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贯彻落实食品接触用纸安全国家标准
2018-08-04蔡华
蔡 华
(眼力健杭州制药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18)
1 食品接触用纸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是重大民生工程
我国居民对食品消费已经从温饱型向营养健康型转变,对食品营养和包装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纸、塑料、金属、玻璃这四大现代包装支柱材料中,玻璃易碎,金属太贵且太重,塑料难降解污染环境,而纸的原料来源广泛、便于携带、纸包装价格便宜,因此纸质包装增长最快。纸盒、纸箱、纸袋、纸杯、纸筒等包装容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供给侧改革的新形势下,食品服务业因为市场化和网络化的快速发展,各种生鲜和即食食品的包装安全问题增多。不断出现的食品生产新技术、新工艺,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各种新化学污染物和致病微生物在食品上出现,给食品包装安全提出了新挑战。尤其是在食品接触用纸和纸制品的生产过程中,企业采用的原料、生产设备和加入的添加剂等会直接影响食品安全。
党中央、国务院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始终把食品安全摆在重要突出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食品安全是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1],他提出对食品安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的“四个最严”要求,彰显了中央领导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坚定信心和坚强决心,为我们做好食品接触用纸安全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新的机遇。
近年来,我国卫生计生系统等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断强化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工作,坚持改革创新,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织就严密的食品安全“防护网”。国家卫生计生委已经牵头完成清理整合5 000余项食品标准,解决长期以来食品标准之间交叉、重复、矛盾等问题;已经制定公布GB 4806.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等926项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涵盖10 000余项参数指标,基本覆盖所有食品类别和主要危害因素[2]。中央投资23亿元,支持建立了8个国家级参比实验室、32个省级风险监测中心,加强了400余个地市级技术机构建设,组建了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审评委员会和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构建了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框架体系[3]。
2 食品接触用纸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主要规定
国家卫生计生委食品药品监管总局2016年10月19日发布2016年第15号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查通过的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GB 4806.1—2016)等53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公告,其中《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GB 4806.8—2016标准于2017年4月19日实施,适用于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该标准代替GB 11680—1989《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和GB 19305—2003《植物纤维类食品容器卫生标准》,规定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包括涂蜡纸、纸浆模塑制品及食品加工烹饪用纸等,必须符合GB 4806.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
GB 4806.8—2016标准规定使用的原料不应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纤维原料应以植物纤维为主,含有的合成纤维原料应符合GB 4806.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树脂》的要求。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的食品接触面上的涂膜的蜡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其感官要求色泽正常,无异臭、霉斑或其他污物。其迁移试验所得浸泡液不应有着色、异臭等感官性的劣变。在该标准的理化指标中,与食品接触的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中的铅、砷残留量应符合表1要求(其中铅的指标要求比原标准更加严格,从5.0 mg/kg降为3.0 mg/kg),其他残留物应符合表2的规定;与食用、烹饪或者加工前需经去皮、去壳或清洗的食品接触的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除外。
