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研究

2018-08-02裴晓涛

河南教育·高教 2018年7期
关键词:长效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办高校

裴晓涛

摘要:青年學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民办院校的数量和在校生规模已经占到普通高等学校的三分之一。在民办高校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思想共识,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本研究试图从加强领导层面重视力度、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构建系统体制机制、探索灵活教育方式等方式,探索建立民办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民办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长效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

一、民办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思想共识,贯彻落实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八大以来,民办高校注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不可回避的是,这一工作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学生在坚持祖国统一、社会稳定等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表现出了高度的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感,但面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否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等问题一些学生的价值取向比较模糊:一些学生在报效祖国、先义后利、仁者爱人、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等方面知行不一,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兴趣甚至反感。这些现象说明,一些民办高校大学生存在价值观认同感弱化的现象。

二、民办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高校重视程度不够

民办高校来说,资金来源相对单一,生源是学校建设与发展的生命线。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提升学科专业实力、提升社会影响力贡献不明显。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民办院校不得不选择将有限的资源首先投入在扩大规模、专业课教学、实验室建设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工作没有放在首位。

(二)师资力量缺乏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阵地。民办高校大多机构、人员精简。由于缺乏应有重视,不乏一些民办高校,为了提高在校教师待遇,安排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辅导员等加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教师队伍,缺乏真正的学术带头人,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三)培育主体不系统

一些民办高校的党建由于历史、体制等原因,与公办高校相比,整体还比较薄弱。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缺少系统规划、整体设计、协同培育,更多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学校社会实践部门、学校宣传部门等各自为战,采用“单打一”的模式,这样容易出现“宣传一阵风、结果一场空”的现象,缺少长效机制,严重影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

(四)生源特点新变化

民办高校由于招生制度、社会偏见等,造成生源质量整体不如公办高校,导致一些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学习能力较弱,社会认可度较低。而且,当下“千玺宝宝”们陆续进入高校,他们普遍自我意识更为强烈,接受新事物能力更强,更需要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强化价值观培育。

三、民办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

(一)加强领导层面重视力度,营造民办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

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最大的区别在于,民办高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自于学费,而公办高校来自于财政拨款。因此,民办高校大多是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与公办高校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存在差异。为了营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建议规范高校领导机构的顶层设计,加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实现党政合力的良好局面。

(二)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奠定民办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才基础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民办高校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重要阵地和主要渠道。一是严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选聘质量关。选聘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具备马克思主义信仰和良好的道德品行的优秀人才充实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同时,注重引进高水平的思想政治专业的学术带头人。二是提升教师授课质量。民办高校格外注重创新和改革,积极探索翻转课堂等新的授课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这并不等于要置理论学习于不顾,恰恰相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进行阅读与学习。只有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充分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才能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才能真正认同并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三是加强教师师德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是知识丰富的专家学者,还应是言行一致的道德楷模、诲人不倦的良师益友。要认真对教师进行师德师风教育,强化教师的使命感、荣誉感和责任感,并注重表彰先进,整改、惩戒教师师德失范的行为,逐步形成教师队伍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三)构建系统体制机制,凝聚民办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力

各项工作想取得实效、实现突破,首先需要布局,需要构建整体、系统的体制机制。民办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需要一整套的体制机制作为统领和保障。一是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方面写入民办高校发展规划,明确具体的阶段性培养目标和时间表、路线图。二是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列入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生评价体系,真正将其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得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全面提升。三是制定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本质的民办高校的校规校纪,并特别注重对教师和学生行为准则的制定,逐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师生的行为准则,成为师生日常生活的基本遵循。四是打造全面覆盖的宣传互动体系。整合宣传平台和宣传路径,建立民办高校报纸、网站、新媒体、橱窗展板、广播等立体的宣传阵地。

(四)探索灵活教育方式,打造适合民办高校学生特征的育人模式

民办高校应积极探索,打造符合学生特征的育人模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这为民办高校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方法论。一是要完善课堂实践、校园实践、假期实践活动三种实践形式,注重通过高校主题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品牌活动,引导民办高校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意义,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其中。二是精心打造社团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基于兴趣组建起来的实践社团,成员往往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上会相同或相似。以其为载体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有亲和力,减少了政治说教的色彩。而且社团与学生的距离更近,更容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开来。三是积极凝练建校历史、发展历程、办学特色、管理理念。大学的建校历史、发展历程、办学特色、管理理念等,往往都蕴含了丰富的中华优秀文化和时代精神,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能随时随地感染师生、潜移默化熏陶和教育师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写照。四是积极开展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文化作品、品牌活动展示。优秀的文化作品、品牌活动都能直观地让师生从中感受到美的享受、智慧的启迪和情感的熏陶。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在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可以起到积极作用,同时能够提升学校品味、增强学生对于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民办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整体规划的务实有效、教育教学的全面覆盖、实践体系的有效呼应、新闻舆论的正向引导,更需要全校师生员工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从而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办高校的培育和践行。

责编:黎明

猜你喜欢

长效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办高校
构建长效机制推进扫黑除恶治理常态化
关于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思考与探索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为资源下沉建长效机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