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运用教学暗示增强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2018-08-02唐小明
摘 要:合理运用数学教学中的暗示技巧,可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数学素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教学过程中的暗示方法,运用各种暗示性语言、行为等给予学生正确的心理暗示,将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集中到所学内容上,帮助学生获得所需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技巧,调动学生的积极心理因素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暗示;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唐小明,四川省乐至县城东小学校教师。(四川 资阳 641300)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16-0079-02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会受到暗示的影响,即每个人都会受外界或他人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等影响。积极的暗示会对人的心理、行为、情绪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这对每个人的学习、生活甚至健康都起着重要的启示作用。暗示教学法是保加利亚心理学家、精神病医生洛扎诺夫所创立的。它是指运用暗示手段激发个人心理潜力,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理论和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某种暗示可以在师生之间营造和谐氛围,让学生受到感召、熏陶,在情感上与教师达成一致,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内部动力,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学生高效地接受知识。因此,教师应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暗示的积极效应。
一、发挥良好教学环境的暗示作用
古人云:“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课堂环境的暗示是一种经常的、不知不觉的熏陶方式,它主要是利用客观具体的设施对学生产生影响。例如,在教室里懸挂著名的数学家画像,可以为学生树立崇高理想,产生良好动机与克服缺点、战胜困难的动力,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满足求知的欢乐。
良好的班集体环境也会暗示学生向优秀方向发展。班集体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相处的直接场所,如果班集体的班级文化搞得轰轰烈烈,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非常和谐,学生就会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受到熏陶,在这样的环境中轻松自如地学习。同时,教师也要因材施教,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例如,给学困生创造适当的条件,让他们能回答老师的提问,并及时表扬,以增加师生感情、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对成绩稍好但波动较大的学生,要力争改变这些学生的周边环境,通过换座位、安排课外活动或让他们担任数学课代表等方法树立其信心。教师必须在课堂上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让师生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协作,使课堂教学气氛轻松、愉快,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有意识和无意识地接受知识。
二、发挥教师教学行为的暗示作用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教学过程的引导者。行为暗示是指教师遵循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则,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时以行为代替语言,其效果比语言更好,能收到不教而从之效。例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都在认真听老师讲课,但有一个学生开小差。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该如何处理呢?授课教师可以轻轻走到开小差学生的身旁,用手轻轻地拍拍他的肩膀,然后若无其事地走开。这个学生就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会立刻专心听讲。教师通过拍肩膀的方法暗示学生应该集中注意力,而没有当堂呵斥学生,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心领神会,巧妙地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态、仪表、举止等行为都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愉快教学”“乐教乐学”体现的就是这个道理。这就要求教师的行为必须规范,对学生的信心、期望、赞许、批评等都可以通过行为巧妙地传达给学生。一个恰当的表扬,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满意的点头等,都会给学生一种积极的暗示,筑起师生间情感交流的桥梁。例如,教学“不确定现象”这一节课时,学生已经了解了什么是确定和不确定的现象之后,教师提问:“你能说一说生活中的不确定现象吗?”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七嘴八舌开始说起来,老师面带微笑,做了一个举手的示范动作,全班立刻安静下来,齐刷刷地举起了手。一位学生完美回答之后,老师面带微笑,向他竖起大拇指,紧接着说:“下一位谁来说呢?”同时,将眼光投向更多举手等待发言的学生。在这种积极的行为暗示下,教师无须多言,就能与学生达成一种默契,让数学课堂变得高效、生动、有趣。
三、发挥教师教学语言的暗示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语言是教师最重要的工具。语言暗示就是指不直接对学生提出要求,而是通过讲故事、打比方、说反话等方式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生动、有趣的语言会给学生一些积极的暗示,给学生一种亲切感和信任感,让学生在头脑中构筑一种学习意境。教学难理解、难掌握的问题时,可以用浅显的例子作比方,来达到解决深难度问题的目的。这种暗示让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同时,也学到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教学“进位加法”时,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1,在计算十位的时候,还要加进位的1。对于刚接触进位加法的小朋友来说,这是一个难点。笔者教学这个知识点时笑眯眯地告诉孩子:“进位的1就像最乖的你们,是老师最喜欢的小不点,老师把它写在十位的下面”(在横线上的十位板书小1)。孩子们睁大眼睛看着小不点,笔者继续说:“在计算十位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记得加上小不点,不然他会哭的哟!你们可不能丢下他哦!”孩子们笑了,说“不能忘了小不点,他会哭……”
此外,教师还可通过面部表情把要说的话表达出来,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充分利用面部丰富的表情,说出喜悦、痛苦、惊叹、遗憾等,让暗示对象在短时间内做出反应。这种方法贵在应用巧妙,一个恰如其分的眼神,配合一个滑稽的肢体动作,既能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又让学生感到亲切和乐于接受,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发挥合理教学目标的暗示作用
教学目标具有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明示教育进度的方向、选择理想的学习方式等作用,它可以激发学习动机,因而教学目标的暗示激励作用不可低估。教师可以在教室里设置学习园地,提出本周或近期班级的奋斗目标,还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设定个人学习目标,首先让学生自己提出基础目标,完成后再设定一个赶超目标,在班级里形成“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学生一旦认同了老师确定的目标,就会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苦学”变为“乐学”。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自身不自觉的动作或语气间接地影响学生,让学生的情感、兴趣等方面产生变化,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潜力,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笔者相信,只要数学教师充分探索教学方法,言传身教,注重教育教学规律,素质教育一定能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付誉峰.利用心理暗示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潜能[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3,(12):67.
责任编辑 易继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