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家驻渝境外媒体和部分重庆主流媒体记者奉节集中采访—脐橙产业、文化旅游、脱贫攻坚,“诗·橙奉节”做得怎样
2018-08-01杨一一刘丁睿
□ 文 图/本刊记者 杨一一 刘丁睿
奉节:好山好水好风光,有诗有橙有远方。
6月26日—28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组织来自新加坡、香港等常驻渝境外媒体,以及新华社重庆分社、中新社重庆分社、国际商报、重庆日报、重庆与世界杂志社等主流媒体,共计11家媒体的记者,在奉节县进行了为期3天的关于文化、旅游发展,脐橙产业,脱贫攻坚等集中采访。市政府外事侨务办副巡视员马勇全程带队参访,他希望此行记者“去感受、去感悟、去发现”,宣传好奉节。
26日下午,参访团一行抵达奉节。在奉节县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介绍会上,奉节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夔州旅游文化新区党工委书记钟红兵作相关介绍,县文化委、县扶贫办、县旅游局、县脐橙产业中心等单位负责人参加。
脐橙产业致富当地群众
据介绍,奉节今年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4亿元,增长1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8.3亿元,增长14.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4.6亿元,增长26.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93亿元,增长16.7%;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7924元、3489元,增长9.7%、9.4%。市委陈敏尔书记在今年全市“两会”期间,参加奉节代表团审议时对奉节的评价为:好山好水好风光,有诗有橙有远方。
奉节脐橙闻名全国,也称“中华脐橙”。据统计,全县脐橙面积达到33.02万亩,产量30万吨,综合产值达到23.968亿元,其中2017—2018年度电商销售2.98万吨,网销产值达到3.576亿元。奉节脐橙2017年度品牌价值达到26.25亿元,位居全国橙类第一名,是重庆市的一张特产名片和全国柑橘一流品牌。
近年来,奉节县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为抓手,以奉节脐橙为主打产品,鼓励农村创业青年、农村致富带头人、农村经济合作社、地方特色产品企业、微商等参与农村电子商务工作,推动完善奉节脐橙等农特产品的品牌创建、品质管控、分拣、包装、仓储快递等基础工作,并达到县有中心、镇有站、村有点、户有店的一体化电子商务体系。据奉节县脐橙产业发展中心负责人介绍,在今年全国柑橘销售不理想的情况下,奉节脐橙网络销售到达2.98万吨,销售均价6元/斤,实现销售收入3.576亿元,同比增长了23.9%。
一个好山好水好风光的地方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耳熟能详的诗句萦绕在耳边……27日上午,记者团前往参访白帝城、夔州博物馆、天坑地缝、兴隆乡村游等地文化、旅游发展资源。
奉节,位于长江三峡库区腹心,自然秀美。夔门、小寨天坑、天井峡地缝、龙桥河、白帝城、夔州古象化石、黄金洞、古悬棺、长龙山等旅游资源丰富。2016年11月,奉节县被国家旅游局评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白帝城位于长江北岸,坐落在白帝山上,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是三峡旅游线上久享盛名的景点。记者看到,景区内,国内外游客接踵而至,一队穿着统一服装的中青年人在白帝城门口挥旗合照,他们是来自江苏一家创投公司的员工来奉节搞拓展训练。记者问他们为什么选择奉节,他们这样说,“可以从这里的历史典故中得到启发感悟,同时,我们徒步攀登赤甲山,挑战‘三峡之巅’!”
白帝城江边,《归来三峡》工程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是张艺谋团队在白帝城·瞿塘峡景区导演的三峡山水实景演艺演出地。《归来三峡》实景演艺以诗词文化、三峡文化为主要内容,其中融入了精选的奉节有代表性的诗作,让观众在演出中领略长江三峡壮美的自然景观、巴蜀大地独特的风土人情。据县旅游局负责人介绍,《归来三峡》预计在今年国庆节推出,把三峡游从过去的过境游变成夜游、深度游,把风光游转换到文化游。
① 记者团参访白帝城。
②《归来三峡》实景演艺即将推出。
来到奉节,一定要来夔州博物馆。参访团来到因三峡工程从老县城迁建过来的老城墙城门古建筑群,坐落其间的夔州博物馆去年建成开放。
夔州博物馆按通史形式布展,展陈文物1万余件,其中包括距今13万年前三峡地区古人类的象牙刻画,以及从战国墓中发掘的典型楚式风格的青铜鼎。整个展厅面积超2000平方米,是一座集保管、展示、社会教育为一体的综合类地方博物馆。记者们边听讲解边提出自己的问题,对奉节的历史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7日下午,记者团来到位于奉节县最南边的兴隆镇,考察了天坑地缝风景区。据记载,兴隆镇是渝鄂边界重要的物资集散中心,因商贸繁荣,有“生意兴隆”的美誉,也因此而得名。这里海拔211~2046米,属于典型的立体气候,夏季凉爽宜人,是避暑观光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③“三峡之巅·爽爽兴隆”迎来夏季避暑观光度假旅游旺季。
