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养猪防『三痢』

2018-08-02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农科站畜牧组131300

新农村(浙江) 2018年8期
关键词:黄痢白痢哺乳

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农科站畜牧组 (131300) 洪 学

仔猪易患红痢、黄痢和白痢,俗称“三痢”。仔猪出生后不久,在其肠道中就有大量微生物存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微生物不可能致病,只有在受寒着凉,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易引发“三痢”。

1.发病原因

(1)环境中存在病原微生物 这种情况约占35%。主要是出生1周龄内的仔猪,特别是在吮吸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母猪乳头,病原微生物侵入了仔猪消化道,由于仔猪消化道尚未发育完善,胃酸分泌机能很弱,缺乏游离盐酸,难以抑制病原微生物繁殖,加上细菌毒素刺激肠道粘膜,引起肠道卡他性炎症,肠道内容物发酵腐败后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增加了对肠道的刺激,使肠蠕动加剧,引起吸收功能障碍,引发该病。

(2)受到环境因素应激 这种情况约占20%。主要发生在10~30日龄仔猪,因气候多变,尤其是阴雨天持续时间较长,地面寒冷又缺少垫草,仔猪抵抗力下降,即可引发仔猪白痢。由于母乳内转移性抗体逐渐减少,应激因素的存在,数种不同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致使仔猪发生局部肠道炎症而发生腹泻。病猪排出灰白或灰黄色浆状粪便,严重者呈糊状且带有腥臭味,其死亡率多与环境条件、有无并发感染等因素有关。

(3)哺乳母猪患病 这种情况约占30%。哺乳母猪患病后,往往引起体温升高,造成生理代谢紊乱,引起乳汁变性,致使仔猪消化不良,早发性大肠杆菌乘虚而入,大量繁殖,导致病猪肠道发生卡他性炎症而引发黄痢。黄痢发生后,可使胆汁吸收不良。肠道内细菌繁殖产生的内毒素向血液中扩散,引起变态反应,可导致仔猪哺乳后呕吐。空肠分泌大量粘液,造成仔猪高渗性脱水,该病以产后1周内发病最多,严重时死亡率高达70%以上。

(4)饲养管理不当 这种情况约占15%。其原因:①哺乳母猪突然换料。实际生产中,往往由于母猪哺乳需要大量能量而改变饲料配方,当饲料中能量饲料如玉米添加量超过60%时,仔猪很快就会出现黄、白痢症状,因为突然饲喂高能量饲料形成的乳汁过于浓稠,乳脂含量增高,而仔猪的胃肠道对脂肪的消化能力很差,扰乱了肠道内的消化吸收平衡而引发腹泻。②饲料中油脂含量过高,饲料霉变,青绿料或轻泻饲料比例加大。饲料中米糠、油饼、鱼粉等比例过高,由于仔猪的消化机能不全,采食后无法消化而腹泻;霉变饲料本身含有大量霉菌毒素,可导致仔猪消化机能紊乱而腹泻;青绿饲料过多,或轻泻饲料如麦类比例过大,易使仔猪难以全部吸收引起腹泻。③供水不足。仔猪开食后,往往食欲旺盛,如果供水不足,就会误饮粪尿污水,感染引发腹泻。

2.临床症状

(1)红痢 患猪食欲减退,排灰黄色稀粪,后呈红色糊状、恶臭,混有坏死组织碎片和多量小气泡,体温41℃以上,死亡率很高。

(2)黄痢 病猪排黄色或黄白色稀粪,哺乳减少或停止,迅速消瘦,最后昏迷死亡。

(3)白痢 病初仔猪体温、精神、食欲正常,排白色或灰白色稀粪,恶臭,食欲消失,虚脱死亡。

3.预防措施

(1)母猪饲养管理 一是注意配合饲料供应。母猪哺乳期间禁用高能量饲料,防止饲喂发霉变质饲料。配合饲料时,限定玉米等能量饲料配比控制在60%以下;粗蛋白含量不低于18%。二是母猪产前7天左右开始减料,产仔当天只喂少量加盐麸皮水,产后逐渐加料,使母猪能够均匀分泌优质,量足的乳汁。三是保证母猪哺乳期内健康无病,提供适宜环境,夏季注意防暑降温,冬季做好防寒保暖。四是及时清除粪便,保持圈舍清洁、卫生。母猪产前应严格清理产圈,铺上干洁褥草;临产当天应把母猪乳房和胸腹部清洗干净,用0.01%高锰酸钾液或0.1%新洁尔液严格消毒,每个乳头挤掉几滴乳汁,再让仔猪哺乳。

(2)提高仔猪抗病能力 一是加强仔猪保温措施。除增加垫草外,可用保温伞、保温箱或红外线灯增温,预防仔猪受凉腹泻。二是仔猪出生后,可用50%北里霉素涂抹母猪乳头,每日2次。并视具体情况服用抗生素、磺胺类等药物。为防控仔猪肠道菌群失调,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0.5%促菌生素或其他抗菌制剂。三是仔猪2日龄、10日龄可用右旋糖甙铁、牲血素或富铁力等肌注:仔猪3~5日龄补水时,饮水中可加入口服补液盐,保证饮水干净、清洁。四是7日龄起可开始仔猪补料,锻炼胃肠功能,促进器官发育。断奶仔猪饲料中可添加利高霉素或新肥素,每50千克饲料添加100克,以预防仔猪腹泻。

(3)加强母仔免疫预防 ①母猪免疫。产前1个月肌注仔猪红痢苗5毫升,2周后再注射10毫升,预防仔猪红痢。可用K88、K99、K987三价灭活苗或K88、K99双价基因工程苗于母猪产前15~20天免疫注射1次,预防仔猪黄白痢。②仔猪免疫。一是可用细菌制剂,如调痢生(8501)、促菌生等在仔猪哺乳前喂服后哺乳,预防黄白痢。二是可用红痢血清,在仔猪出生后注射3毫升/千克体重,预防仔猪红痢。

4.治疗方法

(1)仔猪红痢 一是发病猪群。母猪产前1个月和产后半个月各肌注C型魏氏梭菌苗10毫升,对仔猪保护力可达100%。二是对刚出生仔猪可采取药物预防,口服土霉素、四环素等。

(2)仔猪黄痢 一是初生仔猪产后24小时内最好全窝口服抗生素类药物预防。二是每头仔猪每次可肌注黄连素液3毫升,每日3次,连用5天。三是可用白头翁6克,龙胆草3克,黄连2克共为细末,米汤调成糊状舔剂,涂布在母猪乳房部,小猪哺乳食之。平均每头仔猪每次1~3克,每日2次,连用2~3天。

(3)仔猪白痢 一是可给仔猪提早补料,以锻炼肠道消化机能。二是可用磺胺类药物治疗,同时内服活性炭,效果更好。

猜你喜欢

黄痢白痢哺乳
会哺乳的树
一株鸡白痢沙门菌噬菌体的发酵及后处理工艺研究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仔猪黄痢及其防治
仔猪白痢的诊断与防治策略
探究禽病清散治疗鸡白痢效果
平躺,一个错误的哺乳姿势
仔猪黄痢的防治探讨
仔猪黄痢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猪大肠杆菌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