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地制宜方显特色
——宜春市秀美乡村建设模式的调查与思考

2018-08-03宜春市委党校2018年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进修班

老区建设 2018年11期
关键词:建设

□宜春市委党校2018年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进修班

新农村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和载体。宜春市从全面启动新农村建设,到2017年进一步提出升级版的秀美乡村建设,十余年间,共建设完成一万多个新农村点,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典型,探索出秀美乡村建设的多种模式,为秀美乡村建设提供了范本和借鉴。

一、主要建设模式

各地结合资源禀赋和经营方式的不同,形成了特色各异的秀美乡村建设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产业发展型。依托所在区域独特的优势资源,通过做大做强一个或几个特色产品或产业,初步形成“一村一品”,实现农业生产聚集、农业规模经营,产业带动效果明显,并以此来推动秀美乡村建设。如:宜丰县黄岗山垦殖场炎岭村,与浙江良中公司共同注册成立宜丰县良中田园综合体开发有限公司,建成规模4000多亩的杨梅、猕猴桃、草莓及火龙果的“水果村”,被评为省级“一村一品”村;樟树市阁山镇的孙家村、官桥中心村,依托辖区内的樟树市省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大力发展观光、采摘休闲农业、中药材种植等产业。

靖安县高湖镇古楠村

明月山温汤 水口村夜景

2.休闲旅游型。利用农村自然环境或特有的乡土文化、人文风景旅游资源或位于旅游风景区周围,通过集观赏、采摘、体验、知识教育于一体的观光旅游休闲产业,带动秀美乡村建设。如:明月山温汤镇水口村,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已成功摘牌省级AAA乡村旅游示范点,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以上;靖安县高湖镇古楠村,以“实现同一个村庄、同一个公司、同一个梦想”为目标,开展农宿文化活动,先后荣获全省最佳人居环境奖、省级生态村、省AAA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

3.文化传承型。依托特殊人文景观、优秀民俗文化、传统文化等资源,通过深入挖掘打造,展现特有的文化内涵。如:万载县三兴镇红旗新村,结合村名挖掘出独具一格的红色文化,修建有红色文化展示厅、“知青宿舍”“公社食堂”“红旗水圳”“红旗书舍”,村委会是‘红色大队’,还有宽敞整洁的“大队广场”。樟树市洋湖乡邓家庄,是诗仙李白的后裔所在,有悬挂“青莲世第”石匾的门楼,在建设中挖掘“青莲文化”,在村道、路旁建设文化墙,喷绘李白童谣、诗词等。

4. 古村保护型。对自然和文化遗产保留较好、原有古村落景观特征明显,保护开发价值较高的古村落,通过保护性的修缮、维护,再现传统街巷格局与形态、地貌遗迹、古文化遗址、古民居建筑等文化遗存,提升村庄人居品位。如,高安市贾家古村和华林山艮山古村、宜丰县天宝古村、明月山潮溪古村、丰城市厚板塘和白马寨等,开发出满足游客深度文化体验的乡村旅游产品。

5.环境整治型。主要在农村脏乱差问题突出的地区,其特点是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当地农民群众对环境整治的呼声高、反应强烈。如,铜鼓镇大塅镇浒村,由于地处偏僻,交通闭塞等原因,人们谈“浒”色变,通过秀美乡村建设,打造成古香古韵古朴、宜居宜家宜游的特色生态乡村。袁州区新坊镇泽布村,通过秀美乡村建设和宅基地管理试点,所有破旧房、空心房进行拆除并与其他闲置地一起整合规划建设,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二、主要经验做法

总结分析以上成功典型,有以下几点共同的经验做法可供学习借鉴。

1.政府主导是后盾。各地都高度重视秀美乡村建设,成立了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相关部门单位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秀美乡村建设的组织协调和指导考核工作。在组织发动、部门协调、规划引领、财政引导上,形成整体联动、资源整合、社会共同参与的建设格局。通过广泛开展宣传引导,调动社会力量和广大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秀美乡村建设的强大合力。

2.规划引领是先导。秀美乡村美不美,规划设计是前提。各地都十分注重规划的引领作用,通过邀请高层次、高水平的规划设计单位,结合各自的区域条件、资源禀赋、人文特色,综合考虑农村山水肌理、发展现状、人文历史和旅游开发等因素,因村制宜制定每个村的建设方案,着力体现一村一业、一村一品、一村一景,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居则居、宜文则文的原则对秀美乡村进行分类建设。

3.地域特色是灵魂。特色是一个地方的名片。一个村庄如果没有特色,就没有灵魂,也没有吸引力、竞争力。从以上成功典型可以看出,不论是产业发展、休闲旅游还文化传承、古村保护等类型的秀美乡村,各地都结合村庄实际,依托独特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以及特殊人文景观和传统文化,通过深度挖掘地域资源和文化内涵,打造成一批特色鲜明的秀美乡村,使村庄焕发出旺盛生命力。

