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与高中政治课堂的深度融合探索
2018-08-02刘巧花
摘 要:将“时政+”融入高中政治课堂,是激发学生兴趣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之一。文章从新课导入、情境创设、活动体验和注意事项等方面阐述了时政热点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问题。
关键词:“时政+”;高中政治;课堂教学
作者简介:刘巧花,福建省宁德第一中学教师。(福建 宁德 352100)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16-0064-02
“时政+”是一种借助“互联网+”模式,将时政教育融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通过引入当前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等时政热点,引导学生应用学科理论,对时政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判断、探究和论证,帮助学生形成时政意识的教学方法。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研究,谈谈如何将时政热点与课堂教学进行深度融合。
一、利用时政播报导入新课,点燃学生兴奋点
独具引力的课堂,其精彩性、艺术性必然是从课堂的导入开始下功夫。兴趣是学生自觉学习的最有效手段,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时政播报往往有先声夺人的效果,其方式迅捷、内容鲜活的优势可以刺激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发动学生在课余时间搜集、挑选、整理时政材料制成PPT,运用教学多媒体播放图片和视频,利用课前5~10分钟,由学生用最为简洁和具有概括性的语言进行新闻播报,并对自己的话题发表见解,其他学生也可发表看法,教师适时进行点评,从时事新闻寻找与教材的结合点顺势导入新课,以此来点燃学生兴奋点。
二、运用时政热点创设情境,寻求课堂突破点
常言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要激发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热情,起点是创设问题情境。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寻找时政热点与教材的结合点,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引导学生在情景分析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时政热点案例的选择应与本学科教学内容一致并有针对性,从学生日常生活的实际出发,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时政就在身边,并且要具备时代性与前瞻性。在问题的设置上,难易要适中,设问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步步推进,层层深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启发学生多方面思维,开阔学生眼界,锻炼学生理解力,分析力与综合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三、注重时政活动体验升华,实现课堂落脚点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强调“要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努力把基本观点、原理融入生活题材之中”。因此,在教学中要通过不定期开展时政点评,设置时政园地,开展时政专题讲座,举办时政演讲比赛,撰写时政小论文等活动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与社会近距离接触,锻炼和提高对社会的认知能力,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增强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在加深对课本知识理解的同时向课外拓展与延伸,实现知识的迁移,提升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
1. 开展时政述评,帮助学生解惑释疑。时事涉及的范围广,对学生来说,有时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加上课堂时间有限,所以要定期开展一些时政点评或述评。在教学中,教师在课前要潜心备课,熟悉学生所搜集的时政热点材料,精心设计时政情境提出启发式问题。同时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用创设的时政情境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将时政与知识结合帮助学生体验知识、理解内化知识。做好时事述评首先要评论该新闻报道的背景;其次引出问题的原因以及对社会的影响;然后对这件事情进行评论,发表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感想和分析以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最后对这件事情进行结论,提出解决的办法或进行呼吁,从而引起更多人的关注。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和分析,帮助学生答疑解惑,让学生迅速了解与把握时政热点的实质,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政治敏锐性。
2. 开设时政专题,培养学生理性思维。阶段性地把时事教育与教材基础知识结合起来,以某一社会时事热点为线索,多角度、大跨度地组织相关基础知识,全方位地把握时事与教材的结合点。这不仅使学生获得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辩证思维和创新能力。教师先提出某一时事专题,然后和学生一起收集有关的背景材料,并进行取舍归纳,最后找出其与经济、哲学、政治和文化之间的联系。
3. 举办时政演讲,增强学生政治认同。围绕当前的时政热点,做好课前或课后的时政演讲活动。每次活动由一位同学提前准备,内容涉及国际国内时政要闻、社会热点话题。如有关南海海域问题、微信时代、雾霾治理、社会誠信、共享单车、移动支付、网购、食品安全等。在课上与大家分享、交流,通过时政演讲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时政热点的解读,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推理等能力。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关注时政热点是提升公民意识的路径之一。受各种浪潮的影响,当代中学生思想多元化,在许多问题的立场上,容易步入误区。那么在相对宽松的时政演讲氛围中,学生就敢于把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通过同学间反复讨论及反驳论证,从而形成一定范围的思想共识。同时,政治教师应加以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明辨是非,使其形成政治认同。
四、“时政+”与政治课堂深度融合中需注意的问题
学生时政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量的积累。学生的能力差距较大,教师对合作小组要做到科学分组、异质互补,对各人分担的责任进行合理分工。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时不能照顾到部分“学困生”的参与性。所以,“时政+”与课堂深度融合中需注意的问题是:一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精选时政热点,做到“三贴近”,即时政材料要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二要正确处理好时政热点与教材的关系。三要在选择时政热点话题时,要尽量避免一些负面的内容,多给学生传播一些积极向上、具有正能量的时政话题,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综上所述,“时政+”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一教学方法可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发展,让高中政治课堂真正走近学生实际,成为师生互动、合作交流的生态课堂。
参考文献:
[1] 周洁娇.“互联网+”下高中政治课堂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科学,2016,(5):00221.
[2] 翟春红.高中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的方法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29):92.
[3] 陈兴生.结构导向学习:深度教学的基础性时政热点与政治教学的有效融合[J].科教文汇,2014,(12):179-180.
责任编辑 范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