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绪中暑”是怎么回事

2018-08-02

新农村(浙江) 2018年8期
关键词:主要症状静心通风

“情绪中暑”是指在持续高温期间,人们往往情绪烦躁,思维紊乱,爱发脾气,心境低落,行为失常,并固执地做一些重复动作的行为。

人的情绪与外界环境有密切联系,当遇到持续高温天气或外界大环境变化时,人体这一小环境受到影响也会发生变化。温度上升的幅度增大后,人的精神、情绪就会产生波动,不仅给人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应,还会对人的心理和情绪产生负面影响,以致出现情绪烦躁、乱发脾气、记忆力下降等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情绪中暑”。

1.情绪中暑产生的原因

一是由于高温天气影响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一些人会出现心烦的表现。专家指出,在正常人群中,约有16%的人在夏季会发生“情绪中暑”,尤其是气温超过35摄氏度、日照时间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情绪中暑”的比例会急剧上升。有的人即使本身所处环境并不热,也会因窗外强烈的光照等而产生烦躁的情绪。

二是夏季人的植物神经系统也容易出现紊乱。植物神经系统主管人的消化系统,也影响着内分泌系统,植物神经紊乱会使人多梦,降低人的睡眠质量。

三是不良情绪还与人出汗较多、睡眠缺乏和饮食不足有关。这些不良因素会导致人体电解质代谢障碍,影响大脑神经活动而出现情绪和行为方面的异常。

四是情绪中暑不仅仅源于自然高温的原因,还与城市环境以及社会压力有关。城市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环境、资源和社会问题,无形中会给人带来压迫感,使人心境低落、行为失常。

2.情绪中暑的主要症状

“情绪中暑”的主要症状是心情烦躁、易动肝火、思想紊乱、行为异常、对事物缺少兴趣,无法专心、静心思考问题。比如原本活泼外向的一个人,突然变得沉默寡言,什么都不想干;一向大度的人却因微不足道的小事频与他人发生冲突等忽然出现的无力或失控的状态。

3.情绪中暑的预防

一要重视夏季的饮食起居。大热天时,应尽量增加休息时间,规律作息。饮食宜清淡,少吃油腻。要多饮水,以调节体温,改善血液循环。多吃“清火”的食物和饮料,如新鲜蔬菜、水果、绿茶、菊花、金银花等。同时,要少吃辛辣的食物,少饮烈酒,不抽烟。

二要避免在最炎热的时候外出,同时也不要在封闭的空间待得过久。居室要注意通风,通风可以迅速散去人体周围的热气及减少空气污染,使人产生“凉快”的感觉。特别是早晚室外气温相对较低时,宜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也可以到室外活动。

三要注意心理调节。在炎炎夏季要“静心、安神、戒躁、息怒”。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冷处理”,学会情绪转移。

四要有一点幽默感。幽默既可给生命带来欢乐,又能淡化矛盾,舒展心绪,消除苦闷,使紧张的神经在幽默的话语中松弛,起到自我宽慰的作用,有利于维护良好的情绪。

猜你喜欢

主要症状静心通风
煤矿通风不良的危害以及通风安全检查项目
建筑采暖通风空调工程节能减排
“云自习”:静心,还是云游
“云自习”:静心,还是云游
书香消暑气 静心读好书
浅谈民用建筑通风空调安装工程质量控制
行走中的静心
中国劲酒缓解肾阳虚证患者主要症状的临床观察
了解“自闭症儿童”的世界
浅谈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