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快速稳定压电能量存储电路*
2018-08-03王根圣陈荷娟蔡建余孙加存
王根圣, 陈荷娟, 蔡建余,2, 孙加存,3
(1.南京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4;2.南京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8;3.苏州市职业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0)
0 引 言
随着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集成电路的快速发展,网络传感节点供能问题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压电式能量收集装置因具有结构简单、无污染、易小型化等优点,适合用于各类传感及监测系统[1]。目前出现了大量的能量采集电路,但较多采用有源方式实现同步开关控制,与自供能的初衷相悖,且能量收集效果仍然微小,仅有几毫瓦(mW),甚至微瓦(μM)级别。
为此,本文在串联电感同步电荷采集电路(series-synchronous switching harvesting on inductor,S-SSHI)的研究基础上,分析并设计了一种高功率输出且快速稳定的压电能量存储电路。
1 模型分析
模型采用陈荷娟等人[2]研制的小型气流致声振动压电换能器,该结构具有小体积高能量且稳定输出的特征。结构原理如图1所示。系统主要包括3个模块:气流调理机构、气流致声机构和声/电换能机构。1)气流调理机构由环隙型进气道组成。外部气流在近进气口迅速转捩形成速度场发展分布均匀的湍流,喷嘴出流口喷注的压力脉动,因出现旋涡脱落,在空腔内形成涡环。2)气流致声机构由喷注、空腔、尖劈、共振腔构成,涡环的脉动压力场冲击共振腔尖劈,产生边棱音,由于声波在共振腔底部发生全反射,所以,在共振腔内形成稳定的驻波,在共振腔口部的声强被放大,于是产生了一个频率、振幅稳定的流体动力声源[3,4]。3)声/电换能机构由共振腔、压电振子、端盖组成,压电振子包括1根导电的圆铜片以及贴附在其上的陶瓷片。共振腔内的稳定声波与换能器的固有频率接近,激励压电片振动输出最高电压。气流致声过程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过程,可认为是由不稳定射流、尖劈和共振腔三者之间流—声—固耦合作用过程。
图1 气流致声振动压电发电机原理
压电换能器可等效为电荷源与电容器并联或电压源与电容器串联[5]。经试验测量,接口电路的电源输入参数为Vi=22 V,f=1.87 kHz,CP=6 nF。
2 改进无源S-SSHI电路设计
S-SSHI如图2所示,在经典能量采集电路的基础上添加了与压电振子串联的电感器L和开关S。当压电振子两端电压随位移正弦变化达到极值时,闭合S,L与CP形成振荡回路,压电振子上存储的电荷在1/2LCP振荡周期内通过L转移至RL;转移完成后,S断开,由储能电容器Cr向RL供电。电路工作的特点是始终保持压电振子两端电压与结构振动速度同相,周期性地将压电振子两端的电荷转移至储能元件中[6]。
图2 S-SSHI
负载两端的输出功率为
(1)
式中γ为电压翻转系数,Vo为压电振子峰值电压。
最大输出功率为
(2)
压电能量采集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要能够实现自供能。为此,需要给图2中开关S设计出一种低功耗的同步控制开关电路。Richard C等人[7]提出了一种峰值电压检测的开关型分流电路,如图3所示。
通过对峰值电压检测电路模拟仿真以及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如图4所示。原电路中D2的功能主要是将C1端的信号单向转移至T1发射极端,但因为D1的存在,电流无法从C1向R1流过,因此D2元器件可省去,减少功耗;R2在原电路中的功能主要起降压作用,但由于C1在电路中跟随并保持压电振子两端的电压需要一定的时间滞后,而这时压电振子端的电压早已下降许多,T1发射极与基极间电压差高于导通电压,通过模拟仿真实验,R2在电路中的降压作用可去除;原电路中R3的作用主要是将T1集电极的信号转移至T2基极。T2基极再与集电极进行电压比较,当T2基极电压高于集电极电压时导通,此时T2基极电压应尽可能大些。R3势必会引起较大压降,更为合理的做法应该换成压降几乎可忽略不计的单向导通二极管,或者直接去除电阻器R3,用二级管D4代替。
图3 峰值电压检测电路
图4 改进型峰值电压检测电路
将改进后的峰值电压检测电路应用于S-SSHI,得到如图5所示的改进无源S-SSHI。
图5 改进无源S-SSHI模拟电路
3 结果分析
将经典电路与改进无源S-SSHI模拟电路图绘制成PCB板,并接入实验测试系统中。通过数据采集卡和功率分析仪分别测量出负载端输出电压和功率。
3.1 电压响应稳定时间分析
电压响应稳定时间指负载端输出直流电压从初始零时刻至稳定时刻所耗费的时间。通过改变负载阻值,对经典能量采集电路、改进无源S-SSHI输出电压响应稳定时间模拟测量,得到对比曲线如图6所示。得出如下结论:
1)随着负载阻值对数增加,2种充电电路电压响应稳定时间均呈直线上升趋势。但改进无源S-SSHI电压响应稳定时间较快,高负载情况下尤为明显;
2)改进无源S-SSHI无论负载阻值如何变化,电压响应稳定时间均最快,适用于需快速供能的网络传感节点。
3.2 输出功率分析
通过改变负载阻值,对经典能量采集电路、改进无源S-SSHI输出功率模拟与实验测量,得到对比曲线如图7所示。得出如下结论:
1)实验电路输出功率相对模拟值较低些,但实验测量曲线与模拟曲线吻合程度较高;
2)随着负载阻值对数的增加,经典电路、改进无源S-SSHI呈现近似正态分布曲线规律;
3)经典电路最大输出功率为10.363 mW,与理论计算10.7 mW一致,改进无源S-SSHI模拟最大输出功率为51.243 mW,是经典电路功率输出最高值的4.95倍;
4)当负载电阻值较低的情况下(小于20 kΩ)使用改进无源S-SSHI能得到较高的输出功率。
图6 电压响应稳定时间随负载变化曲线
图7 输出功率随负载变化曲线
4 结束语
设计了一种改进的无源S-SSHI电路,具有高功率输出和快速稳定的特征,为无线网络传感节点供能应用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