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凝聚党魂开创新时代

2018-08-02李松

祖国 2018年11期
关键词:十九大新时代

李松

摘要: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是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理论发展历程上的具有开创性、里程碑和划时代意义的重要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布局上取得的伟大胜利。凝聚党魂,是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首要目标。开创新时代,是践行十九大精神的行动总要求。

关键词:十九大 开创 新时代

一、凝聚党魂,夯实新时代思想政治基础、组织基础和人才基础

凝聚党魂,就是要通过学习宣传教育活动,让全党同志从思想政治觉悟上自觉地团结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来,就是要让全国各族人民把思想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来,把行动统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上来。

第一,凝聚党魂,首先要定位魂的方向,直接关系到走什么路举什么旗的问题。

聚党魂就是凝聚全国人民齐心跟中国共产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识,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这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近代以来,为了救亡图存、强国富民而做出探索奋斗的其他党派由于其阶级局限性和统治阶级的压迫,最终都失败了。只有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发动人民依靠人民最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的发展才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党的性质决定了的。党植根于人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必然迎来美好的生活,中华民族必然能够实现伟大复兴。

凝聚党魂,必须“善于识别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防止它们搞乱我们的思想、模糊人民的视线、偏离社会主义的方向。”

第二,党魂需要凝聚,是目前党的建设还存在的薄弱环节的客观现实所决定的。

近五年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全党同志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得到较好的遵守,党内政治生态有了根本好转。

但是,党内部分党员与党同心的自觉性、主动性还不足,把个人的发展与党的事业发展联系在一起还不够紧密,对时时刻刻坚持党的宗旨、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还认识不到位、执行不到位。更有大大小小的利益团体侵吞着人们的利益、损害着干群党群关系。凝聚党魂,就是要通过党内的政治生活,让全党同志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觉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致力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三,凝聚党魂,就是要发挥我党的组织优势,通过一系列学习宣传教育活动,让党的十九大精神入心入脑。

我党历来重视思想政治宣传教育工作。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毛泽东《论联合政府》)。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处理一切问题的出发点。通过思想政治宣传教育发动和组织起来的人民,是我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胜利的法宝。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依托我党强大的组织体系和各类宣传阵地作用的发挥,开展前所未有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让经《共产党宣言》淬炼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忠诚、植根于马列主义的信仰和追求共产主义的理想在广大党员同志身上入心入脑,进一步增强党组织对党员的凝聚力,对普通群众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第四,凝聚党魂,就是要紧紧跟随党的灵魂人物,就是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周围。

伟大政党需要坚强核心。习近平总书记是全党拥护、人民爱戴、当之无愧的党的灵魂和领袖,是我们取得新胜利的坚强核心。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是深受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拥护和信赖的领导集体,是最专业的治国理政团队。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的构成,体现了全党共同意志,反映了党心军心民心。汇集了全党各方面优秀的执政骨干,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治国理政业务相统一的专业化水平很高,启示着全党选人用人注重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思想政治工作和业务管理能力相统一的专业化新标准,充分反映了我們党揽天下英才而用的博大胸怀和磅礴气势,意味着党的事业的朝气蓬勃、兴旺发达,为我们党继续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二、全面深刻理解十九大丰富内涵和战略布局要求,开创新时代

开创新时代,就是要在新的时代,在新的指导思想指引下,以矛盾为抓手,以目标为导向,全面把握新条件、新矛盾、新要求,以新气象开启新征程追求新目标。

第一,开创新时代,所有治国理政基本方略都是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新定位。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30年是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时代;从1978年到2017年党的十九大召开的40年是中国人民富起来的时代;从党的十九大召开到本世纪中叶是中国人民生活美好起来、国家强盛起来的时代。

在新时代,人民从生理需求到安全需求到归属需求到尊重需求到自我实现的需求等各个层面将得到全面的关注和切实的提高,人民生活将更加美好;中国发展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国力更加强大;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将在新时代得以新突破。

第二,开创新时代,必须从完整的体系角度把握新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科学的理论引领正确的实践,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观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和精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的理念在新时代的鲜明表现,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补充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要体系上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且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更好引领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

第三,开创新时代,要从历史的延续性和发展性上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的新条件。

5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人民的呼声,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举旗定向、运筹帷幄,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从整体和全局的高度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历史性变革,取得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历史成就。在此新条件上开创新时代,必将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四,开创新时代,需要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准确掌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毛泽东《矛盾论》)。正确处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牵一发而动全身”,凝心聚力,必然化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有效促进党和人们的事业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主要矛盾一极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高于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并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全面需要。作为矛盾另一极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则是指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已经进入世界前列,但在城乡及东部与中西部之间区域平面分布、立体上升空间上还大有可为。

牢牢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就能集中民智,共同努力,有效提高人民的幸福获得感和促进国家发展。

第五,开创新时代,要坚持发展过程论,以目标为引领,全面布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伟大梦想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阶段性过程目标的引领和全面布局。

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是积极稳妥实现伟大复兴梦的重要过程。

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此基础上,用两个15年的阶段性规划安排,分别达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阶段性目标的设定,有利于凝聚人心持续发力,更能彰显国家发展成果和增强人民的获得感。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期目标,需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全面发展进行精细化安排部署,更需要从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外交工作等方面优化发展环境,增强保障力度,争取国际力量支持。

第六,开创新时代,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需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

“打铁还需自身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第七,开创新时代,每个公民应自觉地以新气象开启新征程。

进入新时代,体制机制创新、方法策略精准必将成为新常态。国家与地方制定的各类富民便民政策通过电视、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得到广泛宣传,民主协商在基层得以全面实施,事关民生的各类听证会成为常态,民众政治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环境监察机制持续发力,新能源开发利用得到支持,资源环境得到保护,土地荒漠化得到遏制,神州广现绿水青山,卫生环境全面改善;教育、医疗、弱势群体关爱等保障体系更加精准完善,税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调整,智能环保等新技术的广泛运用在提高生产力水平的同时丰富和提升了人们的幸福获得感。

再伟大的事业都是实干出来的。每个公民必须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十九大精神的基础上形成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发展自信,以恰逢其时、人尽其才、报效祖国的情怀,以积极主动、昂扬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岗位工作中,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敬畏法律,善良做人,规范和创新做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四川省綿阳民族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十九大新时代
决胜与追梦:十九大后的中国经济三重奏
为十九大召开 做好三个准备
“十九大”火爆朋友圈的深意(焦点话题)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