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试导向教育现象的本质思考及可能出路

2018-08-02康兴华

祖国 2018年11期
关键词:教育现状

康兴华

摘要:虽说新课改理念不断深入,但是在基础教育中以应试教育为导向的教育方式还没有得到转变,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精英社会发展中考试直接替代了教育,使得教学方式未能得到科学的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新课改下应试为导向的教育现状,同时阐述了以考试导向为基础本质思考,最后总结了应试导向教育现象的可能出路。

关键词:应试导向 教育现象 本质思考 教育现状 可能出路

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在教育中考试是选拔人才的唯一方式,社会人才也需要通过考试进行甄别。在精英社会背景下,考试限制了教育,使得教育中以考试为主导的现象普遍存在,严重阻碍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现象依旧很普遍。

一、新课改下应试导向的教育现状

随着相关制度的公布,高考提出了完善中学学业水平考试、规范学生综合素质、改革考试科目等观念,以综合素质多元化考试为主的评价机制逐渐得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些新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考试压力,给予了学生选择权上的自由。

通过将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内,能够缓解应试教育中的不足之处。但是,由于无法深入分析考试导向教育现象的社会、体制、思想根源,使得更深层次的改革引发,若是仅仅在素质教育下推动考试改革,将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通过改革考试方式,能够改变考试基础教育现状,加强教学效果。减少考试科目,能够很大程度加大分数相增的可能性。在素质教育中纳入考试体制,就意味着将素质转化为以应试教育为主的目的。

二、以考试导向为基础教育的本质思考

为了考试而学习,为了考试而教育的现象,存在着较多的复杂因素。其中包括心理、社会、教育等因素,以考试导向为基础的教育方式,其本质思考如下:

(一)心理因素

趋利现象是人的本性,人类的任何一项活动均涉及趋利避害,教育工作也是如此。接受教育是人的基本权利,通过接受教育能够满足个体的知识需求。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考试结果与学生个体发展有着密切的利害关系。例如:以高考为例,1999年我国各大高校考试扩招,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为9.9%,2014年的高考入学率为37.6%,2017年高考入学率为46%。通过数据能够得知,高考扩招无法减弱高考竞争,学生也将考上大学的愿望转变为考上好大学。我国属于典型的学历社会,学历直接决定着后期的就业薪资。以考取好成绩为导向的教育背后,属于社会个体对社会资源的心理竞争。其本质属于功利性,使得教育工作中无法落实育人理念,学生将学校视作人生赛场之一。残酷的竞争会加强人的利己行为,使得人在激烈的竞争中,时常充满焦虑、紧张感。

(二)社会因素

现有的社会模式,人类社会逐渐呈现金字塔等级关系,使得社会精英具备更大的社会价值、社会意义,占据较好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精英位置能够更人较大的安全感、荣誉感。由于社会顶层、底层的差距,使得地层民众的改变欲望逐渐增强,想要借助教育提升自己经济地位的愿望愈发迫切。

特别是家庭背景、父母社会地位、经济实力等对子女的成长有着较大的影响,借助金钱可以换取优秀的教育资源。因此,经济实力强的家庭中其子女在教育中占据着更大的优势,这类情况下使社会阶层差距日益凸显。社会借助教育培养精英人才的同时,也使得社会分类加剧。

(三)教育因素

考试导向教育模式是以教育目的为主,在教学实践中激励学生,将笔试、考试训练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评价主要以学科内容、知识、技能为主,评价方式为考试,分数就是评价体系。这类方式较为简单、便捷,不管是命题、教育、教学设计都比较简单。但是这类以考试为导向的教育形式较为单一、枯燥,使得教育过程的鲜活性、多样性无法体现出来。

素质教育属于一项复杂、系统性的工程,教师必须要确保全体学生的发展,依据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重视学生水综合素质、责任感的培养,使得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同时还需要进行小班化、科学设立学科等辅助手段教学,借助相应的教学资源,完善评价机制,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同时教师还需要重视学生思维模式的教育,确保教育工作的公平性,让每位学生均能够享受平等教育,为社会培养出更加全面、具备能力的人才。

三、应试导向教育现象的可能出路

教育问题的解决需要以社会环境为主,转变以考试导向为主的教育现状,不单单是教育工程,还是一项心理、社会工程,结合相关资料,应试导向教育现象的可能出路主要如下:

(一)树立先利社会的精英意识

通过分析古代的科举考试能够得知,必须要建立社会精英道德意识、责任意识,加强精英人员的使命感,促使精英人员能够以社会利益为主,树立先利社会意识。在当前社会下,个人主义思潮愈加泛滥,在当前社会背景下也无法解决只谈个体的现象。教师必须要加强利己更利社会意识的培养,使得学生在大众精神的引领下,能够更加向往文明社会。

(二)以关怀教育为主,建立委任教育

以竞争为依据的考试导向教育,可能会使得恶性竞争现象滋生,使得学生的关怀品质难以得到培养。在社会发展中,关怀、爱是社会的基本需求,教师、院校必须要营造富含关怀的环境,更好的满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此确保学生学习、成长中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适当的竞争能够激发人的积极性,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考试的目的是为了诊断学生问题,识别学生的发展性,以此促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1.教师必须要明确,就目前社会情况而言,学术型人才需求少于职业型人才需求,必须要合理进行人才需求分流。2.明确学术型发展、职业发展道路中精英的人数较少,始终担任的是大众陪跑,在人才发展道路上,需要赋予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利,在基础教育阶段需要融入职业教育。

(三)建立和谐共处的社会环境

不管是精英社会、还是平民社会,均无法涵盖现代社会的本质,社会的发展需要精英社会、平民社会二者间的协作。由于各类因素,使得人之间的差异性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无法实现,必须要正确明确在人类社会中差异属于正常形态,差异化能够使人们拥有丰富、不同、多样的生活、思维、能力模式。和谐社会需要以教育为主,教师要培养学生成为帮助别人的人,这也是教育中的关键目标之一。为了培养能够帮助别人的个体,需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必须要提倡支持型教师,支持型同学。支持型教学环境必须要满足品质教学、多元化教学要求。品质教学指的是深度、精致化的教学,通常情况下必须要具备优质教师、小班(人员为16人左右)、良好师生关系(课堂氛围)、融洽的互动情景。同时在实际的教学中还需要融入大班、混龄教学为主。

多元化教学指的是,为学生提供多种教学内容,教学难度、方式、目标等,以此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的人生规划、职业选择提供科学决策。不管学生做出何种选择,在学生选择过程中均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信息,使得学生能够真正了解自身的需求,依据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测评,进而引导学生主动担任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徐恩秀,杨旻旻.应试导向教育现象的本质思考及可能出路[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04).

[2]周详,齐文远.法学教育以司法考试为导向的合理性——以司法考试刑法卷为例[J].法学,2009,(04).

[3]王博.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探究——以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为背景[J].职教论坛,2012,(10).

[4]王策三.应该尽力尽责总结经验教训——评“十年课改:超越成败与否的简单评价”[J].教育科学研究,2013,(06).

[5]范海波,孙若鹏,鲁明.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学风建设模式探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12).

[6]戚业国.从发展观的转变看“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J].中国教育学刊,1998,(01).

(作者单位:仕诚兴业科技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教育现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新趋势
浅析新课程理论下幼儿学前教育现状和对策的研究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生存状况与教育现状研究*
浅析新课改形势下初中政治教学的策略与途径
高校ACCA教育现状及其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