜的长牙,皮肤粗糙不堪。它的第一背鳍经过漫长的演化,向前伸出,变成一根又长又软的“钓竿”,顶端有皮肤褶皱形成的肉穗,很像“鱼饵”。但这看似丑陋的外表却丝毫不能减损它的魅力,它是个捕鱼能手,拥有一流的觅食技巧,这在生物资源相对贫瘠的深海尤为重要。

此时,它把平坦的身体藏在泥沙里,只露出一对小圆眼,窥视着海底的动静,同时把“钓竿”伸在前端,让肉穗发出红色的光亮,吸引不明真相的小鱼。它很耐心,在静静地等待着猎物上钩。来了,来了……一条小鱼在红光的诱惑下游了过来,雌鮟鱇鱼屏住呼吸,等待着它的靠近。小鱼游到了肉穗下,不等它仔细咂摸这“鱼饵”的滋味,雌鮟鱇鱼已张开血盆大口,小鱼便随着雌鮟鱇鱼大嘴周围形成的水旋涡,晕晕乎乎地被它吞进了肚里。

雌鮟鱇鱼的肉穗内有腺细胞,能够分泌发光素,在光素酶的催化下与氧气进行缓慢的化学反应而发光。深海中很多鱼类都有趋光性,雌鮟鱇鱼的这一招,可谓屡试不爽。刚刚吞完那条小鱼,这会儿,它又悄悄地埋伏起来了!你可别笑,它的“贪吃”其实是一种动物本能——贮食行为。雌鮟鱇鱼的体内长有一个巨大的胃,能够存储大量食物,即便食物不被消化,雌鮟鱇鱼也不会觉得撑得慌。如果遇到了“灾年”,这些食物可都是“保命粮”呢!更何况,这只雌鮟鱇鱼养活的可不仅仅是它自己。

在这只雌鮟鱇鱼的下腹部,还附生着一只雄鮟鱇鱼,只是和妻子比起来,它的尺寸太小,容易被忽略。雄鮟鱇鱼没有“钓竿”,它寄生在妻子身上,靠“讨食”生存。原来,雄鮟鱇鱼一出生,就会寻找伴侣,一旦遇到合适的对象,它就会用牙齿死死咬住妻子的身体,靠吸食妻子的血液生存。

真是自然界奇怪的一对儿!

猜你喜欢

磷虾红光钓竿
磷虾真是“虾无敌”
红光治疗仪应用于骨折术后的临床效果及护理
强大的磷虾
钓竿与鱼
尊严
磷虾也能搅动大海
一根好的钓竿能用多久?
The Advantages of the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assisted Teaching to English Reading Clas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s
引发海啸(上)
“美味”的磷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