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计算机专业如何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2018-08-02任盛时

祖国 2018年11期
关键词:计算机课程人才需求改革

任盛时

摘要:在农村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麻江职校担负起了培养本地技术人才的重任。而计算机专业作为企业需求量最大的专业,将走上改革与发展之路。本文就地方特色和学校专业改革提出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人才需求 计算机课程 改革 教师水平

麻江中等职业学校多年来为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各个企业输送了大量的技术人才,然,随着麻江本地经济的快速发和产业升级的进一步加速,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急速增长。作为麻江县唯一一所公办职业学校,作为与本地经济关系最为密切最为直接的职业教育,应义不容辞地参与到地方经济大业中。而计算机作为现代高科技的产物,在各行各业中已经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工作手段,这已是生产发展的趋势。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的老师,我意识到,如何使本专业的学生参与到当地的发展,是当前我们首要重视的教学任务。

一、麻江当地人才需求分析

在农村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近年来,麻江县各种特色产业纷纷崛起,精彩纷呈。“麻江蓝莓”、“麻江冷凉蔬菜”、“宣威乌羊麻”、“龙山复兴村”等以蓝莓、冷凉蔬菜种植加工、乡村旅游餐饮服务为特色的微型企业均办得风生水起。经济的复苏,对各种各类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在企业的需求上,对产品的宣传与包装、电子商务推广、仓库管理、出单等等基本的工作,需要一大批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广告平面设计、计算机网站建设、计算机影视制作、计算机网络布线等综合知识扎实过硬的人才。在平时日常工作中,良好的适应能力、工作创造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成为学生必须具体的基本能力,这就要求职业学校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但要加强专业技能学习,更要抓学生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吃苦耐劳精神等。如何培养适合地方经济的“适用型”人才呢?2005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强调:“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文件中明确提出:“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合理调整专业,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大力推进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建设”等要求。“决定”,为广大的中职学校指明了教学方向,更对于探索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的规律和特点,以及教材体系改革和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我校计算机专业现状分析

(一)专业课程改革进程缓慢

我校1985年始建校,1997开设了计算机专业。将近20年的发展,经历了从当年的DOS系统到2000年windows98,2005年的windowsXP到2014年的windows7系统。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根据当年的人才需求,设立了相应的课程,如在1997年,我们开设了汇编、C语言、BASIC语言、汉字录入及金山办公软件(wps)等。到2005年,《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颁布后,开始设立FLSH、PS、WORD2003、平面设计创意与制作、组装维修、网络综合布线等专业。到了2012年后,才开始有了计算机网络建设、影视后期制作、CAD、CorlDRAW、3DSMAX、摄影摄像技术等新兴的专业课程。然而,由于设备落后,电脑更新不及时,许多课程在开设初都形同虚设,一直到2015年学校投资150万元新建了三个计算机室后,情况才有所改。从这20年的发展变化中,可看出我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从整体上进展缓慢。

(二)计算机教材的选用存在乱象。

由于国家还没有计算机中等操作人才培养的行业标准,所以,中职在开发计算机专业课程和教材上,仍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主观性,开发的课程对于适应行业要求还存在一定的距离。我们学校计算机专业在使用的参考资料上也存在种种乱象,要么就一本教材用好几年,不能及时体现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观念,跟不上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各行业的实际需求;要么就和当前流行软硬件步步紧跟,年年更新,使学校硬件环境频频告急。如我所担任的《影视播后期制作(Premiere CS4)》,2012年开设该课目,本来是一门相当实用的多媒体应用技术,但由于当年的硬件设施跟不上,造成了教材与教学脱体,整个学期的教学,都在东拉西扯,完全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三)教师队伍良莠不齐

“名师出高徒”,教师的专业能力高低决定着教学质量的好坏,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的高低。然,由于众所周知原因,同许多农村地区的中职学校一样,我校的各个专业教师大多是从文化课转型的,在专业知识上还有一定的欠缺。如我们计算机专业,8位教师,科班出身的仅三人。努力提高计算机教师的专业素质,成了当务之急。

