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观
2018-08-02万本太
□ 万本太
◇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习近平以辩证唯物主义思维,继承并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内涵
◇ 在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方面,习近平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内容
◇ 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认识方面,习近平以与时俱进的科学思维,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新境界
◇ 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途径和措施方面,习近平以实践和创新的思维,把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发展到了当代的最高水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在保护全球生态环境方面,习近平总书记以国际主义思维,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生态文明理念推向世界
生态文明观是指对人与自然关系以及人类如何与自然相处的合规律性的根本看法。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外各种场合,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意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途径以及共谋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做了诸多论述,形成了系统的生态文明观。认真研究和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观的精髓,并在实践中贯彻落实,对于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习近平以辩证唯物主义思维,继承并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内涵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关系,而对这一基本关系以及人类如何与自然相处的不同看法,形成了不同的生态观。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要点
1.自然界的先在性与人类对自然界的依赖性。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界是先于人类的客观存在物,且按自身的规律不停运动。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人类是自然界演化的产物,自然是人类之母,人与自然具有一体性。自然界为人类生存提供物质资料,人类发展离不开自然界。
2.人类的主体性与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性。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是主体,自然界是客体。人对于自然界具有认识上的主体性、实践上的主体性和价值上的主体性地位。由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界不断地由自在自然逐渐地转化为人化自然,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化自然的速度也不断加快。但是,人类的活动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3.劳动是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媒介。人的生产劳动是人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劳动是人从自然界分化和独立的根本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所以,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观的要点
1.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是人与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整个自然界都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有机整体。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2013年5月24日,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讲,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
2013年11月9日,在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说明时,他指出,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这一论述形象地阐明了自然界是一个相互联系和互相依存的有机整体。
2016年1月18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他强调,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害及人类自身。
2016年8月19日,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他讲,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基础。2016年8月24日,在青海省考察工作时,他指出: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最为基础的条件,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
2017年1月18日,他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文中指出,人与自然共生共存,伤害自然最终伤害及人类。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2.人类是主体,但不是主宰。
习近平认为,在人与自然这对矛盾体中,人是主体,自然界是客体。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人类可以也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不断地创造财富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2014年3月14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讲,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从改变自然、征服自然转向调整人的行为、纠正人的错误行为。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不要试图征服老天爷。
2015年9月28日,他在《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一文中指出,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不能凌架于自然之上。
2016年1月18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专题研讨班上,他强调,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
3.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
习近平认为,既然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以及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人类就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否则,伤害自然最终就会害伤到人类自身。
2015年4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节活动时指出,绿化祖国,改善生态,人人有责。要身体力行,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015年9月28日,他在《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一文中指出,我们要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以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实现世界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2015年12月20日,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他讲,城市发展不仅要追求经济目标,还要追求生态目标、人与自然和谐目标。
2016年1月18日,他在省部级主要领导专题研讨班上指出,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2017年10月18日,他在十九大报告中讲,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二、在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方面,习近平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方面的要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决定的。因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唯一目的是不断地获取利润,总是力图最便利地无序开采自然资源,致使生态失衡,而又力图无限制任意地向自然环境排放废物,造成环境污染。这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造成生态危机的内在的必然的原因。
(二)习近平的生态文明观要点
1.客观地承认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也存在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2012年12月7 日~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省考察工作过程中讲,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付出的代价会更大。
2013年5月24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他讲,从目前情况看,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十分严峻。
2014年12月9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他指出,从生态环境看,大气、水、土壤等污染严重,雾霾频频光临,生态环境急需修复治理,但环保技术产品和服务很不到位。
2015年10月26日,他在对国家“十三五”规划建议进行说明时讲,生态环境,特别是大气、水、土壤污染严重,己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
2016年1月18日,他在给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这是值得我们自豪和骄傲的,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羡慕我们的地方。同时必须看到,我们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向题,成为明显短板,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比如,各类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
2.社会主义条件下,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是发展方式问题和对规律把握的失当。
2013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讲,生态环境保护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
2014年3月14日,他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讲,形成今天水安全严峻形势的因素很多,根子上是长期以来对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生态规律认识不够、把握失当。
2014年12月9日,他在中央经济工作会上讲,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要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治标治本多管齐下,朝着蓝天净水的目标不断前进。
2017年5月26日,他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41次集体学习时讲,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奢侈浪费造成的。
3.生态环境问题在共产党人手里是可以解决的。
2014年3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讲,我国生态环境矛盾有一个历史积累过程,不是一天变坏的,但不能在我们的手里变得越来越坏,共产党人应该有这样的胸怀和意志。
2014年12月9日,他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讲,北京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出现了APEC蓝,这次压力测试证明,只要有关方面携手努力,下大决心,生态环境问题是可以治好的,不是什么绝症。
2014年12月13日,他在江苏考察工作时讲,经济要上台阶,生态文明也要上台阶,我们要下定决心,实现我们对人民的承诺。
2016年1月18日,他在省部级主要领导专题研讨班上讲,各级领导干部对保护生态环境务必坚定信念,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和做法,绝不能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增长。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的坚定信念和决心。
三、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认识方面,习近平以与时俱进的科学思维,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新境界
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经历社会主义社会,因此,不可能谈及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环保问题。但是,他们曾表述过自然环境是财富的观点。马克思曾讲过,种种商品体,是自然物质和劳动这两种要素的结合。恩格恩也讲过,其实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毛泽东主席和邓小平总设计师,虽然创立并经历了中国社会主义社会,但由于环境问题暴露和认识自然规律有个过程,他们对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意义没有作系统阐述。习近平总书记从共产党人的使命和宗旨出发,高瞻远瞩,透彻而全面地论述了生态环境的属性和解决环境问题、保护好生态环境的重大深远意义。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
(一)环境是财富、是生产力、是民生
