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的“免死牌”管用么

2018-08-01李晓巧

中外文摘 2018年15期
关键词:唐德宗魏忠贤赵构

□ 李晓巧

我国古代一些帝王为了犒劳笼络重臣贵戚,会颁发一种“铁券”,在上面以文字注明,可让被赐予者获得一些优待或减免减轻刑罚,如免除死罪——民间称之为“免死牌”“免死金牌”。颁赐“铁券”的制度最早始于汉高祖刘邦,其后的封建王朝陆续都有过。

通常来说,铁券是铁制的,外形如筒瓦状、覆瓦状,铁券上的词句最初是用丹砂填字,称为“丹书铁券”,也可称为“丹书铁契”。到南朝梁时,用银粉填字,称为“银券”。隋朝时用金砂填字,称为“金券”。而历史上大部分时期,都是以“丹书铁券”形制呈现为多,因其可以世代相传,又被称为“世券”。

《资治通鉴》卷206记载,则天后圣历二年(699年)六月,武则天年纪大了,担心自己去世后,皇太子李显会处罚作恶多端、骄横跋扈的武姓娘家人,于是要求皇太子等李姓主要皇族,发誓与她娘家亲戚们和平相处,“命太子、相王、太平公主与武攸暨等为誓文,告天地于明堂,铭之铁券,藏之史馆。”虽然有“海誓山盟”,天地作证,虽然有“免死”铁券,实际上,武则天死后,几乎所有身居要位的武姓亲戚都被处斩。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泾原镇士卒兵变,朱泚反叛,叛军攻陷长安,唐德宗仓皇出逃至奉天(今陕西乾县),并被叛军包围。统兵大将李怀光前往救援,击退朱泚叛军,然而,唐德宗听信心腹大臣的挑唆,不让他入朝,于是他心怀怨恨。李怀光反叛之心逐渐显露,唐德宗为了笼络他,兴元元年(784年)“加(李)怀光太尉,增实食,赐铁券”,给他晋爵加禄发“免死牌”。李怀光当着朝廷使者的面,毫不客气地将“铁券”摔在地上,恶狠狠地说:“圣人(指皇帝)疑(李)怀光邪?人臣反,赐铁券;怀光不反,今赐铁券,是使之反也!”其后,李怀光反叛,攻击唐军。贞元元年(785年),李怀光兵败被杀。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三月,宋高宗赵构的两位禁卫军将领苗傅、刘正彦突然发动宫廷政变,逼迫赵构让位皇子,他俩把持朝政,挟持天子向各路将领发号施令。但到底是干了叛逆之事,犯下杀头灭族之罪,做贼心虚,加上各路勤王军队陆续前来讨伐叛逆,苗刘二人向赵构的母亲皇太后请颁“免死牌”,条件是把军政大权归还赵构,经过一番权衡交涉之后,皇太后“赐(苗)傅、(刘)正彦铁券”。两位叛军将领以为有了“免死牌”可以安然躲过一劫了,然而3个月后,他俩就先后兵败,被朝廷处死。

明朝历史更显示出“免死牌”的戏剧性。洪武三年(1370年),赐铁券的公爵有六人,侯爵有二十八人。明成祖永乐初期,靖难功臣也有赐铁券的。实际上,这些得到“免死牌”的功臣们没有一个真敢拿“免死牌”当回事,依然是小心翼翼地夹着尾巴过日子。

明代天启年间大宦官魏忠贤排除异己专断国政,最得势的时候号称“九千九百岁”,“铁券叠颁”,就是说当时朝廷颁发了好几块“免死牌”给他。但是,魏忠贤罪大恶极,崇祯皇帝一上台就治他十大罪,命逮捕法办,魏忠贤吓得上吊身亡。

细细翻检史籍,历朝历代颁发的“免死牌”不在少数,但好像根本就没有起上作用的。实际上,太平年代,遵纪守法,自然平安无事,根本就不需要什么“免死牌”。兵荒马乱的动荡时期,即便有块“免死牌”,也形同废铁。古代历史上,处心积虑谋求“免死牌”的角色,本自心中有鬼,那些颁发“免死牌”的帝王皇家,也十有八九用的是权宜之计、障眼大法。更而且,“免死牌”的“免死”不是绝对的,“所谓免死者,除谋反大逆”(《万历野获编》),对于帝王认为的谋反大逆之罪,“免死牌”是不起丝毫作用的。

猜你喜欢

唐德宗魏忠贤赵构
九千岁
唐代考生很“坦率”
谁是帝王之才
唐代考生很“坦率”
谁是帝王之才
少年赵构亦英雄
THE BLAST THATNEARLY DESTROYED BEIJNG
The Blast that Nearly Destroyed Beijing
术士拯救大唐帝国
一张检讨书挽救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