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门市蓬江区初二级考场作文展评

2018-08-04

广东教学报·初中语文 2018年12期
关键词:江门市妹妹外婆

【真题回放】

题目:我需要的是_________,不是___________

要求:先填上合适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要能详略得当地叙事抒情,恰当运用对比、点面结合等所学的写作手法,文中不得透露考生个人信息资料。

【写作指津】

这道半命题作文试题需要两处补题,为考生充分展示写作能力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构思时要注意如下事项:

1.慎重补题,定好关系。构思前一定要注意需要补充两处空白,并考虑好它们之间的关系。第一处与第二处空格所填的词语意思相反,或差异较大。如何补题是关键。

2.细心审题,定好范围。“我需要”指的不是其他人,要求以第一人称来写作,但这里的“我”可以是写作本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物,如“风雨中拼搏的一朵小花”等。“不是”是一个否定词语,这决定文章结构层次,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比。可以和自己的过去纵向对比,也可以和他人横向对比。

3.确定写法,绘出特色。本题适合写记叙文,学生们可以灵活选择表达的文体:(1)可以写书信,写给父母,写给老师,写给远方的朋友,讲述自己的需要;(2)可以用第一人称作文,把自己的心声讲述给自己的朋友、师长;(3)可以写一篇童话作文,以象征的手法,表达“我”心中的需要。

在寫作技巧上,运用对比,点面结合、插叙,借景抒情等等手法,写成一篇优美的作文。

【佳作展评】

我需要的是放松,不是约束

蓬江区一考生

随处可见的都是拼搏的背影,我似乎也找不到放松的理由。

从秋天便开始落叶的树,现在都只剩光秃秃的枝条,就像一滴墨水滴在淡蓝的纸上,顺着木纹路蔓延开去。我盯着零落的鸟出神,看它们拍打着翅膀要往温暖的窝巢飞去,仿佛看到了我放松的心情也随之远去。试卷翻动的声响开始躁动,我猛然惊觉,再次抓起磨得掉色的笔奋笔疾书,笔尖与纸页的摩擦发出“沙沙”的响。书桌一角的时钟显示一分一秒从眼前流逝,不因我的疲惫停留一秒半分。

傍晚,多次幻想放松的我断了念头,耳边又传来母亲的唠叨:“要中考了,复习得怎么样?考不上高中你……”听得耳朵生茧的话让我不得不翻开了教科辅导书。

思绪再次随着叹息声溶解在远方,总能想起当年那个不谙世事的我,稚嫩的小手撑着地面,去观察花开的过程,去聆听小草破土的声音……

那时,外婆总时不时递上一块小饼干,眼中含笑着,抚摸着我的头:“孩子哟,长大了也不要忘记外婆在这里陪伴你成长哦,多回来看看。”外婆总是那样慈祥,给我唱着一首首儿歌,带我去寻找那一片阳光明媚的地方。一首首自由的歌在回荡,一双慈祥温和的眼睛看着我成长。

想起上一次匆匆归途与背后外婆略带失望的眼眸已经是多久之前?

我好久没回去了。因为种种复习考试把我绑在椅子上,声声唠叨包围着我,我被关在学习的牢笼中,我多想念那放松的时光啊!

桌面被敲响,母亲皱了眉:“再发呆,别人要追上了,别忘了周末补习班……”

后面的话已经听不下去,我盼望那放松的时刻,想念那放松的日子。

我需要的是放松,不是约束!

【点评】小作者以考场心情起笔,联想到母亲的唠叨,再用插叙的手法回忆与外婆一起的那些无忧无虑的放松时光,最后又回到眼前。“我”的情感波澜起伏,故事一气呵成,亦跌宕起伏。此外,小作者用点面结合和对比的手法使得外婆和母亲的形象鲜明突出,突出了“我需要的是放松,不是约束”这一心声。

(荐评老师:江门市棠下中学范燕珍)

我需要的是进取,不是堕落

蓬江区一考生

月亮升得很高,北风吹得很大。屋外的窗户被风吹得啪啪作响,屋里的男孩手中执笔沙沙出声……

天空被一张大得望不到边际的黑布所遮,上面只有一个破碎的小孔,唯有它,发着光亮——那是月亮。借着月光,一个稍显稚嫩的男孩正目光炯炯地在写着什么,他不能开灯,他怕影响到此刻眼神空飘飘、早已去会见周公的室友。

作文大赛来得突然,来得激烈。才得知消息的男孩独自念叨。宿舍里并没有暖气,这本就寒冷的夜晚,因为要打开窗户借月光,而变得更加寒冷。

“呼”,吹了吹手,稍微让粗糙的手得到一丝温暖,我又开始执起笔来。纸上的笔墨已经很多了,可是还不够,我明白,如果就这样草草了事,是拿不了奖的。

“如果不能在比赛中振翅,那就在比赛中埋没!”

我自己稍作鼓励,继续下笔。

当月光已经微弱,我的眼皮也不再顽强,不受控地要闭上。我却还在执笔,我明白,我要的是进取。

当第二天早晨阳光来临之际,我醒了过来,才发现昨晚竟伏在桌子上睡着了。交作品给评委的时候,我十分自信,这是我彻夜未眠的结果,我自信有实力!