早在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考察时就指出,我们以前讲过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13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考察时讲,纵观世界发展史,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2014年3月7日,他在参加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贵州团审议时强调,我说过,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
2015年3月7日,他在参加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江西代表团审议时讲,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2016年2月4 日,在江西考察工作时,他进一步指出,绿色生态是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
(二)环境问题既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
2013年4月2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讲,今年以来,我国雾霾天气、一些地区饮水安全和土壤金属含量过高等严重污染问题集中暴露,社会反映强烈。经过三十多年快速发展积累下来的环境问题进入了高强度频发阶段。这既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社会和政治问题。我们不能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倡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等仅仅作为经济问题,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
2013年12月10日,他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讲,今年以来,各地雾霾天气多发频发,空气严重污染天数增加,社会反映十分强烈,这既是环境问题,也是重大民生问题。
2014年3月14日,他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讲,地下水污染状况不像雾霾,人人看得见,还没有引起社会普遍关注,但如果不着手加紧治理,到污染得大家没水喝的程度,就会变成一个严重社会问题。
2018年5月18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他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
(三)生态环境问题,关系文明的兴衰,关乎民族的未来
2013年5月24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讲,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历史地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2017年10月18日,他在十九大报告中讲,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2018年5月18日,他在全国生态环保大会上讲,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四、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途径和措施方面,习近平以实践和创新的思维,把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发展到了当代的最高水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类如何才能实现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生态危机产生的内在根源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言:只有建立以满足人类生活需要为目的的生产方式,才可以通过对物质生产的控制和调节,兼顾眼前与长远利益,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中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借鉴了国内外历史和现时的经验,把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精髓,创造性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找到了且已经形成共识,并被中国实践证明了的成功路径。
(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人的文化价值观上进行一场革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化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各种矛盾,必须依靠文化的熏陶、教化、激励作用。坚持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
1.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和生态文化建设。
2013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讲,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要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使生态文化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的文化理念。
2017年5月26日,他在十八届政治局第41次集体学习时又强调: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强调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
2.必须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015年4月,在研究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时指出:必须弘扬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把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社会、群众基础。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讲,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2018年5月18日,他在全国生态环保大会上强调,要建设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
(二)大力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在人的生存方式上进行一场革命
1.转变发展观念,不以GDP增长率论英雄。
2013年5月24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讲,我们一定要彻底转变观念,就是再也不能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了,一定要把生态环境放在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的突出位置。
2015年10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讲,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全党同志一定要提高统一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2.坚持文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路,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2012年12月7日~1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讲,我们要建设现代化国家,走欧美老路是走不通的。走老路,去消耗资源,去污染环境,难以为继。
2013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讲,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关系,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2015年12月18 日,他在《围绕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做好当前经济工作》报告中讲,要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和空间格局,引导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讲,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
3.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方式。
2017年5月2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政治局第41次集体学习时讲,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我们要充分认识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加快构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三大红线,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2017年6月21日,他在山西考察工作时讲,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要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环境污染综合治理、自然生态保护修复、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等方面采取超常举措,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
(三)用严格的制度和严密的法制保护环境,保障建设安全的生态环境体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在环境保护方略方面,坚持系统观、整体观、长远观,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2014年3月14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讲,坚持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要用系统论的思想方法看问题,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生命躯体,应该统筹治水、治山、治林和治田等。
2015年10月29日,他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讲,要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改革环境治理基础制度,全面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2016年3月11日 ,他在参加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青海团审议时讲,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2.用严格的制度和严密的法制保护生态环境。
2013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讲,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制,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生态红线观念一定要牢固树立起来。要精心研究和论证,究竟哪些要列入生态红线,如何从制度上保障生态红线,把良好的生态环境尽可能保护起来。在生态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我这里说的主要是对领导干部的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责任,而且终身追究。
2017年5月26 日,他在十八政治局41次集体学习时讲: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制保护生态环境。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不论是否已调离,提拔或者退休,都必须严肃追责。决不能让制度规定成为没有牙齿的老虎。
2018年5月18日,他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习近平总书记还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社会发展的五位一体的全面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要求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振兴的梦想,建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强国。坚持把以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为重点,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五、在保护全球生态环境方面,习近平总书记以国际主义思维,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在全球生态环境面临危机的形势下,习近平以世界伟人的胸襟,展全球之视野,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
(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利用国内外各种场合,呼吁各国政要和各界人士,要同舟共济,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他说,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二)承担国际义务,践行庄严承诺
2015年11月30 日,习近平主席在出席气候变化巴黎会议上讲到,中国一直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事业的积极参与者,目前已成为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中国将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中国在“国家自主贡献”中提出的目标虽然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但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实现我们的承诺。并许诺中国将在2030年左右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到65%。
2018年5月18日,他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三)支援发展中国家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2015年11月30日,习近平主席在巴黎气候大会上宣布:中国政府认真落实气候变化领域南南合作政策承诺,今年9月设立了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将于明年继续推进清洁能源、防灾减灾、生态保护、气候适应型农业、低碳智慧型城市建设等国际合作,并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融资能力。
总之,习近平的生态文明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基本方略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我们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