表1 铅、砷指标
表2 残留物指标
同时发布、实施的GB 31604.3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食品接触用纸中多氯联苯的测定》标准,代替SN/T 2200—2008标准,增加了多氯联苯的测定种类,修改了前处理过程。该标准规定了食品接触用纸中多氯联苯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方法,均适用于各类食品接触用纸中8种多氯联苯的测定。该标准包含了原理、试剂和材料、试剂配制、标准品、标准溶液配制、材料、仪器和设备、分析步骤、分析结果表述、精密度以及其他几个部分。该标准中食品接触用纸中8种多氯联苯(PCB18、PCB28、PCB52、PCB101、PCB118、PCB138、PCB153和PCB180)的定量限均为0.010 mg/kg。
新标准增加了对人体健康有较大影响的甲醛试验,甲醛的测试方法标准为GB 31604.4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甲醛迁移量的测定》。该标准替代了GB/T 5009.178—2003、GB/T 5009.61—2003中“8甲醛”部分、GB/T 5009.69—2008中“7.2游离甲醛”以及GB/T 23296.26—2009中水基模拟物中甲醛的测定。其甲醛残留物指标为≤1 mg/dm2。
新标准中的荧光性物质按照GB 31604.4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纸、纸板及纸制品中荧光增白剂的测定》方法标准进行。该标准同时发布、实施,代替GB/T 5009.78—2003《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中荧光物质检测部分和SN/T 2901—2011《出口食品接触材料 纸和纸制品荧光增白剂的测定液相色谱法》。该标准适用于食品用纸、纸板及纸制品中荧光增白剂的测定。
荧光增白剂的测定方法是:于暗室或暗箱内,打开紫外灯的电源开关,检测波长选择365 nm。将放置标准对照纱布、试样纱布及空白试验纱布的表面皿一起置于紫外灯光源下约20 cm处,观察试样纱布是否比空白试验纱布有明显的蓝色或紫色荧光。
结果判定:荧光增白剂的直接测定实验:对于食品用纸或纸板,如果5张中任何一张的荧光面积大于5 cm2,则判定该试样中荧光增白剂为阳性,否则判定该试样中荧光增白剂为阴性;对于食品用纸制品,2个同批次的产品中任何一个的荧光面积大于5 cm2,则判定该试样中荧光增白剂为阳性,否则判定该试样中荧光增白剂为阴性。
由于荧光增白剂在吸收近紫外光(波长范围在300~400 nm之间)后,分子中的电子会从基态跃迁,然后在极短时间内又回到基态,同时发射出蓝色或紫色荧光(波长范围在420~480 nm之间)。因此,在波长365 nm紫外灯照射下,通过观察试样是否有明显荧光现象来定性测定试样中是否含有荧光增白剂。如果试样出现多处不连续小斑点状荧光或试样有荧光现象但不明显时,可用碱性提取液提取,然后将提取液调节为酸性,再用纱布吸附提取液中的荧光增白剂,在波长365 nm紫外灯下,观察纱布是否有明显荧光现象,来确证试样中是否含有荧光增白剂。GB 31604.47—2016标准增加了荧光增白剂的确证实验,确证实验主要针对部分产品出现不连续小斑点状荧光或荧光现象不明显时适用。
荧光增白剂确证实验:如果试样的2个平行试验均无明显荧光现象,则判定该试样中荧光增白剂为阴性,如2个平行试验均有明显荧光现象,则判定该试样中荧光增白剂为阳性,如只有一个试样纱布有明显荧光现象,需要重新进行2个平行试验,如重新试验后2个平行试验均无明显荧光现象,则判定该试样中荧光增白剂为阴性,否则判定该试样中荧光增白剂为阳性。
新标准中将蒸发残渣修改为总迁移量,并对迁移试验条件做了详尽的规定,见表3。
表3 迁移物指标
新标准对预期与食品直接接触且不经过消毒或清洗直接使用的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的微生物做了如表4的规定(与食用、烹饪或者加工前需经去皮、去壳或者清洗的食品接触的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除外)。
表4 微生物限量
其中GB 1493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消毒餐(饮)具》和GB 4789.1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检测方法均从2017年4月19日起实施。
新标准规定添加剂应符合GB 968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及相关公告的规定。GB 9685—2016标准中列示了1 294种在纸和纸板等7类材料中允许使用的添加剂清单。企业要判断任何一种添加剂其是否符合GB 9685—2016的规定,首先要确定该添加剂是用在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上的;其次要确定该物质是属于GB 9685—2016监管范围之内的物质;然后判断该物质是否属于GB 9685—2016中允许使用的或是已经获得卫计委批准使用的添加剂,如果该物质尚未获得许可,则不能进行售卖或使用,需要进行新物质申报,获得批准之后方可合规使用;最后该物质必须满足相关的限制要求,如添加剂使用量、特定迁移限量(SML)或最大残留量(QM)、特定迁移总量限量[SML(T)]等。如果企业使用的添加剂能够满足上述所有合规要求,那么该物质才是符合GB 9685标准规定可以合规使用的添加剂。
