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使用品管圈来降低ICU终末处理不完整率

2018-08-02刘杰成晶晶

医药前沿 2018年22期
关键词:管床终末护理员

刘杰 成晶晶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 江苏 南京 210028)

终末处理是指患者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对其床单元及周围环境进行集中清洁、消毒的处理措施[1]。为降低ICU终末处理不完整率,使用目前管理中常用的工具——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QCC)[2],透过同事之间的脑力激荡来相互启发、分析原因再集思广益地寻找对策,解决问提,也透过不断的持续改善,来增进服务质量,我院ICU于2017年8月1日—2018年1月14日开展“降低ICU终末处理不完整率”的品管圈活动,取得预期效果,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主题选定

经由所有参与品管圈的成员,运用脑力激荡的方式针对任何需要改善的问题提出看法,经由投票方式以,5分最高、3分普通、1分最低,总分第一为本次活动主题,本期QCC活动主题为“降低ICU终末处理不完整率”(表1)。每个步骤都有负责的圈员来进行资料的收集、分析。

1.2 材料

所有品管圈成员全程参与并且每月召开一至二次会议,经讨论制定了活动计划甘特图,ICU终末处理流程图,从而设计了ICU终末处理查检表。

1.3 现况分析

针对问题点分析,找出问题的来源及发生原因。根据患者物品、床旁物品消毒处理、备用床单元、护理文件及物品准备五类,于2017年8月15日—9月5日共对41例共1716项终末处理进行了查检,其中未落实项为305项,终末处理不完整率为17.8%,用柏拉图[3]来表示,以80/20法则来表示前80%为主要改善重点,可知床旁物品消毒及护理文件是主要改善目标。床旁物品中听诊器、手电筒消毒并定位放置、床头小盒子、吸痰筐及泵的处理是改善重点,因在品管圈实施过程中改用电子特护单上线,故取消护理文件项。

1.4 真因分析

通过特性要因图(又称鱼骨图)从人、事、物进行分析,确认发生终末处理不完整的真因有:终末处理项目多,易漏、听诊器,手电筒,气压腿套用完未归位、床头小盒子处理职责不明确、吸痰框内杂物多,无基数。

1.5 目标设定

通过品管方法中目标值设定公式进行设定,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重点改善×圈员能力)[4],计算出改善值是7.8%,目标值下降为56.2%。

1.6 对策拟定

根据圈员的讨论分析,针对真因拟定的对策:(1)制定ICU终末处理核查单(表2),接到病人转科或出院医嘱后,管床护士逐条检查核查单上“患者物品”栏,做到病人自备药,个人物品及摄片等无遗漏。病人出科后管床护士进行逐项终末处理、消毒、备床及物品的补充准备,各个事项完成后对照终末处理核查单进行核查,做到查漏补缺。(2)修改终末处理操作流程:床边存放患者物品的小盒子及乒乓球手套由护理员浸泡消毒,护士检查,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终末处理结束后管床护士需对照核查单进行逐一检查,做到无遗漏。将消毒好的手电筒、听诊器、气压腿套定位防止,吸痰管定基数20根,拍照上传到微信群,做到人人知晓摆放位置及要求。(3)修改护理员终末处理消毒流程:培训及考核护理员对床边存放患者物品的小盒子、乒乓球手套及床单元消毒处理方法,管床护士负责督查护理员工作。(4)将需要的护理文件由办公班准备好,并用回形针将一套一套分别夹好,管床护士直接取用一份。

1.7 评价方法

对改善后的终末处理不完整率进行统计,并与改善前比较。目标达成率=(改善后一改善前)/(目标值一改善前)x100%,进步率=(改善前一改善后)/改善前×100%。

2.结果

2.1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终末处理不完整率由改善前17.8%下降到改善后6.6%(见图2)

2.2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目标达成率为112%,进步率为63%。

3.讨论

近年来,如何控制或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已成为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重[5-6]。终末消毒是清除病房或床单元物表暂居细菌的有效方法[7]。品管圈作为一种加强管理的手段,可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是深化质量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8-9]。目前品管圈也被广泛用于医院医疗管理和品质改善的重要方法之一。

此次品管圈通过圈员们的共同努力,使用品管圈特有的八二法则而不需要将每个问题点都进行改善,也就是通过改善百分之八十的主意因素就能够达到显著效果,达到事半功倍功能。通过降低ICU终末处理不完整率,从而达到对病人而言:减少病人物品遗漏,提高护患满意度;对同仁而言:提高物品准备完整性,节约接收新病人时间;对医院而言:规范终末消毒处理,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

4.结论

品管圈改善分为有形及无形的成果。经由各项改善流程及对策的实施,将终末处理的不完整率由改善前的17.8%下降到改善后的6.6%是属于有形成果。在无形成果方面,全组人员在参与品管圈后对于手法如甘特图、柏拉图的绘制,流程图的设计及问题的分析,有了初步的体会和认知,在活动信心、团队合作及QCC手法上有了显著提高,这属于无形成果。

通过此次品管圈活动,全体成员通过头脑风暴,利用鱼骨图找出了终末处理不备完整率的关键因素,通过使用终末处理核查单对病人出科前及出科后进行查对,使终末处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效能化,保证了终末处理质量,保障了患者安全[10],避免了因项目多导致易漏的发生。合理归置、备用一次性物品,可以使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及抢救工作中有条不紊,赢得宝贵时间,提高临床工作效率[11]。通过对护士及护理员终末处理流程的修改,达到职责明确,终末处理方法正确的目的。将接收新病人需要的常规护理文件按份准备,避免不同文件多处摆放,容易漏项的发生,从而也大大节约了物品准时间。

本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此次QCC是本科室开展的第一个,圈员存在经验不足,分析不到位等问题。针对这些方面,我们将根据PDCA管理模式不断改善和完善。

表1 品管圈活动主题选定

表2 终末处理核查单

图1 柏拉图

图2 有形成果

猜你喜欢

管床终末护理员
在困惑与坚定之间——年轻护理员的职场心态
当“我”老了——“90后”养老护理员的“自述”
提升肿瘤放疗科临床护生责任管床能力的教学探讨
浅谈优秀护理员的工作要求
护理实习生管床能力的影响因素
护生管床责任制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身为一名护理员,我有话说……
指固有动脉终末背侧支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疗效观察
腓动脉终末支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糖基化终末产物与冠脉舒张功能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