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雪量与积雪深度
2018-08-04王元红
王元红
最近,我读了一部长篇小说《天行者》。这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曾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天行者》以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乡村生活为背景,描述一群教师在艰苦的条件下无私地為乡村教育事业作贡献的故事。
《天行者》中有一段话引起了我注意:“这一年,从冬到春,界岭的雪真多。村委会统计的是九场雪。县气象站的人从未到过界岭,也不清楚他们如何测量的,在通报中点名说,界岭一带总的降雪量为九百八十八毫米。如果没有融化,就等于在界岭小学操场上积了差不多一米厚的雪。”你读完可能觉得没有问题,天上下了988毫米的雪,雪落到地上差不多1米厚。其实,从气象学角度来看,这样表述是不妥当的。
降雪量,是气象观测人员用标准容器将在12小时或24小时内采集到的雪化成水后测量得到的数值,以毫米为单位。积雪深度,是指从积雪表面垂直向下到地面的实际积雪厚度,以厘米为单位。测量地段一般为气象观测场附近平坦、开阔的地方和有代表性、比较平坦的雪面。气象观测人员必须在下雪时定时测量,直至下雪结束。由此可见,降雪量和积雪深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有一定关系,但数值并不相等。
降雪量会是988毫米吗?积雪深度会是差不多1米吗?为了更好地分析这两个问题,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气象学上对降雪等级的划分。
小雪:12小时内降雪量小于1毫米或24小时内降雪量小于2.5毫米的降雪过程。
中雪:12小时内降雪量为1~2.9毫米或24小时内降雪量为2.5~4.9毫米或积雪深度达3厘米的降雪过程。
大雪:12小时内降雪量为3-5.9毫米或24小时内降雪量为5~9.9毫米或积雪深度达5厘米的降雪过程。
暴雪:12小时内降雪量大于6毫米或24小时内降雪量大于10毫米或积雪深度达8厘米的降雪过程。
一般情况下,24小时内降雪量大于10毫米的降雪天气已经被称为暴雪。9场雪共988毫米的降雪量,在我国气象记录中,没有这种情况。我们拿冰城哈尔滨来说,2010年4月13日,哈尔滨市区的降雪量达28.8毫米,日降雪量为1961年以来的最大值。降雪量不足30毫米,就已经突破近50年来当地日降雪量的纪录,所以9场雪共988毫米降雪量与实际情况还是不符的。
在北方地区,每有1毫米的降雪量,积雪深度大概是该数值的8~15倍,按照988毫米的降雪量来推测,雪都没有融化的话,积雪深度应该为790~1482厘米,而不是“积了差不多一米厚的雪”。790厘米那么厚的积雪,能把农村的大部分房子埋掉,这显然是不现实的。2012年2月2日,日本下了震惊世界的大雪,青森市酸汤地区的积雪深度达到435厘米,这已经让人瞠目结舌了。
为什么积雪深度数值是降雪量数值的很多倍呢?降雪量和降雨量,在气象学领域都被称为降水量。对于固态的雪,气象观测人员要先将它化成液态的水,然后计量。水的密度是1克/立方厘米,雪的密度变化范围比较大,刚下的松软的雪的密度为0.04~0.1克/立方厘米,融雪时雪的密度可达0.6~0.7克/立方厘米,一般来说,雪的平均密度为0.2~0.25克/立方厘米。密度很小的雪在融化成水之后,体积大大缩小,所以气象观测人员测得的降雪量数值很小。
我们如果想改那句话,可以改成这样:“界岭一带总的降雪量为九十八毫米。如果没有融化,就相当于在界岭小学操场上积了差不多一米厚的雪。”当然,这样表述还是有瑕疵,但与988毫米相比,98毫米显然要更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