新标准规定标签标识应符合GB 4806.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的规定。
3 食品接触用纸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审核修订
涉及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是在2016年10月19日公布,2017年4月19日实施的。新标准替代旧标准的过渡期只有半年。对于有些企业来说,执行了几十年的旧标准,一下得转换到新标准可能一时不太适应,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物料化学性能不符合或者物料物理性能没办法达标等等的情况。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在2017年9月28日以国卫办食品函〔2017〕959号文件公布了《2017年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计划(征求意见稿)》80项,要求各标准管理和制定部门,不断与企业沟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制定的新标准进行严格的审核和修订34项,并制定了新标准46项[4]。
针对食品接触材料检测的标准,由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等10个单位联合进行审核修订和新制订。其中有GB 4806.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和制品》等被修订的相关产品标准 4项 GB 31604.1—2015、GB 4806.9—2016、GB 4806.7—2016 和 GB 4806.8—2016,新制订产品标准1项《食品接触用玻璃纸》和理化检验方法标准2项《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5-亚乙基-2-降冰片烯迁移量的测定》、《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溶剂残留量的测定》,具体情况如下。
3.1 5项食品相关产品标准
(1)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法总队、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联合修订的GB 31604.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迁移试验通则》。
(2)宁波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联合修订的GB 4806.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
(3)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法总队、北京市药品包装材料检验所、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修订的GB 4806.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4)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宁波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联合修订的GB 4806.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和制品》。
(5)北京市药品包装材料检验所、常州进出口工业及消费品安全检测中心、山东省造纸行业协会联合新制定:《食品接触用玻璃纸》。
3.2 2项食品相关的理化检验方法标准
(1)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联合新制定:《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5-亚乙基-2-降冰片烯迁移量的测定》。
(2)常州进出口工业及消费品安全检测中心、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联合新制定:《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 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另外,还有复合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以及食品接触竹木制品这2项标准也已经在制修订的过程中。
4 食品安全接触用纸的发展
随着国家经济和林木产业的良性发展,食品包装纸以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及其结构设计、功能保证、加工制造、回收处理等各方面的较大优势得到迅速发展。
近年来,我国快餐业呈现出传统与现代、中式与西式、高档与低档快餐竞争共存的市场格局,快餐纸质包装品的需求快速提升。但餐馆包装外卖食品通常是纸质一次性容器(如纸杯或餐盒等),比例最大的是纸包装袋,其次是饮料包装(如各类果汁、牛奶等食品的包装纸罐)。纸质食品包装材料的发展方向是研制和生产防潮、保鲜、杀菌、防腐、抗氧化、除臭等多功能纸制品,并代替马口铁、铝罐这些食品包装用材料。