万载县三兴镇红旗村大队广场

4. 产业支撑是基础。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本地经济,是乡村的源头活水,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不论是何种类型的秀美乡村,各地在建设过程中都立足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休闲旅游等产业,找准了自己的个性,培育出独特的产业,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5. 多方投入是保证。在秀美乡村建设,尤其是示范点和精品点建设上,各地除了省市县新农村建设资金外,还通过整合项目资金、盘活土地资源、群众自筹、吸引工商资本等方式,有效保证了建设资金。如,总投资达30亿元的高安巴夫洛田园综合体;靖安县宝峰镇小湾渔家村引进北京云游公司,投资500万元建设云游禅舍民宿;丰城市湖塘乡富塘村,共投入700多万进行村庄改造,其中村民自筹资金近百万元。

三、存在问题和不足

这些成功的典型值得充分肯定,相对而言,有很大一部分秀美乡村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在推进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定位模糊。一些乡镇和秀美乡村点,受囿于资金、环境、资源、要素、工作摆布等方面的因素,没有编制秀美乡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和长期行动计划的科学制订,短期行为多、长远设计少;有的村庄定位模糊,规划思路不清晰、不定型,存在边建设边规划,边规划边改进;有的规划编制简单,缺乏对乡土文化、农耕文化等的挖掘、整理和展示,乡土气息不浓厚、乡村风韵不突出,地方特色不鲜明的问题还比较普遍。

万载县三兴镇红旗村

万载县三兴镇红旗村史馆

二是产业培育难。各村点普遍重视环境治理、村容村貌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但在如何培育产业,拓宽增收渠道、壮大集体经济的办法还不多。因缺少项目、资金、人才等因素,产业发展不够明晰,推进力度不够,效果不明显。如何盘活利用好土地等要素资源,实现转型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三是群众参与不够。当前,秀美乡村建设都是以各级政府主导推动、政府部门组织实施为主,农民群众参与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不少村民认为秀美乡村建设是政府的事,都不愿主动参与,本应该作为主体的村民成了“观察员”、“评论员”,存在着“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

四是投入主体单一,资金严重不足。除一些示范点、精品点县市财政投入较大外,大部分秀美乡村点建设,政府投入明显不足,如省建点为30万元、自建点20万元,各地财政虽会安排一些专项配套资金,但与秀美乡村建设的实际需求还有很大差距。多数乡镇也因“吃饭财政”,投入有限,村级投入和村民自筹更是少之又少,只能做一些改路、改水、改厕等基础设施建设。社会资金投入方面,也只是一些可开发利用的村点可吸引社会资本投入。

五是后续建设多为“难啃的硬骨头”。 从各地当前秀美乡村建设推进时序、建设情况看,一些较成功的典型基本上是各方面基础条件较好、产业发展有效果的村点,剩下的村点不是缺乏特色,就是交通不便、资源条件差、经济发展滞后、设施欠账较多,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后续建设任务繁重、压力巨大。

四、对策建议

宜春市秀美乡村建设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要深入持久向纵深推进,任务还很艰巨、压力还很大,必须加大力度,补足短板,强化保障。

一要坚持顶层设计与镇村规划相结合。县市一级总体规划要顺应城镇化加速推进、农村人口加速迁移、适度规模经营加速发展的趋势,把秀美乡村建设纳入新型城镇化体系,坚持统筹布局、整体谋划,循序推进、分步实施。乡镇一级也要做好全域规划,按照“示范点、精品点、普通点”三个层次定位,实行“一村一策一方案”的建设模式,结合各村实际,因地制宜,对村庄的资源进行深入梳理分类,实施差异化指导,个性化塑造,充分挖掘地方特色,使自然风光与乡土风情有机融合,切实提升秀美乡村建设的整体档次和水平。

二要坚持政府主导与群众主体相结合。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参与的关系,坚持把尊重农民意愿贯穿秀美乡村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尊重群众的主观意愿,引导、激发和调动群众投身秀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村民从“要我干”到“我要干”、村干部从“推着干”到“争着干”。

三要坚持产业培育与改革创新相结合。要调整工作重心,把产业发展摆在秀美乡村建设的核心位置,强化政府对乡村产业建设的支持与引导,按照“园村结合、产村融合、一体发展”的思路,通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田园综合体等建设,打造新型农业业态,为秀美乡村建设注入持久动力。要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破解农村发展问题的总钥匙,通过深化农村土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宅基地、殡葬等改革,盘活农村资源,释放改革红利。

四要坚持政府加大投入与吸引社会资本相结合。农业的国民经济基础地位及其产业的基本特性,决定了农业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但其直接的经济效益相对较小。因此,农业和农村建设需要国家的扶持和帮助,需要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要突出市场机制,按照“谁投资、谁收益”的市场原则,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积极鼓励和引导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能人大户等参与秀美乡村建设,建立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宜丰县黄岗山垦殖场炎岭村 林中小道

宜丰县黄岗山垦殖场炎岭村 猕猴桃采摘

五要坚持基层治理与培育乡风文明相结合。要积极创新基层治理体制,坚持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多元化村民自治体制,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要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发挥家风家训、民俗民风的育人化人作用,加大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力度,引导各村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等评选,以及广场舞比赛、农民故事会、民俗文化节等活动,培育乡村文明新风。

猜你喜欢

建设
多部门:建设农村公共厕所要避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过度建设
开发建设导则于城市开发建设实践——以桃浦智创城为例
平疫结合的CT机房建设实践
在建设旅大特殊解放区的日子里
项目管理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分析
寒露
质量建设永远在路上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