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向”大音谱华章
2018-08-02郑在军
郑在军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这首动人的歌谣被广为传唱的同时,也让人们记住了“济宁”这个美丽的名字。山东省济宁市是历史文化悠久的孔孟之乡,也是东方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更是一个党建资源丰厚的城市。作为济宁市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2007年,任城区着眼于“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教育,凝聚发展正能量”,开办了《时代先锋》电视栏目,并于2014年正式更名为《党建新视线》。栏目运用“破”“立”“改”“转”的“四向”思维,使收视率长期位居全区自办类电视栏目之首,并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党建电视栏目”。
“破”与“立”相伴相生 从机制保障上创新
坚持问题导向不能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要着眼长远,以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和决心加强体制机制建设,进而有效提升工作成效。《党建新视线》栏目在改革之前一直问题突出,而创新则是解决矛盾和问题的最佳方法。2014年年初,任城区开始从运行体制、资金保障、队伍建设、栏目效果等各个方面进行探索创新。
破“散”立“规”,强化责任担当。首先要规划好“工作责任田”。区委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定期听取汇报,提出指导意见;组织部部长具体负责,协调做好运行管理工作;区电视台由承办单位改为承播单位,不再负责节目的摄制,摄制由区委组织部承担;各级部门单位确定为成员单位,签订责任书,分解落实典型培树、选报以及配合摄制等工作。其次要运用好“考评指挥棒”。将工作情况作为各级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的内容和年度基层党建考核的指标,实行部门单位“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制度。自此,以区委组织部为主、140个部门单位为辅的党建宣传工作布局极大丰富了《党建新视线》栏目的节目来源;各部门典型报送数量是栏目改革前的22倍,2017年报送和采用的典型事迹比例高达16:1。
破“弱”立“强”,强化队伍建设。优秀的制作队伍是电视栏目运行的基础条件。近年来,任城区着力打造“三支队伍”为栏目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持。一是建强摄制队伍。在区电视台设立党建新闻部,以人才招引的方式配备专业高素质工作人员10名、主持人1名;这些同志工作地点在电视台、业务管理在组织部,专职承担党建节目摄制任务。二是建强信息员队伍。每个部门单位明确一名工作人员担任信息员,建立起一支140人的信息员队伍,负责党建典型基础材料的撰写和报送;每季度开展一次专题培训增强其业务能力。三是建强顾问队伍。聘请3名业内专家担任栏目顾问,为栏目制作“掌舵”“把脉”。
破“旧”立“新”,强化资金保障。资金保障是栏目高效运行的关键要素之一。《党建新视线》栏目的运行资金主要有两种来源:一是区财政列支交通、包装、设备配备等经费,2014年以来仅设备一项便累计投入达200万元,配备了广播级摄像机6台、专业电影机2台、摄像单反4台、大洋编辑线4台以及全套灯光和航拍设备等。二是区管党费为节目推广、重大典型合作开发、“党建新视线进乡村”主题党员教育活动等提供专项资金支持,确保栏目稳定运行。
破“单”立“合”,强化覆盖式推广。为增强栏目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党建新视线》栏目变电视单项播出的方式为多载体辅助宣传的方式,进行联合推广。一是手機移动载体。利用短信平台将每期节目预告发送到区级领导干部、部门单位党政正职干部、全区党务工作者的手机上,利用手机APP客户端、微信公众平台进行点播,实现全区4万名党员随时收看。二是报纸宣传载体。联合宣传部门在《任城报》开辟专栏,每期刊登节目预告和节目简介。三是党建信息化平台载体。将每期节目上传至“任城党群e家”信息化平台,确保播送到每个基层支部端。四是活动载体。连年开展“《党建新视线》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党建新视线》年度“十部最佳”和“三十优秀”作品评选等活动,让栏目真正走近党员群众。
“改”与“转”携手同行 从内容形式上突破
打造电视栏目品牌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栏目定位、主题塑造、节目风格、整体包装等多个方面。为进一步加强精品建设,《党建新视线》栏目突出抓好三个方面的“改”与“转”。
一是改视角,从“党务工作”选题转为“大党建”思维选题。一方面是坚持政治属性,传递党的好声音。《党建新视线》栏目把“传递好党的政策、宣传好党的部署要求”作为栏目的首要任务。如阶段性子栏目《开讲了》以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题,邀请10名区内外专家解读十九大精神,组织全区党员观看;紧随其后开办子栏目《大家谈》,选择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党员代表谈感悟、说体会。通过固定与不固定栏目相结合的形式,把党的部署要求迅速传达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另一方面是防止选题“边缘化”,在服务区域发展大局中选题。坚持把视野定位在全区党的建设,用党建引领贯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如子栏目《在一线》聚焦全区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以党组织和党员为主线及时跟进报道项目进展,弘扬其中所展现出的典型风采和先锋精神。
二是改镜头,从“镜头向上”转为“镜头向下、梦想向上”。党建电视栏目姓“党”,镜头受众面向基层党员群众。《党建新视线》栏目坚持镜头向下,做到“最一线”和“最真实”,在高度讲政治的原则下,从受众的审美体验出发,以平民视角拉近与观众距离,用百姓之语达教育之效。采用“记者走基层”的形式,用镜头真实记录和反映身边优秀共产党员的工作和生活日常,采集和合理运用大量细节镜头和背景声,量身订制或自述、或他叙、或旁白、或评书等不同风格语言,塑造出一个个既有鲜明个性特征又兼具伟大时代精神的“时代主角”。原创作品《电工孔凡红》《老骥伏枥谢立亭》《厂长张怀森》《楼长韩仲英》《修脚师夏居峰》《博士村官王冲》等一大批优秀节目作品陆续登上中央一台和山东卫视的荧屏,并且好评不断。
三是改形式,从“众口难调”转为“善调众口”。让党建电视栏目同时满足来自各个行业、不同层次受众的收看需求,力求“人人都满意”。《党建新视线》从两个方面做出创新尝试。一方面是变方式,做好节目创新。栏目目前采用的形式有新闻、专题、讲座、动漫、纪实等,既保持党建栏目的特性,又尊重电视媒体的传播规律,用灵活多变的节目形式不断增强吸引力。比如,节目《说说俺村好支书》,将村民视角变为镜头线索,用村民之口代替播音之声,用当地土生土长的方言进行解说,为党员群众所喜闻乐见。另一方面是跟形势,做好栏目创新。《党建新视线》与其他县(区)级党建栏目一样,在电视台的播出时间段相对固定,因此内容承载量有限。《党建新视线》借势融媒体时代,依托“任城党群e家”信息化平台,向外拓展繁衍出融媒体栏目《访谈360》和《红印记》。其中,《访谈360》侧重对话式访谈,与主持人对话的是普通党员群众,说真话、拉家常,不受时长限制;《红印记》以网络微视频的形式为主,每期3分钟,其较强的互动性、人文性与快捷性让党员群众纷纷点赞。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