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敢于跳起来摘桃子
——湖州市吴兴区委书记吴智勇访谈

2018-08-02李津

浙江共产党员 2018年8期
关键词:吴兴区吴兴智勇

本刊记者/李津

吴智勇

男,汉族,1969年10月生,浙江安吉人,1990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8月参加工作,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曾任安吉县林业局副局长,高禹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助理,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湖州台商投资区、湖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浙江湖州经济开发区(湖州台商投资区、湖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凤凰街道党委书记,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委副书记,湖州市林业局局长、党委书记,中共湖州市吴兴区委副书记、区长等职。现任湖州市吴兴区委书记。

记者印象:

采访吴智勇书记,他自带亲和气场,思维缜密出口成章,说话用群众语言却透着机锋。

他来自安吉天荒坪镇一个小如苔花般的村庄,这位山里娃一路学习笃行坚韧成长。从最初的林业局技术员,到后来的乡镇党委书记,市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市林业局局长,区长、书记,始终行走在基层一线。

也许是一直在基层一线淬火,这位书记的字典里没有“辛苦”这两个字。相反,热爱是他的注解。他热爱吴兴区,赞叹这里生态优美、资源丰富、活力多彩。山水、湖漾,平原、城区、农村、特色大镇、新型城镇……产、城、人、文在这里交织融合,相得益彰。

如今,吴兴区更是利好频传。上海城市总规明确将湖州列入同城化都市圈,长三角一体化把湖州作为G60科创走廊的重要节点性城市。

开局向好,如何精准落子?“要实事求是、走进矛盾、层层穿透,要集思广益、精准路径、务实有效。”这是吴智勇的工作理念。遇到难题,他身先士卒,放言“把最难的事情留给我”。

党建是一切工作的根本。在他身后,还有着一支干事创业的铁军队伍,挺立在吴兴区每一项重点工作、每一个重点工程的最前沿,以“靠前站,马上办,讲实效”的作风,助推吴兴打造增长极、提高首位度、争当排头兵。

这几年,吴兴区从多彩变得更加出彩。塔吊林立出落成高楼拔地,“低小散”入园集聚上规升级,高新产业版图加速崛起,生态环境清新怡人,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老百姓是‘天’。人在做,‘天’在看。”吴智勇如是说。

记者:随着湖苏沪高铁开工建设,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不断深化,湖州与上海同城效应更加凸显,请问吴兴在接轨上海、融入上海都市圈方面有哪些考量?

吴智勇:吴兴是湖州的主城区,与上海相距120公里,两地地域相近、人缘相亲、经济相融,我们一直利用这样的优势,不断加强与上海的对接交流合作,新长宁、精星物流、上美化妆品等一批上海企业相继落户吴兴,为吴兴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我们也积极谋划打造承接上海资源外溢的产业高地,希望在新一轮发展中赢得先机。一是打造大平台。平台是承接产业的前提基础,只有大平台,才能落地大项目,集聚大产业,我们提前谋划启动,聚力打造高新区、吴兴经济开发区“双万亩工业大平台”。除了这两个主平台,我们还专门打造了丝绸小镇、美妆小镇、原乡小镇三个省级特色产业平台和“5+3”科创平台,力求更加精准高效承接上海外溢产业和资本。二是招引大项目。在招商一线集结最精锐兵团,把上海作为主攻方向,成立驻上海吴兴工作部,分产业聘请招商顾问,定期开展接轨上海经贸洽谈会。同时,我们积极与上海央企、国企对接合作,全力打造央地融合示范区,区产投集团与上海国新张创开展战略合作,引入资本、团队和管理,实现借船出海、借梯登高。三是联通大路网。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大动脉”,我们全力助推湖苏沪、湖州至杭州西高铁、杭宁高速改扩建等跨区域重大交通项目,加快推进万里美丽经济交通走廊建设,进一步优化区域路网联通,着力构建“外联内畅”的大交通体系。四是优化大环境。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全域打造绿色发展“大花园”,建设宜居宜业的“幸福家园”。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深入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标准地”+承诺报备制等各项改革,精准当好“店小二”。

记者:当前,湖州正在举全市之力高质量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东部新城作为湖州城市副中心,如何高质量建设,成为湖州城市发展重要增长极?

