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葡萄霜霉病流行动态及防控对策
2018-08-02于舒怡关天舒李柏宏刘长远
于舒怡,王 辉,刘 丽,关天舒,李柏宏,刘长远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沈阳 110161)
葡萄霜霉病[Plasmopara viticola(Berk et Curt.)Burl.& de Toni]是世界葡萄生产上最具毁灭性的一种气传病害,该病由葡萄生单轴霉侵染所致,常给葡萄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1]。葡萄霜霉病的流行成灾是病原菌自身特性、寄主抗病水平、气象条件以及人为干预等多因素协同作用的综合体现[2]。辽宁是中国葡萄主产区之一,其中鲜食葡萄的栽培面积和产量均为全国首位,已成为辽宁优质浆果类水果生产的特色产业[3]。辽宁省大部分地区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性气候 (阜新市和朝阳市属于半干旱地区),常年雨热同季,易于葡萄霜霉病的发生和流行[4]。近年来,该病的危害在辽宁省葡萄产区呈逐年加重的趋势,特别是在2016年辽宁露地葡萄生产上造成大面积流行危害,致使减产严重。本研究通过对2012—2016年辽宁葡萄主产区霜霉病的调查研究,分析了该病流行规律和发生趋势,制定了辽宁葡萄霜霉病防控技术体系,以期为葡萄霜霉病的流行预测、产量损失预测及防治决策方法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1 葡萄霜霉病流行动态调查
1.1 病害危害特点
葡萄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也能侵染嫩梢、叶柄、卷须、花序、穗轴、幼果及其他幼嫩组织。其中,侵染花序和坐果前侵染穗轴能够直接造成产量降低,是危害最大的侵染时期[5]。叶片发病初期产生黄色斑点,呈半透明渍状,边缘不清晰,随后病斑逐渐扩展,形成黄色至黄褐色多角形大斑。当环境相对湿度较大时,病斑背面出现白色霜状霉层,后期变为褐色霉层,霉层由病原菌孢子囊梗和孢子囊形成。病害发生后期,多个病斑联合成片,导致叶片干枯脱落,严重影响光合作用[5,6]。 卷须、新梢、叶柄和穗轴被病原菌侵染时,病部呈黄褐色或者褐色,稍微凹陷,空气湿度较大时同样有白色霉层产生,病梢畸形,呈“S”状,严重阻碍正常生长。花穗和幼果受害时,表面产生白色霉层,花穗腐烂干枯,幼果变硬,后期变为褐色,干缩、软化,易脱落,一般在果实着色后就不再受侵染。该病害严重影响果实的产量和品质[6]。
1.2 流行动态调查
2012—2016年分别对辽宁省沈阳、北镇、熊岳、兴城和大连5个葡萄主栽区的霜霉病进行了系统调查。调查小区为各市葡萄果园,供试品种为巨峰。调查结果(表1)表明,各地葡萄霜霉病均有发生且发病程度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与2012年相比,各地区2016年霜霉病平均病叶率和平均病情指数分别增长1.74倍和1.88倍。由于不同年份间降水量的差异,葡萄霜霉病发生和流行存在一定的差异,如2014年7—8月辽宁省各地区持续干旱,导致该病病情指数扩展缓慢,生长季末最大病情指数较常年明显减少。
表1 2012-2016年辽宁省葡萄主栽区霜霉病流行动态调查结果
2 葡萄霜霉病发生趋势预测
通过近5年对辽宁省葡萄霜霉病动态的系统监测发现,该病已成为限制辽宁省葡萄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未来几年内仍将作为葡萄病害防治的重点。因为目前辽宁葡萄主栽品种没有改变,以巨峰品种为主,导致葡萄霜霉病流行的寄主条件没有改变,是今后霜霉病严重流行的根本原因[7]。2012—2016年霜霉病流行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为未来该病害的大面积流行提供了充足的菌源基数[8,9]。随着全球气象改变,如葡萄生长期处于气温较低、连续降雨的阴雨天气,将导致葡萄霜霉病严重流行。综上所述,近几年辽宁局部地区乃至大范围葡萄霜霉病的流行可能性很高。
3 辽宁葡萄霜霉病防控技术对策
3.1 抗病品种栽培