接下来,便是慢慢期待结果了。

“同学们,今天,我要向大家宣布个好消息。”听到这里,我马上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因为今天正是发布大赛结果的日子。老师缓步向我走来,从那一叠奖状中抽出一张交给我。“同学,很棒呢!”这是你应得的,我接下卷子,看到上面的“一等奖”三个字,我知道——度过了那个寒夜,白天到了……

我深深明白:我需要的是进取,不是堕落。

【点评】文章以题记开头,五处的环境描写为“我”的情绪作了很好的渲染,亦推动情节的发展。同时,小作者能将“我”在深夜执笔的心理过程刻画得曲折而细腻。在语言运用上,采用了长短句结合、整散交替的写法。文章的结尾铿锵有力,很好地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荐评老师:江门市棠下中学范燕珍)

我需要的是关爱,不是漠视

蓬江区一考生

2007年2月16日,这一天是我童年的一个转折点,这是我妹妹的出生日。这原本应该是个开心的日子,但对我来说,却是一个悲惨的转折点。

妹妹不到一岁时,爸爸妈妈总是会很小心地照顾她。她不由分说地夺走了我在家中的地位:因为她,我不能和爸爸妈妈一起睡;因为她,爸爸妈妈对我每天说的话只有“快去学习”;因为她,饭桌上再也没有人为我夹菜……全家人都圍绕着她转,而我只能默默地躲在角落,悄悄地流泪,没有人注意到我。

妹妹渐渐地长大了,开始和我抢东西。而且每次她一抢不过就哭,只要她一哭,爸爸妈妈便会不分青红皂白地骂我。每次只要我与他们顶嘴:“这是我的!”他们就总会说:“你是姐姐,应当让一让妹妹。”我不明白,这本属于我,为什么要让?被爸爸妈妈骂得多了,我渐渐变得无所谓了。我的生日礼物被她砸得碎了一地,房间被她弄得乱七八糟。好吃的饭菜总被她抢先吃光,我也无所谓,因为我知道,即使我和爸爸妈妈说了,换来的不过是一句“你是姐姐,让一让妹妹”。

慢慢地,我与爸爸妈妈的沟通越来越少。每天在家里,我只是默默地学习,默默地干活,而妹妹舒舒服服地躺在沙发上看着电视,吃着水果。她是家中的小公主,而我,分明像个仆人。

妹妹也要上学了,但她的成绩一直都不如我的好。每次谈到成绩,爸爸妈妈才注意到给他们带来些许安慰的我。于是,我越发努力学习,每次出成绩,可以换来爸爸妈妈的一句“挺好”,这总能让我兴奋好几天。

“我还是个孩子,给我个拥抱好不好……”正如这首歌唱的一样,我还是个孩子,爸爸妈妈,我需要的是你们一如既往的关爱,不是厚此薄彼的漠视!

【点评】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大孩的教育及生活等方面出现各种问题。小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故事,让读者深切感受到“我需要的是关爱,不是漠视”这一主题。行文结构严谨,思路清晰,点面结合,一气呵成,作者以时间为顺序,内容层层推进,感情步步深入。

需要提醒的是,希望小作者,以及有类似感受的同学,应主动和父母及兄妹多沟通,摆脱无奈和焦虑的心态,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荐评老师:江门市棠下中学范燕珍)

我需要的是独立,不是依赖

蓬江区一考生

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上怕摔了。我们家也不例外。

每当我背着沉甸甸的书包回到家,只要冲着厨房喊一句:“我回来了!”紧接着,便会从里面传来放置碗筷的声音。而当我刚好掏出作业时,总会有一串熟悉的美妙的音符“哒哒哒”地传来,并一点点向我靠近。一回头,一碗热汤便摆在了桌子上。然后,就是一句亲切得听到我耳朵都起茧了的话:“快喝吧。”

老妈总喜欢规划我的生活。

天冷了,户外刮着凛冽的北风。妈妈早已经提前一天把我第二天要穿的衣服准备好。有时,我会忍不住跟妈妈说:“我想自己准备自己的衣服。”妈妈就在旁边看着,最后总是忍不住说一两句,然后就变成了我俩一块来准备,最理想的算是我在妈妈的指挥下准备我的衣服。看着妈妈心满意足地走出房门,我也只能苦笑着。

周六周日,她总计划安排着我该如何去度过。早上要用多少时间完成作业,下午要进行哪些科目的提前预习,针对上一次月考成绩,进行哪些针对性的辅导训练,诸如此类。我的老天爷!

每当我看到同学能自主安排他们的时间时,我十分羡慕,这是多么棒啊!我多想跟妈妈说,学习是我自己的事情,我希望能自己掌控和合理安排时间。

有时,我想对妈妈说:“妈妈,我已经长大了,可以去为我自己的生活做规划。我需要的是独立,而不是依赖。”

在清晨起床,迎着透过窗户的阳光,在衣柜前挑选自己喜欢的衣服;在周六周日,带上简单的行囊,步行在乡间的小道上:这也许是我最美好的愿望。

【点评】本文文字清新、轻快,读来让人愉悦。小作者通过日常生活中妈妈对自己关怀备至的琐事,表达了自己强烈“需要独立”的愿望。文中,妈妈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令人感动。同时,我们也为小作者“需要独立”的“呐喊”而莞尔一笑。字里行间充分体现出小作者对妈妈的深厚情感和些许无奈。

(荐评老师:江门市荷塘中学戚坚华)

猜你喜欢

江门市妹妹外婆
破耳兔
我的妹妹不爱我
江门市新会区大鳌中学作品集
唠叨的外婆
我的妹妹 等
外婆的钱
分类讨论思想在高中数学复习中的应用
带妹妹
大白兔奶糖
外婆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