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建设研究
2018-08-02李瑞华栗伟周葛新锋
李瑞华 栗伟周 葛新锋
摘要:高校第二课堂不仅是对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还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教育教学环节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在分析第二课堂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以创新课堂为中心,以承接项目和参与竞赛为主要运行方式的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在项目方面,提出面向校内大学生的技术开发项目招标实施方案,吸引学生参与实际项目,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竞赛方面,借鉴台湾高校的“竞赛学分”方式,提高学生参与竞赛的积极性。通过项目和竞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其间可定期对成员进行技能培训,通过建立保障制度保证创新课堂的正常运行。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第二课堂;项目;竞赛
新时代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未来五年,我国教育事业将进入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阶段。在国家大力倡导创新创业的大背景下,高校积极探索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这是高等教育在新形势、新机遇下的一项重大举措。
高等教育要注重文化浸润、感染、熏陶,既要重视显性教育,也要重视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实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长期以来,国内高校一直探索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通过各种方式调动大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营造创新的“芝兰芬芳”气氛,如采用创新学分制、免修部分专业课程、提供各种奖项、发放劳务费等方式。然而很多高校学生参与项目的积极性并未提高,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创新活动已成为高校亟须解决的问题。
高校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知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同样的课堂教学之下,学生的学习成绩却不相同。这除与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效果不同有关之外,也与课堂教学之外的第二课堂密不可分。建设和完善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创新性学习活动,能够有效补充第一课堂教学的不足,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第二课堂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第一课堂,是最经典、最直接的教学途径,通过课堂教学,能够让学生理解知识的重难点,掌握理论基础,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较为宏观的认识和把握。但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生尤其是工程类专业学生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学习上,应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互补充与融合。课堂学习有它的局限性,所以要求学生必须寻求在传统课堂学习之外的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即实践性学习,进而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工程实践创新能力。
高校第二课堂是相对于第一课堂教学提出的,是指对学生进行的在第一课堂教学时间以外的各类教育实践活动。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高校第二课堂教育已经不仅仅是第一课堂教学的简单补充和延伸,而是逐步发展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教育教学环节。第二课堂在高校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被视为培养大学生素质拓展的主要阵地。拓展和深化第二课堂,成为构建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大学生素质拓展教学运行机制的客观要求,成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舞台。
第二课堂是激发创新兴趣的有效途径。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大学生的课程学習偏向于灌输型、被动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有效途径是调动其主观能动性,第二课堂倡导主动学习、探究式学习、项目学习。利用第二课堂优势,增强第二课堂的专业性,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是激发学生创新兴趣的有效途径。第二课堂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载体,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知识面的宽度与广度。第二课堂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覆盖范围广泛,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受到冲击,能迸发出强烈的创新激情。第二课堂是提高创新技能的主要阵地,创新技能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它是把创新活动从设计、实施到最终完成并将成果进行推广和普及的能力,是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大学生通过第二课堂的实践过程,不断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强化了实际动手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
二、第二课堂教育存在的问题
国外高等教育偏重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国内高等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积极探索第二课堂的模式和特点,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高校建立的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创客空间等)、学生社团活动、学科竞赛活动以及校企合作等。