近年来,奉节县全力打造“三峡之巅·爽爽兴隆”旅游品牌,车行沿途,记者看到,黄色的野花开在山野,紫色的李子挂满枝头,为迎来夏季避暑观光度假的旅游旺季,三峡原乡、农家乐、民宿庭院干净清爽,土特产美食备料充足,他们早已做好迎四面八方宾朋的准备。
新加坡联合早报驻重庆分社特派员林展霆参观卡麂坪民宿后感慨:“目前世界流行乡村旅游,在新加坡也是如此,但我们要到国外的农村去体验。今天看到奉节卡麂坪民宿复古式的风格加上现代化的设备,很有特色,相信一定很受游客喜欢。”
平安乡精准扶贫在路上
6月28日,记者团来到奉节县平安乡实地采访。平安乡位于奉节县西北角,是深度贫困乡。“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坚中之坚”,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平安乡脱贫攻坚工作,市委副书记、市长唐良智担任平安乡脱贫攻坚指挥部指挥长,定点包干平安乡脱贫攻坚工作。
据了解,平安乡现有贫困村6个,建卡贫困户712户2712人。当地201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9368元,低于全县平均水平。平安乡生存环境差,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吃水靠天、消水靠洞”,产业带动差,种植以玉米、红薯、土豆“三大坨”为主。
在茨竹村贫困户熊礼国的院坝里,他穿着干净的T恤长裤,笑容满面地迎接大家。2010年熊礼国因骨髓炎被截肢,丧失了劳动能力,全家只能靠妻子在家务农和本地打零工维持生活。孩子读书费用、房屋年久失修,让他无力应对。
2016年,熊礼国被列入因残、因学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在干部、医生、教师“三访”的全覆盖帮助下,他对抗疾病的能力逐渐增强,儿子的学业得以完成。“政府还安排我当护林员,每年有1万2的稳定收入,加上养蜂、种脆李,家里的收入比原来强多了。我家的危房马上要改造了,建好后就更好了。”对将来的生活,熊礼国信心很足,
④ 住进新房的邓道喜接受记者采访。
⑤ 产业扶贫,平安乡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⑥ 记者了解当地特有生态绿色产品“豆腐柴”。
按照拆、整、建、改、治“五字口诀”,平安乡实施改厕、改厨、改圈、改院坝、改立面“五改”行动,对唯一土坯房实行“应改尽改、愿改尽改”,贫困户邓道喜就已经住进了新家。记者看到,他屋内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整齐。
邓道喜告诉记者,他的两个孩子都正在上学,妻子有病需要人看管,所以全家上下靠他一人养……他带大家上楼看房,虽然楼梯栏杆还没安装,有的房间空无一物,他还是很高兴地说:“房子是今年才建好的,有很多间呢!”邓道喜原来的土墙房子被雨水冲垮了,新房是政府免费代建。“我觉得好哟,政府除了解决我房屋的问题,还要送我老婆去看病……我种包谷、养猪养鸡,等娃娃大点学出来了,不是就更好了吗。”邓道喜一直笑着,朴实地道出心中的想法。
扶贫还需产业支撑,平安乡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特色产业发展奖扶实施方案》等三个奖扶政策,对于入驻平安乡的企业给予产业发展奖扶,对于产业发展基地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由县级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予以配套支持。目前,平安乡引进县内外企业24家(含2家销售企业),培育本土新型经营主体32家,新发展农家乐121家。产业结构得到调整,从玉米、土豆、红苕等传统“三大坨”向晚熟脆李、高山蔬菜、乡村旅游等转型。
平安乡地形特殊,两山夹一沟,中间稍微平整一点的土地都被种上玉米、烟叶,还有蔬菜。蓝天白云下,蔬菜大棚的番茄长势喜人,记者看到每一个大棚入口处挂有一个牌子,上面编号,有公司名称,产品名称,面积多少。技术员是谁,护管员(贫困户)是谁,一目了然。
这里还种了一种花—当地政府引进种植的适宜此地水土光热条件的万寿菊,通过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回收万寿菊花朵,深加工叶黄素。一位村干部介绍说,这是在土豆收种后,土地空闲的时段种花,土地的产值得到大大提升。同时,花开的时候,山谷一片金黄,也是乡村游最佳的美景。
除了水果蔬菜,平安乡还有用《本草纲目》记载的“豆腐柴”深加工的生态环保食品、茶叶、化妆品等。但过去由于原料来自野生,产量受到局限,现在一家企业在平安乡推广种植豆腐柴,平安乡是目前全国唯一规模化种植“豆腐柴”的地方。到目前,平安乡已完成绿色食品认证17个,初步实现“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的目标,粮经比例得到大幅度提升。
走访中,记者见到了市政府外事侨务办美大处副处长、派驻茨竹村“第一书记”赵印。
到茨竹村近一年时间,他走遍了全村各户,他告诉记者:“因为贫困,基本上这里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残。政府帮扶首先要解决他们的住房和饮水困难。住房在一步步按政策进行改造。另一个就是饮水问题了。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取了许多办法。一方面找地质勘查专家到这里寻找稳定水源,另一方面是为村民多建水池,引流积攒地下水资源、附近的河流资源。”
与此同时,赵印充分利用外侨办资源,就在5月,联系到侨务医疗队来当地来为村民看病。此外,用扶贫资金为村民修建蓄水池;去年下大雪,市外侨办发动募捐,积极为受灾区捐献物资……赵印表示,会继续与村干部一道摸准摸透茨竹村情况,因户因人精准施策,一件一件抓好落实,帮助村民早日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