吴智勇: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我们也深刻感受到,要实现城市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要科学把握好发展进程中产、城、人、文四者的矛盾运动规律,妥善处理好这几个核心要素的关系,促进各要素实现相互融合、走向良性互动。为此,我们积极顺应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大趋势,在东部新城核心区建设基础上,加快推动东部一体化发展,着力打造“东部新城2.0”版本。广义的东部新城,包括高新区、织里镇和新城核心区,总面积228平方公里,高铁东站、丝绸小镇、滨湖岸线都在这一区域。三大板块在原有相对独立发展基础上,通过规划引领、平台打造、产业布局、交通畅达、民生服务、特色生态、体制机制、要素保障等八个一体化具体举措,优化调整各组团的功能布局,力争经过3年努力,建设成为“高新产业集聚、城乡一体发展、水乡特色彰显、群众宜居宜业”的幸福之城。

记者:新项目、新产业为吴兴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但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也是吴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吴兴区在这个方面有哪些具体考量?

吴智勇: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们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童装、铝合金等传统产业一直是支撑全区发展的重要力量,但随着时代发展,传统产业单位能耗高、亩均产出低、环境污染大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越来越不适应高质量赶超发展的需要。对此,我们紧紧围绕“入园集聚、上规升级”八个字,不断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一方面,围绕“园区之外无企业”目标,加大小微园区建设力度,已建成童装产业园等标准化小微园区10个158万平方米,今年还有8个小微园区在建或拟建。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实施小微园区“标准房”制度改革,明确入园企业产业类别、投资强度、亩均产值、亩均税收、企业规模、环保安全、企业能耗和履约退出等8条标准,提升入园企业发展质效,打造小微企业园区“升级版”。

记者:您多次提到“要敢于跳起来摘桃子”,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要求?如何让党建助推发展?

吴智勇:当前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我们越来越感觉到,吴兴要实现高质量赶超发展,不仅要“高质量”,也要“加速度”。如果只是常规速度的增长,那差距只会越拉越大,赶超发展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所以,我们提出要“跳起来摘桃子”,设定的发展目标在切实可行的前提下再拉高标杆、自我加压,把“力争数”当“确保数”,才能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更快一步、领先一程。

党建的力量是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在这样的发展基调下,我们抓牢干部队伍,全区广大党员干部艰苦创业、负重前行。我们持续发扬“辛苦不心苦、流汗不流泪、压力不压抑、掉肉不掉队、干事不出事”吴兴干部“五不”铁军精神,大力倡导“靠前站、马上办、讲实效”的工作作风,四套班子领导齐上阵,项目化包干重难点工作,下沉一线、主动攻坚,向我看、跟我干。区级部门力量一线下沉,聚焦城中村拆迁、项目招引等重难点任务,和乡镇(街道)、村(社区)力量混合编组、协同作战,全区上下形成“九牛爬坡、个个使劲”的良好氛围。我们崇尚“实干实效”的工作氛围,二话不说、干了再说,没人负责我负责,有人负责我配合,大家扑下身子干事业,精准抓落实,把心思集中到干事上、把精力用在落实上。

●吴兴区名片

吴兴区是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新区,位于浙江北部、太湖南岸,是湖州市的中心城区、主城区,下辖1个高新区和6个乡镇、7个街道,总面积87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2万,享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近年来,吴兴区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指引,深入践行市委“四新”主题实践,着力推动转型提速、发展提质、城市提档、环境提优、幸福提升,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2017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5.5亿元,增长8.6%;财政总收入51.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1.15亿元,分别增长18.8%和21.5%;规上工业增加值119.4亿元,增长8.9%;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51395元和29980元,分别增长9%和9.5%,成功入选全国创新创业百强区、投资潜力百强区、首批全国街道服务管理创新实验区。

猜你喜欢

吴兴区吴兴智勇
冲击波联合中药蜡疗治疗骨折术后延迟愈合的临床效果观察
High-performance and fabrication friendly polarization demultiplexer
浙江吴兴:四好农村路为乡村振兴架起“最美走廊”
吴兴区:在线“列席”检察官联席会议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塘甸小学六(1)满天星中队
杨智勇艺术作品欣赏
身家50亿的智勇坚守
中考题中的整式
小城市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研究——以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为例
漫画五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