可食纸一种是用大豆蛋白和淀粉混合的可食性包装膜,它能保持水分,阻隔氧气,保持食品原味和营养价值;另一种是从蟹虾壳类提取壳聚糖,制成可食性包装薄膜,起保鲜作用;还有用脱氧乙酞壳多糖作原料,加工成快餐面、调味品、面包、食品等包装纸,可不必去除袋子直接放在锅内烹调;用虫胶和淀粉混合可制成耐水耐油的包装纸或涂层,用于快餐食品包装[5]42-46。
豆渣纸以豆渣为基本原料,在豆渣水液中加入脂肪酶和淀粉酶,用40℃的温度加温7~8 h让其分解,然后洗涤、干燥成食物纤维,再添加山芋、山药、芋头、糊精、低聚糖等制成的一种可以吃的包装纸。这种纸可用于方便面、调味品、烤肉、蛋糕和水果的包装。该纸最适合快餐面调料的包装,用热汤一泡,便可溶化,不仅方便,也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
保温纸是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的纸,如同太阳能集热器一样。用它包装食品,并且放在有阳光照射的地方,包装内的食品就会被加热,只有将包装打开,热量才会散去。
防腐纸是将原纸浸入含有20%琥珀酸、33%的琥珀酸钠和0.07%山梨酸的乙醇溶液中,然后对其干燥制成。用这种纸包装带卤汁的食品,在38℃下存放3星期也不会变质。
研究开发高性能纸质包装薄膜来替代食品包装中常用的塑料薄膜,是很有前景的绿色包装。精美的生日蛋糕之类的高级食品用大纸盒包装,稍不小心就会碰坏蛋糕图案,存放时间长了蛋糕又会变硬。有人发明用纸和其他材料在工厂自动生产线上与食品制作的同时在蛋糕外包一层人造果皮纸,这些弊病就可以避免。人造果皮纸是一个跟蜡封的中药丸相似的严密、透明、坚韧而富有强度的球体或者异形小袋,能长期保持食物较长时间内不变质。吃的时候,只要把“皮”剥开就行[5]42-46。
近年来,纸包装材料正在向复合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在食品软包装领域。糖果、饼干、瓜子、食盐等各种食品和液态饮料的包装大多是复合纸包装材料。其中液体无菌包装作为复合纸包装材料中技术含量较高的一种包装,在我国饮料和牛奶包装市场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但我国自行生产的此类材料所占的市场份额有待进一步扩大。
5 依法严管,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纸和纸板的消费水平是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食品包装虽然不能代表食品的内在质量,但良好的包装可以保证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货架期,优秀的包装可以为产品赢得声誉,成为消费者的优先选择。食品包装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食品工业产品的质量、档次和市场销售。
据中国造纸协会调查资料,2016年我国纸及纸板生产量10 855万t,消费量10 419万t,均位居世界首位[6]。纸包装制品有质地轻、易加工成形、印刷性能好等等许多优点。纸包装制品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能回收再生和循环使用,可降解,符合“绿色包装”的要求。随着国家经济和林木产业的良性发展,食品包装纸也正以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及其结构设计、功能保证、加工制造、回收处理等各方面的较大优势得到迅速发展。
食品安全关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对食品安全提出了“四个最严”的要求,党中央、国务院要求我们从大健康、大卫生的角度做好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工作,审查通过实施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等926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审核修订,为我们切实贯彻落实食品接触用纸安全国家标准提供了有力保障。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们首先必须针对食品接触安全用纸的监管需要、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强化顶层设计,最严谨地制定、修订亟需的基础标准、配套检验方法和化学试剂残留等标准。重点加强特殊人群以及学校、医院、养老机构等集中供餐食品用纸安全标准的研制,完善标准管理制度,提升标准服务能力。
其次要制定严格的食品接触安全用纸的市场准入制度,规范生产经营卫生条件,生产过程中有相应的生产技术、质量和安全性指标,严格按照指标生产,依法严管,加强标准制定与监管的衔接,要对食品接触安全用纸生产企业所采用的生产机械、生产标准、生产原料等进行检查。对于不符合国家相应标准和规定的食品接触安全用纸生产企业和产品责令定期整改并对整改不力的企业坚决取缔,实行最严格的监管、最严肃的问责和最严厉的处罚。
再就是要不断研究符合国家食品接触安全用纸的新技术,开发具有保鲜、杀菌、防腐、抗氧化、防潮、除臭等多功能的纸制新产品,提升我国食品接触安全用纸的总体质量和安全性。
最后,要加强食品接触安全用纸的质量体系建设和认证工作。政府质量监督部门应当对我国目前的食品接触安全用纸生产企业的资质和标准进行认证和检查,依据国家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对食品接触安全用纸生产企业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着重检查食品接触安全用纸生产企业的生产原料、生产工艺、产品检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