高校积极探索和实施第二课堂教学,致力于使现行的第二课堂运行更加科学和合理,体系更加健全和完善。但由于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第二课堂教育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第二课堂课程不成体系,缺乏统一规划。高校第二课堂开展的形式各异,有些有实际的课程安排,学生在课程安排的指引下进行第二课堂活动,而有些则无任何课程安排,直接让学生自行安排。这种没有统一规划的第二课堂活动导致其效果参差不齐。
二是没有完善的评价制度,导致学生对第二课堂重视不够。由于没有评价考核制度,很多学生认为,只要把教师在第二课堂上讲的课程学完,课下再把教师布置的作业写完,学习任务就算完成了,一些学生甚至连作业都没有认真完成。这样导致第二课堂只能对小部分有兴趣的学生产生一定的作用,不能进一步扩大受益面和影响力。
三是很多高校对第二课堂配套资源分配不足。配套资源不足,导致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出现有想法却无法动手实施的情况。虽然部分高校依托教师科研项目扩展第二课堂的辐射面,但能够参与项目的学生仍然有限。
四是第二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有待加强。高校第二课堂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这与高校第二课堂教学模式密切相关。如果把第二课堂设置成为“必修”,则与第一课堂无异,学生很容易把之变成“任务”来应付差事,但是若仅仅以选修或者组织活动的方式,学生的参与度太低,非连续性、非项目式的培养对创新型人才的形成没有显著的效果。
三、第二课堂育人体系架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已经深入人心,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悄然发生变化,学生更容易被实际的利益吸引,仅仅通过教师督促的方式已经很难驱动大部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另外,随着我国学科竞赛的日趋完善,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积极性逐年提高。基于此,建立一种以创新课堂为中心,承接项目和参与竞赛为主要运行方式的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如下图),意义重大。
从图中可以看出,以创新课堂为中心,承接项目和参与竞赛为主要运行方式的第二课堂育人体系,主要突出创新课堂、项目开发与学科竞赛三个方面。创新课堂是中心,此创新课堂为多样式教学课堂,以选修课程的方式,面向有兴趣的学生进行“手把手”式的技能培训和创新引导。项目开发方面,提出一种“面向校内大学生的技术开发项目招标实施方案”,吸引学生参与实际项目,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学科竞赛方面,借鉴台湾高校的“竞赛学分”方式,提高学生参与竞赛的积极性。第二课堂育人体系的运行需建立一定的保障制度。
(一)创新课堂实施方案
创新课堂是中心,此创新课堂为多样式教学课堂,以选修课程的方式,面向有兴趣的学生进行“手把手”式的培养教学。上课地点可以在教室、实验室,甚至是在项目现场或者实习基地.上课方式有可能是教师给学生讲或练,也可能是学生给教师讲或练。例如:在进行西门子PTJC1200系列课程创新课堂之中,控制对象有实物电梯、实物红绿灯、直线模组等模块,在使用PLC实现四层实物电梯控制的项目中,学生需要根据教师的讲解,自己编程、接线、调试,最终实现对电梯的控制,项目完成后,项目组成员开始讨论所做方案的不足。实物模型在电梯防坠落方面并未采取措施,有学生提出利用超声波测距模块,搭载单片机进行控制,通过多次测量电梯底部与地面距离,计算出瞬时速度,当速度超过某一限定值时进行保护动作输出,实现防坠落功能。也有学生提出在电梯导轨上安装激光传感器,通过不同时刻电梯在不同位置确定电梯的速度并进行保护。学生提出的两种方案各有道理,于是教师直接把学生分为两组,针对电梯防坠落功能进行开发,在项目遇到问题时,教师参与进行指导,但更多时候,是项目组的学生向教师介绍项目方案和项目进展情况。最终项目完成后,以项目技术方案的方式提交一份报告和一套演示装置,学生能从项目方案的提出、实施,到最终问题的解决中学到普通理论课堂学不到的创新思维和工程能力。
(二)承接项目实施方案
承接项目实施方案就是技术开发项目招标实施方法,即采用一种“面向校内大学生的技术开发项目招标实施方案”,收集校外企业的技术开发需求,整理成项目清单,发布在培养基地网站或网络交流群,吸引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项目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由学生科研团队提出解决方案,并给出报价,进行项目竞标,教师与工程师组成的专家组对项目方案进行评审,最终给出中标结果;另一类是将项目预算提前公布,专家组对学生提出的項目解决方案进行评审,选出最优的解决方案,给出中标结果。与项目中标学生科研团队签订项目开发协议,要求中标的学生团队按照标准商业合同要求,给出详细的开发进度、成果分配方式、利润分成条款等。
(三)参与竞赛实施方案
将各种省市级、国家级的技术性竞赛时间及信息汇总列成目录,对于可以参加的竞赛,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制订相应的竞赛方案,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经专家组批准后方可参加。参赛作品可以是招标中做过的产品,也可以根据竞赛要求研制新的产品。由学校提供加工制造和场地支持,组建由学校教师、工程师和外聘指导教师组成的指导教师队伍,面向全校学生组织团队参加各类竞赛,形成良好的人才选拔、梯队培养与组织管理机制。
(四)保障制度建设方案
建立由学校专业教师、工程师和外聘指导教师组成的指导教师队伍,负责创新课堂的保障制度建设,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加强对学生的科研思想、科研能力、科研过程训练,设立创新课堂活动基金,严格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做好项目申报、交流、检查及应用推广等工作的监督与管理,建立激励淘汰机制和竞赛机制。
四、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第二课堂育人成果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第二课堂育人成果显著,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经过一年多的系统化管理运行,学校第二课堂试点运行良好,以机电类专业为例,共建设学生第二课堂学习实验活动室十余个,分为基础学习型实验室、竞赛型实验室和项目型实验室三大类,基础学习型实验室包括PLC、单片机、ARM、PCB设计、3D打印、数字化建模等科目,竞赛型实验室包括恩智浦智能车、西门子智能制造、机器人大赛等,项目型实验室以与企业合作建立的联合培育基地为主。
通过创新课堂,深入实施项目开发与学科竞赛方式。学校通过招标的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完成科技类项目8项以上,其中以面向学生项目招标的项目4个。2017年,创新课堂成员学生参加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8次,获得国家级奖励13项,省级奖励12项,培养了一批基础扎实的创新型人才,为后期学生的延续性培养、进一步的创新性培养打下基础。
五、小结
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互配合、相辅相成,能促进学生更好地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提高实践能力。高校应努力进一步完善第二课堂育人体系,更好地推动第二课堂发展,拓宽教学领域、深化教学内容,早日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责编:群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