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州村企联动坚决打赢“消薄强村”攻坚战

2018-08-02浙江省温州市农办农业局325000张亨利

新农村(浙江) 2018年8期
关键词:强村抱团经营性

浙江省温州市农办(农业局) (325000) 张亨利

浙江省温州市有5404个村,其中1707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占全省薄弱村总数四分之一,“消薄”任务十分艰巨。2017年以来,温州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将“消薄”作为抓基层打基础的头等大事,至2017年底已全面消除薄弱村,年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到93.1%,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增长18.5%,高出全省增速8.1个百分点。目前,温州已全面奏响从“消薄”到“强村”发展的进军号。

1.坚持党建引领,将“消薄”作为“一号工程”来抓

市委强化“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的认识,连续两年将“消薄”作为党建领办项目,先后召开部署会、现场会、问效会,亲力亲为抓推进;市县乡村四级干部勇于担当、善于破题、合力攻坚。一是融入乡村振兴主旋律。市委市政府出台“一号文件”,明确未来5年持续实施“千村消薄防滑”行动,2018年实现所有村年总收入10万元以上且经营性收入不低于5万元,100万元以上强村达到1000个以上;到2022年底,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翻一番,年收入超300万元、超500万元村的占比翻一番。以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建设为契机,5年内吸引1000亿元资本投入现代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从根本上解决西部山区2332个村集体经济薄弱问题。二是坚持红色领航强动能。开展红色领航“双百双千”行动,到2018年底,全市创成100个以上党建样板村、整转100个以上后进村、打造1000个以上经济富裕村和1000个以上美丽特色村,高质量建设100条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双带合一”示范带,努力建设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实现强村惠民的温州样本。三是搭建比学赶超大擂台。开展“镇镇有擂台、村村有赛台”活动,举办203场擂台赛,比比“项目谁抓的好、消薄谁抓的强、党建谁抓的实”。出台专项考核办法,设置“用力跳摘得到”的目标任务,实行“一月一次无告知督查、一季一次排名通报”,“消薄”成效与县乡村干部考绩、使用、奖金捆绑。结合深化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开展“项目怎么抓、党员怎么干”专题讨论,形成党员带头、人人参与的“消薄强村”氛围。

2.坚持项目为王,着力提升“持续造血”功能

坚持“一村一项目、抱团抓项目、领导包项目”,确保项目快落地早见效,实现“消薄路上一个村也不落下”。2017年以来,全市安排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项目4976个,投资206.5亿元,涉及4125个村,实现薄弱村全覆盖。一是以“集中开竣工”为抓手。11个县(市、区)均已举行了集中开竣工仪式,开工集体物业、农旅融合等六大类村级集体发展项目1644个,计划总投资186.4亿元,覆盖2662个村,预计每年投资收益14.7亿元,其中村集体增收8.5亿元。目前,已竣工项目456个,涉及697个村,已产生村级集体经济收入6642万元。如永嘉县集中开工项目481个,总投资45亿元,覆盖585个村,预计年内为村集体增收9300万元。针对2017年85个城中村“整村拆除”的情况,第一时间抓项目破土动工,确保集体经济发展不受影响。二是以“五种模式”抱团发展为途径。针对薄弱村缺资金、缺项目、缺资源的实际,由县乡牵头,打破村域藩篱,推出“抱团+资金”“抱团+指标”“抱团+资源”“抱团+产业”“抱团+乡贤”等5种模式,2017年以来实施的127个抱团项目,均由县(市、区)党政领导挂牌“抱走”,实现“批量消薄”。如乐清市50个村筹资2000万元入股乐清村惠公司,联合购买标准厂房,统一租赁,每年各村有10万元以上分红。苍南县利用春节期间开展“乡贤助力消薄”活动,捐资到位2048万元。三是以“帮扶八法”村企共建为载体。实施两新组织“帮扶八法”,明确村企结对至少3年、帮扶项目不见效不脱钩,切实把企业的资源、资金、信息等优势转化为薄弱村发展优势。目前,全市已促成907家企业与1049个村结对共建,其中山海结对的有22对。

3.坚持合力攻坚,集中资源大抓保障

注重工作整体性系统性,汇集各方资源,形成“消薄”攻坚的强大合力。一是推动人财物全面倾斜。开展“联村、包村、蹲村、强村”活动,市县两级领导均联系挂钩薄弱村,千个部门包千村,万名干部蹲千村解万难,第一书记薄弱村全覆盖。13家市直部门共同发文,推出可操作、能落地的政策42条,改造利用闲置农村校舍、厂房等资产826宗,为“消薄”铺路架桥。市里每年拿出5000万元用于“消薄”奖励,县(市、区)仅2018年就投入8.4亿元财政专项资金。二是实行项目“不可行性”论证。逐村掌握村情,全面建档立卡,“一村一策”制定项目方案,并进行实地论证,由乡镇(街道)书记、分管领导签字压责;县级建立专家库,围绕项目“行不行、好不好”进行审议,共否决经营性收入不高、施工周期过长、持续性不强的项目238个。三是实施项目推进全程监管。每个项目均落实专人负责,一手抓服务优化,及时解决项目建设问题;一手抓监督倒逼,对质量、进度和效益负责。实行“薄弱村退出办法”,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推出集体经济创收奖,防止“数字摘帽”现象。打出随机暗访、党建巡察、专项考察、排名约谈“督查组合拳”,共通报批评9个乡镇(街道)党(工)委,问责23人。开发“大数据管理云平台”动态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对进度异常的进行督导,对中途流产、终止的进行分析,对见效快、收益好、可复制的进行推广。目前,已通报进度异常项目128个,均已落实整改。

猜你喜欢

强村抱团经营性
军工院所经营性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提升建议
“强村领航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合作社“抱团”种出“火辣辣”的好日子
谢凤英 菌菇追梦 抱团脱贫
“天冷了,抱团取暖吧”
富民强村的老区村好书记——厦门市翔安区大宅社区党委书记陈锦芳
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思考
创新工作机制 探索精准扶贫——泉州市老促会联系点“强村富民”成绩显著
关于公立医院经营性问题的思考
美团、大众点评抱团御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