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楼市下半场:松紧之间,平稳发展

2018-07-31宋慧芳

中国经济信息 2018年14期
关键词:楼市房价调控

宋慧芳

随着住建部等七部委在30个城市先行开展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行动开始,2018楼市的下半场正式拉开序幕。

2018年上半年基本延续2016年以来在“房住不炒”的总基调下,加上短期经济增长平稳、土地出让收入持续高增、多地房价上涨犹存。全国累计73个城市进行了调控,出台了135条限购政策,176条限贷政策,15个城市实行认房认贷,51个城市外加海南全省实行限售。其中,北京共计发布调控政策30余次,海南从去年调控以来共出台了14次调控政策。下半年,随着近日住建部等七部委在30个城市先行开展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行动,全国房地产调控步入新阶段,“房住不炒”落实进入关键期。

政策:松紧之间的平衡

自2016年8月苏州和厦门等核心二线城市重启限购开始,目前已经历时23个月,已经超过前几轮小周期中调控持续时间,且并不见松绑。期间经历了2016年9月和2017年3月、5月、9月以及2018年1月的地方密集政策出台,“限购”提升购房者门槛,“限价”稳定新房价格,“限售”和“限贷”压缩投资性需求的盈利空间,时间之长,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均前所未有。在高压的调控政策之下,房价涨势已初步得到遏制,堪称史上最严。

但近半年中房地产调控基调在纠结中出现了一些变化,自2017年底中央调控从“一刀切”转向“保障刚改、因城施策”、从“去杠杆”转向“稳杠杆”;4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更表示,“把加快调整结构与持续扩大内需结合起来,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运行......要推动信贷、股市、债市、汇市、楼市健康发展,及时跟进监督,消除隐患”;2018年5月11日央行发布的《2018年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货币政策的核心表述为“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将上期的“去杠杆”调整为“调结构”。

2018年5月19日,住建部再发文强调坚持调控目标不动摇、力度不放松,但更多地强调扩大热点土地端供应(提高住房用地比例,热点城市住房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建议按不低于25%安排)和提升中小户型商品房供应比例,支持刚性居住需求,坚决遏制投机炒房,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随着中美贸易、人民币汇率等众多经济不确定性因素提升,中央需要兼顾新旧风险,求稳之下房地产行业的政策结构性有所改善,供给端和刚改政策不断修复,各地人才新政推出、公积金额度提升等对冲政策发布,以此来推动需求稳定。

进入年中,楼市更是颇为热闹。先是6月24日,央行宣布定向降准,从2018年7月5日起,下调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虽然官方的定向降准不包括楼市,但释放7000億元资金,不免对楼市、股市以及实体经济带来利好。

为了避免流动性过多进入房地产市场,积聚房地产泡沫,近期不断有新的调控政策出台予以对冲,包括:西安、长沙、杭州限制企业买房;发改委限制房地产企业外债资金投资境内外房地产项目;住建部等七部委决定于2018年7月初至12月底在北京、上海等30个城市先行开展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行动等政策。

“下半年政策依然从紧,还会有些城市陆续出台抑制房价的政策,包括弱二线和三四线城市,也包括一些原来楼市没真正降温的热门二线城市甚至一线城市,如深圳、广州也有可能出台小的补丁政策。”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表示,这些补丁政策包括企业购房纳入到限购范畴内,离婚一年或两年内限制购房。另外,某些热门城市引进大量大学生和人才,估计会学习成都和长沙,对于新入户者设定门槛,达到一定人才级别才能落户,否则需要缴社保一年或两年才能买房。

杨红旭还认为,住建部等七部委对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整治,会要求地方政府出台执行细则,有些地方政府可能会重申和强调既有政策,有些地方政府可能会加一些内容,如已经提前出台政策的长沙,在限购方面增加“堵漏”措施,而重庆基本是重申强调为主。杨红旭预计,接下来名单中的30个城市多数会出台细则,上海、北京等降温比较明显的城市也可能不出细则,而那些没在30城名单内的城市,如果市场过热也会出新政。预计下半年陆续会有几十个城市出台新政或文件重申强调,市场降温压力就会增加。

市场:库存低位,房价平稳

自2014年11月降息以来,在降准降息、因城施策、棚改货币化等多重因素作用下,以深圳房价上涨为起点,扩散二线“四小龙”,再到2017年以来的三四线,无论升温还是降温阶段,由高能级向低能级城市轮动。

目前一线城市已持续调整一年多,大多数二线城市亦跨过景气度高点步入到调整阶段,三四线城市仍处于2017年以来景气度高点。据平安证券数据显示,2018年1-5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9%,其中40个大中城市同比下降1.6%,降幅较2017年收窄0.4%;其他三四线城市同比增长5.6%,增速较2017年全年回落1.7个百分点,但仍为全国销售增长支撑。

2017年年末以来,在限价未见松动、资金成本高企背景下,一二线开发商入市意愿逐步增加,供应量增加叠加限价,核心城市成交量逐步上升,2018年前5月一线及30个大中城市成交面积同比下降36.4%和34.2%,降幅较2017年分别收窄10.9%和12.5%。从二手房成交来看,5月北京、深圳二手房成交同比分别上升67.5%和11.5%,成交亦呈现逐步回升。从房价走势来看,5月份一线一手房及二手房房价环比均上涨0.5%,同比降幅亦收窄至0.6%和0.2%,呈现止跌企稳态势。

2017年以来三四线城市在棚改货币化等多因素推动下,楼市持续火爆。据平安证券数据显示,2018年前5月非40城销售面积同比增长5.6%,为全国销售增长主因;销售均价亦较2016年上涨24.2%至6573元/平方米,远高于同期40城涨幅(14.2%)。从2012年以来累计开工未售去化月数来看,三四线城市住宅去化月数由2016年末的10.5个月下降到2018年5月的4.6个月,市场库存改善明显。2018年5月全国待售商品房5.6亿平,同比下降15.2%。

尽管住宅去化周期处于相对低位,表征了较强的房价上涨动力,但是受到限价因素的制约,重点城市房价数据涨幅较为温和,尤其是一线城市坚持房价“环比不上涨”的背景下,2018年年初至5月涨幅不超过0.1%,房价基本稳定。而36个二线、60个三四线较年初以来房价分别上涨3.46%、3.82%,月均涨幅在0.7%左右。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三四线分化现象比较明显,部分热点卫星城房价存在过快上涨的现象。

在接受《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下半年的房价走势表示,从市场方面看,一线城市由于受到较为严厉的调控措施,预计会有底部反弹的可能。而对于二三线城市来说,分化的特征比较明显。其中二线城市部分热点省会城市,市场方面管控仍为持续较为严厉的管控措施,而对于非热点二线城市,预计下半年还可以冲一波。而三四线城市中部分房价上涨厉害的城市,那么收紧概率增加,也不排除未来会出现部分限购的政策,但部分房价上涨过快的三四线城市,预计还是会有更多类似限售等政策的出台。

“今年下半年市场将迎来真正拐点,一方面,全国新房市场销售增速将由正增长转为负增长,另外,这些热门城市经过这次市场秩序整顿后,也包含棚改资金面收紧,下半年会出现真正的市场拐点。”杨红旭对记者说。

猜你喜欢

楼市房价调控
本月楼市政策扫描
本月楼市政策扫描
4月楼市政策扫描
3月楼市政策扫描
两大手段!深圳土地“扩权”定了,房价还会再涨?
如何调控困意
经济稳中有进 调控托而不举
防范未然 “稳房价”更要“稳房租”
顺势而导 灵活调控
去库存的根本途径还在于降房价