由于目前没有对霜霉病完全免疫的葡萄品种,且欧美杂交品种(系)相对欧亚杂交品种(系)抗病[10],因此应根据不同生态区的特点,选择抗病、抗逆性强、市场前景好、适合当地生产的着色香、香悦等优质高产品种。定植前,选择健壮无病苗木栽培。采用贝达等作抗病砧木,以优质葡萄品种作接穗,采用劈接等嫁接方法进行嫁接,提高葡萄抗病和耐低温能力。
3.2 农业防治
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采用测土施肥或配方施肥,应用优质腐熟农肥,提倡使用生物有机肥,水肥配施,合理使用化肥,增强葡萄植株抗病性。安装滴灌、渗灌等喷灌设备,地膜栽培,膜下微灌,选用无滴膜或用耐火处理的长寿膜,降低地面湿度,节水增温,减少病害的发生。冬季修剪时要根据品种特性、架式特点、树龄、产量等确定结果母枝的剪留长度,修剪后的残枝落叶及时深埋烧毁,降低霜霉病菌基数。夏季修剪时采用抹芽、定枝、新梢摘心、处理副梢等,合理修剪,避免冠层郁闭,减少叶片湿度,减低霜霉病发生。
3.3 物理防治
及时清理冬季防寒期、出土上架期和生长季节修剪后的残枝落叶、病果和病叶等,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病菌菌源。根据当地葡萄不同栽培形式选择适宜的避雨设施。北方地区要建造具有良好抗风能力的棚架为主,架势可分为简易棚架和联动棚架。另外日光温室、冷棚葡萄栽培可有效控制病害发生。葡萄疏果后及早进行套袋,一般在落花后15~20 d进行,但需要避开雨后的高温天气,套袋时间不宜过晚。套袋前采用生防菌剂或高效低毒药剂喷果实防治霜霉病等病害,药干后及时套袋。于果实采收前10~15 d解袋。为了避免高温伤害,摘袋时不要将纸袋一次性摘除,先把袋底打开,逐渐将袋去除。
3.4 流行预警
葡萄生长季实时监测天气变化与病害发生情况,辽宁地区葡萄霜霉病一般在6月中下旬发病,此时降雨会导致病菌快速传播蔓延,病害开始显症,7月下旬进入发病盛期,9月中下旬病害发生逐渐停滞。注意每年6月中下旬连续降雨可导致霜霉病病害快速流行,因此降雨前后要及时采取药剂喷施等措施控制病害发生。
3.5 生物防治
可选用地衣芽孢杆菌80亿个/mL活芽孢水剂1 950~3 900 g/hm2, 或 1%武夷菌素水剂 70.5~105 g/hm2, 或 0.5%几丁聚糖可湿性粉剂 6~9 g/hm2喷雾。可选用枯草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调控葡萄植株微生态平衡,促进生长,增加产量,增强植株抗病、抗逆性,预防葡萄霜霉病的发生。
3.6 化学防治
在发病前和始发期进行药剂防治,前期以保护药剂为主,病害流行时以治疗药剂为主,在降雨前后要及时喷药。根据不同药剂特性,可实行2~3种药剂桶混施药技术,扩大病害防治对象,提高防病效果,减少施药用量和次数。葡萄霜霉病防治化学药剂种类、使用浓度及方法见表2。除表2中所用药剂外,还可以使用1 418~1 740 g/hm2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制剂量为 1 965~2 415 g/hm2)、100~200 g/hm225%烯肟·霜脲氰可湿性粉剂 (制剂量为405~795 g/hm2)、1 440~1 800 g/hm2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制剂量为 1 995~2 505 g/hm2)、184~275 g/hm252.5%噁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 (制剂量为345~525 g/hm2)、波尔多液(1∶0.5∶200)(硫酸铜∶生石灰∶水=1∶0.5∶200) 防治。 在冬季防寒期和出土上架期,各喷波美3°~5°石硫合剂1次,减少葡萄果园初侵染菌源和虫源。
表2 葡萄霜霉病防治化学药剂
4 小结
根据2012—2016年辽宁葡萄主产区霜霉病发生情况的调查研究,结合目前辽宁葡萄主栽品种抗性和葡萄生长季气象条件现状,分析了该病害仍将是未来辽宁省葡萄病害的防治重点。组装了抗病品种栽培、农业防治、物理防治、流行预警、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关键技术,集成并制定了辽宁葡萄霜霉病防控技术体系,为该病的合理防治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