三、本专业如何针对麻江當前的经济特点进行改革

(一)定位培养目标,构建专业技能教学体系

当前,麻江依托本地的优势发展特色经济,通过发挥自身优势,在资源优势中培育壮大地方特色,在传统产品中筛选优势品牌,打造独具特色的名牌产品和战略产业,其中,最为知名的就是“麻江蓝莓”。

另外,麻江县委、政府大力扶持小微企业,助推地方特色企业发展。目前,麻江乌卡坪蓝莓生态循环产业示范园区现已入驻企业(合作社)20家,花果源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现有龙头企业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家庭农庄1个,建成1000亩红心猕猴桃基地,养殖鸡鸭等家禽已达10万羽,生猪出栏1500头;高山冷凉蔬菜产业示范园区现园区有公司4家,合作社3家参与示范种植。想要这些产业、产品走出村、乡、县,则需要大力宣传和推广。

通过对麻江县经济结构与人才市场的综合分析,了解到比较适合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岗位有以下这些: a.计算机操作员(办公室文员、统计员、仓库管理员、收银员等等), b.单位内部局域网的操作维护, c.产品在互联网的营销宣传(电子商务) ,d.计算机硬件调试、维护、软件安装, e.多媒体加工制作、影视制作,f.广告设计类工作。

根据以上的岗位分析,可以定位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构建专业的技能教学体系,可编写实用的校本教材以适应当地经济的发展需要,使学生明确学习内容与学习目的,从而能将所学本领快速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育应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并且在打好专业基础的条件下,也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目标可确定为以下培养方向:

A.办公自动化与计算机维护方向:培养办公自动化操作、管理、计算机系统维护技术人员。 B.网页制作:培养从事网页设计的专业性人才,培养具有空间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网页设计师。 C.网络管理方向:培养负责维护公司计算机硬件、搭建与配备计算机网络、根据需求设计网络方案、与网络供应商配合维护和监控公司局域网,保证其正常运行的人才。 D.多媒体技术方向:培养从事影视后期制作、多媒体制作、音视频系统开发和应用、网络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运营等工作的人才。 E.网络广告设计方向:培养能从事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网络广告设计的人才。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计算机教师专业水平

1.以“专”带“非”,以“老”带“新”

根据学校专业老师匮乏的状况,学校领导提出“以专业老师带动非专业老师”,以“老教师带动新教师”,“老教师”也不是专指年龄稍大的教师,而是指在该专业任教时间长,专业知识丰富扎实的老师。要求本专业内多听课,多评课,以促进非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水平。

2.中职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学习,紧跟社会计算机专业形势的发展变化

计算机知识变化日新月异,担任该专业教学的教师要有求“创新”的精神, 努力学习新技术,不断用新知识充实武装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与时俱进。比如:多媒体和网络方面的新技术层出不穷, 教师就应把新知识的传授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应该有选择的把一些相关的新信息、新知识、新教材版本软件的特点和功能等及时补充到教育教学中去, 让教学内容紧跟形势的发展变化, 保证教学内容的前瞻性与先进性。

3.让计算机教师“走出去”。闭塞的环境学不到新兴的知识,特别是像计算机技术这种更新换代很快的知识。只有让教师多到发达地区多培训,多观察,投身社会实践,并通过网络了解、市场调研、实地调查等方式随时关注市场动态,使教学内容更加適应就业需要。

四、结语

总之,我校计算机专业要想更好的为地方经济服务,就必须走教学改革之路,想方设法使教学模式更适合地方特色。只有实现与地方经济的良性互动,才能凸显“中等职业教育”的意义,才能有效提高中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昌万.探讨如何有效发挥中职计算机专业实习指导工作的作用[J].教育,2016,(01).

[2]陈宏伟.谈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职业教育研究,2010,(S1).

(作者单位:麻江县中等职业学校)

猜你喜欢

计算机课程人才需求改革
2022年冬奥会冰雪体育人才需求与培养路径研究
改革之路
能源行业网络安全人才需求与培养探讨
改革备忘
探讨提高初中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改革创新(二)
中国海归人才需求地图
瞧,那些改革推手
关于3D打印技术与技能人才需求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